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上,江南平原水网地区树木不多。君不见现在兴办旅游的诸多古镇,基本的格局就是沿河兴镇。一条河道的两边各一条街,许多街连名字都一样,一条上塘街,一条下塘街。河边要么是供人们取水用水的水桥,要么是供船舶停靠的码头。没有树木存在的空间。镇上住户,房屋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只有真正的大户人家,才会有后花园,种上一些花草树木。而在农村,农户对待树木的态度就要复杂得多。一处农宅,总有宅前屋后,人们往往会种几棵树,但不会太多。老百姓务实到了极点。当年听年长的农民谈种树,几乎首先就是考虑这棵树将来长成后派什么用场。养蚕的地区当然会有很多桑树,而桑木韧性弹性很好,是做扁担的上好材料,从而也会受到青睐。其他树也是如此,如苦楝,种的时候会想到打家具,生了个小丫头就会种几棵楝树。这种计划性现在看来可笑,是如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当时确实存在。
老乡更为喜欢的,是屋后有一片竹林。其好处是挡风,夏天能抵御台风,冬天能保暖。春天的竹笋是一道好菜。但仅这些优点还是不够的,拥有竹林的人家,往往有竹编的技能。竹林,其实是吸收农民剩余劳动时间的重要资源。
也就是说,除了想得到的用处,农民是不会种树的。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土地太过珍贵。普通的江南水乡,有人均一亩地的大队已经算耕地很多的了。多数就是人均几分地。对于农民来说,哪怕一寸土地,也要种上庄稼。除了大田外,路边,田埂边,水渠护坡,河岸,一切可能的空间,都会种上诸如黄豆和赤豆之类。土地利用精致到极限,于是产生了锦绣江南。
所有这些如今已成过眼烟云。当下的农民已不再是真正的农民,绝大多数人的主要收入来自非农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也已国际化了。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国外的农产品正潮水般涌入。不过,过去那种认真对待每一寸土地的精神是否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未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