|
超现实主义医学:
基于DIKWP与“道-德-仁-义-礼”的病与治疗的“完整”真实
段玉聪(Yucong Duan)
国际人工智能评价网络 DIKWP 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 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WCAC)
(电子邮件:duanyucong@hotmail.com)
引言:疾病与治疗的“完整”真实——超越物理度量的边界
在当代医学中,疾病通常被视为经量化手段可证实的“客观异常”,并借助药物、手术、医疗器械等完成“修理”或“对抗”。然而,段玉聪教授指出,一切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最终都可归结为 DIKWP(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Purpose)的交互与调节。这意味着,疾病既非纯粹的生物实体,也不只是数据与指标的罗列,而是在更深层的“信息—知识—智慧—目的”框架中,医患双方的内在交互、价值抉择以及社会文化的融汇,才共同构成了疾病的“真正真实(realness)”。
基于此,“主动医学”应当突破对“物理真实”的单一聚焦,容纳传统医学所强调的“人文语境与内在交互”,并警惕将DIKWP全部简化为“Data”再用算法处理所带来的语义损失。只有当现代医学与传统智慧(如“道-德-仁-义-礼”)互为补充,在网络化DIKWP模型中实现对“病”与“命”的多维度深刻理解,才能真正从“管病”升级到“管命”,构建一个兼具科学精度与人文温度的“超现实主义医学”新范式。
一、DIKWP与“道-德-仁-义-礼”:突破现代医学的物理真实
1.1 DIKWP的五个层次:从数据到目的
Data(D):是医学最易关注的表层,如化验结果、影像信息、各类生理参数,往往被视为疾病诊断的“客观依据”。
Information(I):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解读与初步赋义,如诊断要点、临床发现、分类标准等。
Knowledge(K):对疾病/人体更系统的理论理解,包括病因学、发病机制、治疗原则,也包含传统医学的整体观与经验法则。
Wisdom(W):更高阶的伦理、社会与人性考量,决定治疗策略是否兼顾个体境遇、长远发展与社会价值。
Purpose(P):医学实践究竟为何?仅是延命,还是要助力个体拥抱更高层次的健康与生命意义?Purpose层所设定的目标导向,决定了医学体系的终极指向。
若仅将DIKWP简化为“Data”再用算法或量化分析处理,则I、K、W、P的大量“语义精华”——包括医患间对病痛的主观感知、文化因素、价值抉择与生命追求——都会被忽视或丢失。结果是医学停留在“物理修补”的层面,无法触及更深层的人文与精神需求。
1.2 “道-德-仁-义-礼”:赋能DIKWP的人文维度
礼:对应外在规范与仪式,可比喻为基础诊疗流程与行为守则;
义:对诊疗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判断,类似在Information层做“分辨”或“选择”的过程;
仁:整体关怀与慈悲之心,对患者身心乃至社会关联的通盘照料,契合知识(K)的系统化统摄;
德:内在道德修养,呼应智慧(W)层对医疗行为之高阶伦理把关;
道:最高法则或宇宙原理,与Purpose层“为何而治?”“何往何从?”的本源追问相通。
若没有“道-德-仁-义-礼”的内在支撑,现代医学很容易在技术与商业驱动下走向“过度医疗”或“冰冷的医疗流水线”。反之,在这些价值理念的托举下,DIKWP才能在“信息—知识—智慧—目的”层面激活对生命更全面、更深刻的关怀,让“管病”与“管命”真正融为一体。
二、从“管病”到“管命”:医患内在交互的核心地位
2.1 何为“管病”:传统现代医学的主要聚焦点
现代医学擅长精确诊断与对症治疗,往往聚焦于病因学与病理过程,追求短期内缓解或祛除病灶;
患者通常在病情明显时才就医,医疗行为带有被动响应特征;
对医患间的信息沟通、多层面心理需求、长期生活方式等关注相对薄弱,造成健康管理后劲不足,也易导致慢性病反复。
2.2 “管命”理念:主动医学的灵魂
在“管命”观念中,疾病只是个体生命“进程”中的一段特殊插曲,重点在于全周期、全维度的主动规划与干预;
医患双方不再是“医生施治、患者被治”的关系,而是在共同目标(Purpose)下,进行双向互动。医生提供专业知识与技术,患者带来自身体验与文化背景,彼此在I、K、W层形成合力;
这种互动甚至可调动表观遗传、免疫、神经递质、心理状态等深层机制,让个体对自身“命运”进行更积极的自我塑形。
2.3 传统医学:用“内在交互”弥补数据化不足
中医的“望闻问切”:强调医者体察病人的神色、气机、情志等多层要素,以及针对病人的个体化辨证;
阿育吠陀的“三 Dosha”:通过与病患深入对话,认知其体质、性格与环境互动,再配合草药、瑜伽、冥想等综合疗法;
这些传统做法与“道-德-仁-义-礼”暗合,都在说明“内在交互”即使不具备量化数据的外显,却可在“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Purpose”层面极大丰富疾病认知与治疗深度,避免DIKWP落入仅仅“D化”的陷阱。
三、DIKWP交互下的超现实主义医学:打通微观与宏观
3.1 病因与治疗皆在DIKWP中实现:段玉聪教授的论断
“所有疾病最终都可归结为DIKWP的交互与调节”,意味着疾病的本质不只存在于血液数值或影像异常,更存在于个体对病痛的“信息-知识-智慧-目的”的综合演绎。
举例:即使患者某项血检异常,但若内在对康复有坚定Purpose、能与医生在W层智慧协商达成一致、有丰富K层支撑的诊疗方案,则较易取得好转;反之,即便物理检查各项接近正常,但内在焦虑、对生活无目标、医患互信缺失,也会导致“隐形”疾病的爆发或长期潜伏。
3.2 微观:从DNA甲基化到神经-线粒体调控
DNA甲基化与童年逆境:环境压力通过表观遗传标记深刻影响个体心理与生理;但干预者若在I、K、W层把握患者独特经历,结合多种修复策略(心理疏导、生活干预、基因调控技术等),则或可逆转逆境印记。
神经递质远程操控:多巴胺、GABA等对全身衰老与免疫力具有调节作用。若在“Purpose”层引导患者秉持积极自我价值,并通过适度药物或行为训练强化或抑制相应神经通路,即便是衰老过程也能得到改写和放缓。
3.3 宏观:医患—社会—文化的多向联动
医患携手:患者不再是病魔下的“被动承载体”,医生也不再是冷冰冰的“修理工”,而是信息、知识和智慧共同创造的主体;
社会结构支持:保险制度、公共卫生策略、社会伦理规范都需向“管命”理念倾斜,鼓励个体在病症前后都能享受高质量的沟通、教育与辅助;
文化与伦理约束:以“道-德-仁-义-礼”为指导,使医疗行为兼顾人文关怀与宇宙观,不陷入纯粹的工具理性。
四、告别“全数据化处理”:保留语义与人文温度
4.1 语义损失为何严重?
