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通过会看CCTV6,重新看了一遍电影《喊山》,侯岩松主演这一版。
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很亲切,对电影中的场面很亲切,对电影中主线以外的人情故事很亲切。
这部电影设定的故事背景,大概是八十年代的农村,不是那么靠北的北方农村。为什么是八十年代呢?因为故事主人公韩冲家里没有通电,没有电视机,最现代化的家电是一个收音机。老百姓当然只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电影的主人公韩冲是个30多岁的光棍,跟他爸爸生活在自家的老房子里,种地为生。地里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可能还间作大豆(黄豆)——因为电影中有一个对话,兴发老婆问韩冲玉茭(玉米)地里插了豆豆没有。
因为没有电,所以磨玉米面这样的活,只能依靠石磨、碾子和驴。韩冲家除了种地之外,副业就是替人磨玉米面,或者自己把玉米加工成玉米面拿去销售。我是80年代初生人,我自己有印象去加工坊的时候大概是六七岁,80年代末了。那时候我们那里已经通电了,每一个生产大队差不多都有一个专门从事磨面、稻谷脱壳、制作挂面的“加工坊”。如果考虑到故事设定的地方比我老家更落后的话,故事的时间最晚也就差不多90年代初吧。
故事发生在丘陵地区,百姓假的房屋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跟我老家一样,稀稀拉拉,依山就势。韩冲家住在一个半坡上,离他们家最近的邻居跟他们家隔了一条河沟,也是半坡上的一家独户。这在过去农村是很常见的。农户选择在什么地方修房子,除了之前的老房子位置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家的承包地在哪里(可以修),距离自家其他承包地的远近(方便农业劳作)。
电影中,韩冲收留的流浪汉腊洪被雷管炸死后,处理善后是村干部主持,同时有村里老人参与。这种对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方式,与我小时候农村所见的基本一致。老百姓很淳朴,有点坏心思也不会很多。大家都不想招惹派出所和警察。影片中村干部主持下要求韩冲赔偿腊洪的老婆孩子1000块钱。现在人们对这个数值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实际上在80年代,这是很大的一笔钱了。我们家87年修房子,请的石匠,除了供应吃喝外,每天开工钱2.5元(大概是这个数,也可能更低)。这是在当时农村的技术工种里算是比较高的工钱了。
赔偿的事情谈妥了以后,村会计王胖孩摸了摸陶瓷水盅,又拒绝了韩父倒水。然后说,帮你们家忙前忙后,连水也没有喝一口。韩父终于反应过来,是要点好处,马上让韩冲拿烟。韩冲从柜子里找出2包烟来,韩父马上就要给在场的全部相亲散烟。王胖孩立马拦住了,说不合适。停顿了一下,又说你都拿出来了,我不接着也不好。从韩父手里抓过去那2包烟。走了。王胖孩显然是想要点好处的,但是胃口并不大。办事情也确实很实心,尽量让事情按在村子里面,不要惊动外面的警察。这是一种农村人乡里乡亲之间很朴素的自然感情和处事逻辑。现在已经没有了,或者很难找到了。好多事情都是直接谈钱,也不存在扭扭捏捏的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这些变化,是进步还是退化?
“故乡”和“思乡”是两个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感受的概念。没有长时间远离故土的人,没办法理解什么是故乡,更没有办法理解什么叫做思乡。但是,故乡是什么呢?思乡的时候又是在思念什么呢?以前觉得故乡是很抽象的概念,思乡也是一种文艺工作者的无病呻吟。
看这部电影,他虽然描述的并不是我家乡的故事,他却让我想念故乡。故乡此刻,大概玉米玉米已经超过两匝的高度,阳雀和包谷雀儿已经开始叫唤了吧。现在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这时候很怕老天爷不下雨,不下雨收了油菜的干田就没办法灌溉没办法插秧;但是也怕下的太大,把才插下去的秧苗淹了、浮起来。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如果家里养了蚕,则会更忙。每天人可以不吃饭,蚕却必须要喂够,不然后面茧子不好,卖不上价......
然而,这一些都是我虚构出来的。我记忆中的故乡已经不存在了。乡间的小道已经被铺上了混凝土,坡地里已经没有人再种小麦、玉米,只有水田因为有收割机进来还有人插秧。蚕是早没有人再养了,因为茧子几乎从来只是聊胜于无的营生。村里哪家有事,也再不会有人来围观、评理,因为村里总共没有几户人了。
家乡,从此只停留在记忆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