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huaz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huazhou

博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面向全球诚聘教师和博后

已有 6142 次阅读 2019-7-10 10:31 |个人分类:招聘|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北大, 生物统计系, 招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诚聘教师和博后


1

 专业 

数理统计


遗传统计


生物信息


  大数据计算  


生物/医学/统计等相关统计、计算专业


欢迎传统和跨学科人才加入



2

 岗位 


教授、副教授  

- 岗位要求 -


取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

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才,

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杰出人才,

或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


 专职科研岗  

- 岗位要求 -


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岗  

- 岗位要求 -


年龄在35岁以下;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各岗位具体要求可能会随时间有所调整

具体请咨询联络人

3

 生物统计系简介 


诞生

○   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共同建设,隶属于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是国内第一个跨数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生物系。其建设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统计理论,又能将理论与医学研究相结合的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加入这里,您可以方便地与北大本部和北大医学部及北大各附属医院方便开展交流合作。


○ 现教师团队成员有周晓华(系主任)等12名教授、副教授及部分行政人员,团队氛围融洽和谐。未来将采取“联合聘任”的方式引进多名教研系列新老师以及多名研究系列博士后。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将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有效整合北京大学及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致力于使生物统计学科进入国际一流学科的行列。成立伊始,现面向全球,招募相关学科优秀人才!

  


科学研究

○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

-   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时空统计学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项目反应理论、贝叶斯统计方法等)

-   医疗大数据

-   因果推断

-   健康行为干预与效果评价

-   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健康老龄化研究

-   全球卫生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

-   精准医疗和统计遗传学。


○   研究平台:

-   北京大学前言交叉学科研究院大数据中心

-   现合作的医院有北人民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第六医院、首钢医院等,未来将开展和北医三院等各家附属医院及周边其他医院联合开展更多科研合作项目,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科学研究


4

 加入理由 

地处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古今交汇、学术氛围浓厚、温和包容。

北京大学

让你选择这里的理由:

理由之一:中国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以中国最高学府的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双重职能。“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


理由之二:中国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

作为中国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这片园子里面走出的人都会深深打上北大的“烙印”,具备特殊的精神气质。


理由之三:实力性综合性大学

北大理科、文科和医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第一。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平衡、协调发展。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亦居全国高校之首。综合学科实力和多元化的校园氛围,最适合人才的成长。


理由之四: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北大名师如林,中科院院士的数量在国内高校中高居第一(大约是第二名的2倍),两院院士的总数亦居高校之首。北大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近6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0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博士生导师逾1000人,上述指标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理由之五: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

全校共拥有17.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北大一贯重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


理由之六:拥有理科优势

北大是中国第一个建立理科的大学,我国第一个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专业皆诞生于此,北大理科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和最深厚的积淀。北大的科研总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堪称我国科学的圣地。


理由之七:拥有优异的生源

北大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北大辉煌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的师资、综合的学科、的学术条件以及诱人的毕业去向,一直以来就吸引着全国秀的学子报考。北大是历年来录取各省市高考第一名最多的大学,历年来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绝大部分都在北大深造。每年报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数,一直以来为全国高校第一。


理由之八: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这些北大师长们的杰出成就激励着一代一代的青年学子们奋发图强。北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之中。聪明的才智、坚实的培养、的声誉、务实的风格……这些无不在为北大人铺就良好的出路。


理由之九:国际知名度高

北大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知名度的中国大学,同时也是国内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现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4189名留学生在北大求学,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遥遥。历年来访问北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术大师、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的人数在国内高校中均居第一。XX年,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校长访问北大,11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北大讲台,5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莅临北大发表演讲。目前,北大已与世界上47个国家的21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数目亦居全国高校之首。


理由之十: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风景如画,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人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

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

北医是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对外交流活动丰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医学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发展,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

今天的北大医学部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中国政府于1912年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

学术发展

“青年科技沙龙”是北大医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建设新时期跨学科创新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在动态宣传入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的青年才俊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创紧密围绕医学问题的多学科联合攻关、创新发展新局面。

行政支持

秉持服务教学和科研的理念,高效的行政管理服务支持体系。

学生资源

来自各省市、多学科的杰出学子。

配套服务

配套周转住房、公租房、一流的北大附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解决后顾之忧。

联系方式

齐老师

联系邮箱:qiyl <At>bjmu.edu.cn

本系网址:http://sph.pku.edu.cn/info/1044/3528.ht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箱:100191


更多最新信息,请关注本系微信公众号: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4205-1188872.html


下一篇:返璞归真 求实创新 ——2019真实世界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收藏 IP: 218.249.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