当对DIKWP理解仅停留于把一切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D),再机械处理:
医患沟通过程的主观信息流失:病患情绪、文化信仰、心理暗示、期望等在纯粹数字编码中难以体现;
医生的人文思考被忽视:医生若过度依赖AI决策或流程化标准,或会丧失见微知著的个体判断力;
价值与伦理难被量化:Wisdom(W)和Purpose(P)需要更深层语言、文化、信念交流,如果仅剩下数值化体系,则将扼杀医疗实践中的仁与德。
4.2 传统与现代的“双语”表达:跨越语义鸿沟
双语模式:一方面用现代医学指标、诊断算法描述病情;另一方面保留传统医学对症候、体质、心理、环境、伦理的丰富诠释;
多层交互平台:在AI医疗系统设计中,增加“人文语义模块”,支持医生输入或口述对病人的“语义化评估”(如情感反应、社会关系、成长经历等),以及病人的主动表述,形成与数据化指标并行的“人本信息库”;
知识图谱与价值层集成:将五行、三Dosha或“道-德-仁-义-礼”等人文哲学融合至医疗知识图谱,让系统在决策时也能检索和评估社会、伦理与文化因素。
五、走向超现实主义医学:医患交互与社会实践
5.1 具体流程示例
接诊前
患者基本信息(D层面)录入:基因/体检/病史数据;
在线心理问卷、生活方式调查:关注个人志趣、目标意向(I到P层面)。
面诊与对话
医生与患者深入交谈,结合语音/情感分析AI获取对患者情感诉求的初步把握;
同时借助传统问诊(如望闻问切或三Dosha评估)与现代检测共塑更立体的Information与Knowledge;
在“义”和“仁”指导下,医生开展人文关怀和整体调理思考。
制定方案
医患双方在Wisdom层协商干预手段:药物/表观遗传修复/心理辅导/运动处方等;
明确Purpose:如提升生活质量、克服童年创伤影响、实现身心灵均衡等;
保留跨学科团队及伦理审查支持,确保“德”与“道”不被忽视。
跟踪与迭代
通过可穿戴设备、AI随访收集动态Data与患者自我报告,及时纠偏;
若遭遇新问题,回到I-K-W-P再次修正,实现非线性迭代。
5.2 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助推
伦理与监管:在应用基因编辑、神经介入等前沿技术时,建立多方审议机制,保持“德”与“义”底线;
医保与健康产业:鼓励健康险或医保将“身心整体干预”和“预防—康复—人文关怀”纳入支付范围;
多元化医疗体系:尊重并融合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心理社会干预,为个体提供多选项与个性化路径。
六、未来展望:从“更真实的真实”迈向人类健康新高度
当我们承认疾病的产生与治疗皆是DIKWP五层交互与调节的结果,意味着以往对“病症即物理异常”的狭隘认知需要被刷新,医患双方“内在交互与思考”才能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超现实主义医学”呼唤的一种更完整、更多维的“真实”,不仅包括血检、影像所呈现的客观物理层面,更包含病患在价值、文化、心理层面所展现的主观意义与目标指向。正如段玉聪教授所言,要突破对“现代医学物理真实”边界的依赖,防止将DIKWP仅仅视为“Data驱动”的可量化流程,从而在深层次语义、人文关怀与医患共鸣的微妙空间中重塑医学的新格局。
唯有打破此桎梏,才能催生从“管病”到“管命”的质变:
医学不再局限于为有疾者解决痛苦,也能帮助个体调适命运、发掘潜能;
医患之间不再只是“问答—处方”,而是共同缔造对疾病、健康乃至生命意义的多维构建;
社会与产业层面则在道德与人文指引下,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推进医疗创新,让数智时代的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厚度相互成就。
我们期待一场“超现实主义医学”实践的到来:在这场实践中,AI与基因科技可以空前加持医生与患者的能力,但医患间的内在互动、对生命价值与终极目标(Purpose)的携手塑造,将成为关键的“新真实”。其必将滋养一个富有人性与温暖的医学生态,使“造福于人类健康”的口号真正落到“仁德礼义道”所谱写的更高境界之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