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ack007

博文

美帝人不能吃,印度人才能吃的喇叭菌

已有 10687 次阅读 2019-5-5 20:58 |个人分类:蘑菇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喇叭菌, 鸡油菌

喇叭菌 Turbinellus floccosus 究竟能不能吃


   喇叭菌 Turbinellus floccosus 也叫羊毛鸡油菌,虽然长得有点像,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鸡油菌科 Cantharellaceae,而是属于陀螺菌科 Gomphaceae。这种菌在亚洲美洲均有分布,我今年暑假在昆明和白马雪山也有拍到这个属的物种,但是没有定到种。

喇叭菌 Turbinellus sp.

©小黑 白马雪山

鸡油菌 Cantharellus sp.

©小黑 肇庆黑石顶

   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来,喇叭菌和鸡油菌还是很相似的,只是喇叭菌的假菌褶更为稀疏且延生的比较长。喇叭菌虽然叫喇叭,其实更像一个杯子,中间可以盛放相当多的水分,也不知道这样的结构有什么生态学意义,是给其他的稍大的动物提供饮用水,还是为一些小动物提供繁殖空间?小黑也是没有鼓起勇气尝一口这杯中的水是否更甜一些呀。

盛水的喇叭菌

©小黑 白马雪山

生长在一起的喇叭菌

©小黑 昆明黑龙潭

   上图是我第一次遇见喇叭菌,它们散生在一起,基部许多白色的菌丝仿佛连接在木头上,让我误以为它们就是腐生菌了。其实,喇叭菌是一种共生菌,可以和松、铁杉、冷杉、云杉发生共生关系。但是据说,这个物种只生活在一些原始森林中,由于栖息环境的破坏,它们的数量也在逐渐消失。

   有意思的是,这种喇叭菌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地区都被记载为有毒,但是在墨西哥和印度却被广泛的食用,甚至每年都能产生不少的经济价值。对此,一个印度人还专门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从形态和分子上证明了印度和北美的喇叭菌是同一个物种 Trubinellus floccosus;又用印度喇叭菌的提取物培养一些菌株,发现其对菌株的杀伤性并不是很强。这意味着该菌在印度和美国还是有区别的,至少毒性上要弱一些。

   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印度对食材的一些特殊处理方法,可以降低蘑菇中的毒素;或者由于印度人自古就食用该菌已经对它的毒性产生了一些抗性。

还未成熟的喇叭

©小黑 昆明黑龙潭

   这种有些人吃了会中毒,另外一些人吃了不会中毒的蘑菇,小黑还听说过一种,那就是另人闻风丧胆的小白菌。




毒沟褶菌 Trogia venenata

©小黑 鸡足山

   小白菌也叫毒沟褶菌,在云南地区是一种很常见的蘑菇,虽然看起来很薄很小,但就是有很多人愿意吃它(据某师兄表示,闻起来还是挺香的,反正小黑是没闻出来)。


   2005年左右,云南许多乡下均报道了村民猝死的事件,调查发现这些死者都在约一周前进食了小白菌,后来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小白菌确实与这些猝死事件脱不开关系。于是云南好多地区都开展了预防以“小白菌”为主的野生菌中毒的健康干预活动,即便到现在云南各乡县的饭店门口也均可看到小白菌的图片。

最后一行第4为小白菌

©昆明植物所

   但是,我们在鸡足山见到的村民说,在宣传之前,他们也有很多人都吃过这个菌都没有发生中毒事件。所以就没有意识到猝死是和小白菌相关的。对于这一点,美国一个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小白菌种有一种“可以让敏感体质人丧命的毒素。任何过敏体质的人如不幸接触这种毒素,都将产生致命的心律失常”。还有人认为,“小白菌”富集了钡,或是本地食物或未经处理的水中的钡,引起心率失常而致猝死的。(这里的两种解释均来自百度百科)


小黑想说

   无论是喇叭菌还是小白菌,一种蘑菇并不是在有些地方没毒,就代表它没毒;也并不是别人吃了不中毒,你吃了也不会中毒。在进食蘑菇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当地是否有吃这种蘑菇的习俗,如果有,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没有,还是小命要紧。

啊~!第一次用Markdown做微信推送的排版,格式会不会有点奇怪?

欢迎关注采蘑菇的小猴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381-1177274.html

上一篇:伴君左右 依偎相倾 - 玫红铆钉菇与黏盖乳牛肝菌
下一篇:回忆 | 那些年我在康乐园遇到的蘑菇 (多图)
收藏 IP: 121.195.1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