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经过三天的集中交流与探讨,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AC2023)于2023年8月24日成功闭幕。此次大会不仅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意识的研究取得的认可和高度关注,更象征着“人工意识元年”的开始。本次大会集结了国际上在人工意识、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内的先驱性学者和工程师,其内容丰富,触角广泛,旨在推动人工意识研究进入全新的认知纪元。
在过去的三天里,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人工意识的前沿话题。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AC2023)于2023年8月24日在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探索中完美落下帷幕。这次线上论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集结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学术重量级人物,这些学者分别从人工意识、人工智能(AI)、神经科学和哲学等多个维度出发,共同为这一新兴领域带来了无数宝贵的观点和见解。
深化认识:探讨人工意识的边界和可能
窦尔翔教授以其深厚的经济金融背景为起点,系统探讨了社会意识在未来平台经济中的定位与价值,激发了与会者对于“智能经济”未来的广阔设想。
段玉聪教授及其DIKWP团队则进一步拓展了对人工意识的理解,他们不仅明确了人工意识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界定,还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富有创新的生理与数学相结合的理论框架。这种框架的提出,无疑为其在医疗、健康和其他多个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伟教授关于人机意识融合的讲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这无疑为我们对于未来的认知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跨学科融合:多角度审视人工意识
陈向群副教授以其独到的哲学视角,对量子AI是否能够孕育意识提出了尖锐的质疑,这为人工意识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维度。同时,刘永谋教授与熊墨淼教授的专题报告也分别为我们展示了“AI觉醒”在哲学与现代AI技术中的核心位置及类脑计算的前沿探索。
实战与展望:人工意识的现实挑战与未来
段玉聪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大会上进行的实证展示,完美地展现了人工意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为与会者展现了该技术的多样化应用场景。
在闭幕词中,段玉聪教授再次强调了他们团队对于可控、可信、可解释AI的追求和承诺,希望借此确保AI技术永远走在与人类利益和价值观相符的道路上。
首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的成功举办,代表着全球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正如段玉聪教授所说,有了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人工意识研究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