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onald N. Germain、Anita Gola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共生驱动的肝脏免疫分区促进宿主防御。
相关论文于2020年11月2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肝脏将肠道门脉血管系统与整个循环系统连接起来,并使用多种免疫细胞来保护其免受肠道中转移的病原体侵害。在肝小叶中,血液从位于门周围小叶区域的门管三联通过极化的肝窦网络流向中心静脉。
尽管存在这种不对称性,但肝脏中的驻留免疫细胞被认为广泛分散在小叶中。这与淋巴器官不同,在淋巴器官中,免疫细胞采用空间偏好的位置来促进有效的宿主防御。
因此,多种常驻免疫细胞类型的分布、指导肝脏免疫系统空间组织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非对称免疫细胞定位的功能仍是关键的待回答问题。
研究人员使用定量多重成像、遗传干扰、转录组学、基于感染的检测方法和数学建模来重新评估了免疫细胞在肝脏中的定位与宿主保护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髓样和淋巴样的驻留免疫细胞集中在周围的区域。这种不对称的定位不受发育控制,而是由共生细菌在肝窦内皮细胞中诱导的持续MYD88依赖性信号引起的,该信号进而调节参与趋化因子梯度形成的细胞周围基质组成。
体内实验和建模表明,这种免疫空间极化在防止系统性细菌传播方面比均匀分布更有效。这些数据表明,肝窦内皮细胞可感知微生物组,主动协调免疫细胞的定位,从而优化宿主防御能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977-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