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y开放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eyOR

博文

Forward系列期刊编辑访谈:开放获取对研究未来的塑造力

已有 734 次阅读 2024-10-30 15: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99999.png

为响应今年的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活动主题——“社区优先于商业化”(Community over Commercialization),我们将向您分享最新的一期Forward系列期刊编辑访谈内容,看看Brain and Behavior期刊副主编Wen-Jun Tu对开放获取的变革潜力有何见解。 

Q:在开放获取的影响下,研究和学术人员的研究参与产生了哪些改变?对其研究的全球覆盖范围和可访问性有哪些特殊影响? 

开放获取有助于消除知识传播障碍,对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变革推力。开放获取使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无论其所在机构的财务状况如何,都能接触到前沿研究。这种知识的民主化促进了全球合作,来自代表性不足地区的研究人员能够参与并受益于其所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开放获取带来的可获取性,也加速了研究创新和发现的步伐,因为研究人员可以更容易地在不受订阅期刊限制的情况下,基于现有工作进行研究。 

Q:我们知道开放获取能够促进高质量研究的传播,那么您认为,对于这一点,出版流程中的哪一方面意义最明显?  

最重要的是能够维护科研诚信的技术和流程。确保已发表研究的可信度和科研诚信至关重要。 

Q:您能否举例说明,您所在的期刊或开展的研究中,开放获取是如何促进的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的? 

全球健康研究领域就是一个开放获取促进国际合作的例子。例如,在开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发展中国家疾病暴发的研究,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都可以立即获取。这种不受限制的获取方式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能够实时合作,分享数据、方法和见解,从而更有效地对抗疾病。 

Q:在您看来,开放获取在接触学术界以外的受众(例如从业者和决策者)方面发挥着什么作用? 

开放获取能有效帮助学术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免费提供研究成果,开放获取能够确保从业者、决策者以及学术界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无需支付高昂订阅费即可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Q:对于作者尤其是职业生涯早期作者而言,您认为哪些的实际支持最能帮助他们从开放获取中受益? 

对于职业生涯早期研究人员而言,全面的作者资源和指导计划将对其大有帮助。为中低收入国家作者提供论文处理费(APC)资助或减免等实际支持,也有助于职业生涯早期研究人员更为轻松地使用开放获取。 

Q:您认为期刊在提供开放获取的同时,应采取哪些策略来保持严谨的科研诚信? 

期刊应优先考虑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和透明度。这包括实施双盲或开放同行评审,评审者和作者的身份相互公开,形成良好的责制追踪机制。期刊还应采用开放数据政策,要求作者公开分享其数据和方法,供他人复制其研究并验证结果。 

Q:您的期刊在开放获取的帮助下是如何助力实现更快的科学进步和创新的? 

开放获取出版能够消除传统出版模式存在的滞后问题,加速科学进步。这种即时性在技术、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快速发展的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及时获取信息可以带来快速进步。 

Q:是否有作者向您反馈过开放获取对其职业发展和研究可见性的影响? 

许多作者表示,开放获取显著提高了其研究的可见性和影响力。开放获取论文可免费获取,其引用频率自然高于付费论文,对作者声誉和职业前景的提升均有促进作用。还有作者曾向我反馈,开放获取的全球影响力使其有机会参与国际项目的合作邀请,从而推动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Q:您如何看待开放获取对学术出版未来的影响,特别是在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研究社区方面? 

学术出版在走向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过程中,开放获取有望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消除获取的财务障碍,开放获取能够让来自各种经济背景的研究人员充分参与学术社区。这种知识的民主化有助于解决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目前在研究产出方面的差距。 

Q:您认为开放获取的三个重要标签是什么? 

可获取性、合作、公平。

640.png

Wen-Jun Tu

Brain and Behavior期刊副主编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的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预后和康复,生物试剂盒的开发,以及脑血管疾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过去10年曾累计发表50多篇SCI收录论文(涉及期刊包括Lancet、JAMA、JAMA Open、Intensive Care Medicine、Neurology、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Stroke等),被引用2800余次。此外,他还是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Brain and BehaviorBMC Neurology期刊副主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1312-1457724.html

上一篇:限时参与!仅8天,完成问卷精美签字笔等你拿!
下一篇:直播预告!Advanced Science顶刊作者分享会:“当人工智能遇到肠道微生物,会催生什么“化学反应”?”
收藏 IP: 103.90.1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