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植物园近年引种栽培了网脉守宫木(Sauropus reticulatus),来自广西的它们在经历2021年1月7日蓉城难得一见的雪后依然叶色青翠,枝上红果成串,十分喜人。
1、一起来了解网脉守宫木
网脉守宫木(Sauropus reticulatus)是叶下珠科守宫木属的常绿灌木植物。守宫木属的属名来自其拉丁名的汉译名,与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守宫砂没有关系。该属植物的花与守宫的脚爪从形状上看起来有些相似(如下图)。
在以前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守宫木属是大戟科叶下珠亚科下面的属之一。据2003年发布的被子植物APGII系统,叶下珠科成为独立的科,守宫木属是其下的属之一,该属植物全球见报道的约83种,主要分布在印度、亚洲南部国家和澳大利亚。我国分布和栽培有15种,其中网脉守宫木和尾叶守宫木两个种是广西特有种(陆益新等,1989)。
网脉守宫木原产于广西的靖西,植株高可达2米,全年常绿,叶互生。叶片网状脉明显,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雌雄异花同株,果为蒴果,果实直径约1.5cm至2.5cm,内有6枚种子。它的花虽小,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的雌花或雄花都没有花瓣。雄花的花萼盘状顶端6深裂,花盘腺体6。雌花的花梗远比雄花的花梗长,花也比雄花大,雌花的花萼两轮排列,外轮花萼较内轮花萼大,花柱3枚,顶端2叉分裂。在果实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宿存的花萼和花柱。
2、了解守宫木属的其它几种植物
目前,人们对守宫木属植物的开发应用尚不太多,相对来看,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多的是作为木本蔬菜食用的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和作药用的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2.1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吃还是不吃?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是一种在南亚和东南亚被作为传统中药和本土木本食用蔬菜的常绿灌木。常绿灌木,株高约1.5米,果实为乳白色,宿存花萼红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在传统药用方面,它被用来缓解发烧,治疗溃疡和糖尿病,促进哺乳和视力,并用于减少肥胖(Bo-Dou Zhang,2020)。在食用方面,守宫木作为天然野生木本蔬菜,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营养价值高于常见的蔬菜,常被南来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作为天然绿色保健蔬菜食用。其嫩茎叶含水约75%,碳水化合物11.6%,灰分3.5%,粗蛋白6.8%,脂肪2.6%,含16种氨基酸,富含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在南亚和东南亚是常见的蔬菜还被一些地区用为出口蔬菜之一。
选择野生植物作为蔬菜应用时,应当要确定它们具有食用安全性。自1995年以来有不少关于守宫木食用安全性的研究和报道,其不良影响主要有引起肺损伤、嗜睡、镉富集等方面。因这种蔬菜对体重控制有未证实的影响而被一些人用作减肥食物之一,在对其不同的食用方法及食用的量、食用时长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鲜有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连续食用。在1995年8月,台湾23名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报告惊人相似与食用未煮熟的守宫木有关,研究发现,不当食用守宫木后对肺的损伤表现为阻塞性通气损伤,气溶胶分布不均匀,肺上皮渗透性增加(吴光山,1997),引起人们对用于保健和药用植物的毒理作用的关注和研究。研究发现,在符合NY/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条件下种植时,守宫木的镉含量是国家标准限值的4倍,表现出对镉具有富集能力(2006,姚全胜)。由于生物体对镉有富集作用,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有可能产生慢性中毒现象。还有研究发现,马来西亚老年人不必要地摄入这种植物引起嗜睡和便秘。
在开发新的食用植物资源时,其安全性依然是很重要的考量,不能随便采食不清楚其食用安全性的野生植物。2005年10月,在媒体报道天香绿有毒副作用后,天津肯德基停止销售以守宫木(天香绿)作为蔬菜的“芙蓉天香绿汤”,对守宫木作为野生蔬菜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开发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期待随着科学的发展,能找出安全、科学的方法以保障这种营养价值高的野生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2.2 药用植物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是守宫木属中另一种应用较多的植物。它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叶片近叶脉处呈灰白色,使整株植物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性,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公园、药圃多有种植。
龙脷叶作为药用植物,在我国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草药书籍中已见报道。1932年萧步丹所著《岭南采药录》中记载了龙利叶可用于治痰火咳嗽:“龙利叶和猪肉煎汤服之”。1959年陆川县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陆川草木》中记载其“性平、味淡”;1969年出版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记载龙脷叶可用于治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哮喘:“龙舌叶二至四钱(鲜用三钱至一两),水煎服”。1969年南宁市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南宁市药物志》中记载龙利叶可用于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2.3 壮药茎花守宫木(Sauropus bonii)
壮族地区常用草药北巴厘是守宫木属的茎花守宫木(Sauropus bonii),在壮药中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病症、外用治疮毒和皮肤骚痒等症。2011年谈远锋《壮药北巴厘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中对壮药北巴厘( Sauropus bonii Beille)即茎叶守宫木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为壮药北巴厘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内,对守宫木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对它们的食用安全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本属多种植物的园林应用也较少。
本属植物不仅作为药用植物具有开发前景,作为园林植物也有较大的开发应用前景,其中网脉守宫木已成功地从南方引入成都地区,并适应了成都平原地区的气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冬季时分,其红红的果实成串挂在青翠的枝上,为新年来临凭添几分喜庆氛围。在丰富了本地的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药用植物的资源储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