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lman

博文

致注塑企业:建好智能工厂,你选对合作伙伴了吗?

已有 1522 次阅读 2021-6-2 10:06 |个人分类:工业互联网+新材料|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IT、OT的深入融合,很多时候需要再加入AT(自动化技术)、MT(制造技术),这就是行业的门槛和壁垒。对于广大注塑企业而言,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引入外部的企业(服务商)帮忙。根据已有的案例经验来看,建设好智能工厂要尽可能汇聚天时、地利、人和,除了要制造企业的高管(多数是总经理)亲自带队组建专班外,还需要选择一家智能工厂建设的工程总包服务商(以下简称总包商)。

2.jpg

谈到建设智能工厂,当前很多制造企业还处于不懂、不敢、不愿的状态,究其根本原因,除了资金以外,更多是人的问题。专业人才匮乏,能独挡一面、把握全局转型的牵头人匮乏,管理团队的数字化素养不够,找不到专业、靠谱、省心的总包商。如能选对这样的合作伙伴,建设智能工厂定会事半功倍。

同时也有不少工程公司诉苦说,我待客户如初恋,客户虐我千百遍,苦口婆心把他劝,订单合同看不见。仔细思考一下,工程公司是否真的待客户如初恋呢?倘若你待客户如初恋,他又何必虐你千百遍!

专业、靠谱、省心的总包商自然是人人欢迎的,但如此优秀的总包商不是天生的,而是和注塑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是很难服务好注塑企业,做好智能工厂规划和建设的,相反,技术功底够扎实也未必做的好。我们认为服务能力服务体系和模式服务态度同样重要,这才是一家工程总包商综合实力的体现。虽然很多地方政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布一批优秀的工厂服务公司名单,但具体到细分领域,效果大打折扣,除了供需不匹配外,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育和评价体系。如有一套合适的体系去评价工程公司的综合实力,制造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图索骥,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

3.png

智能手机界有个惯例,手机性能行不行,跑个分就清楚了,工程总包商是否真的给力,打个分再说。关于如何打分,我们认为可以从专业团队、深耕领域、服务案例、技术水平、服务内容和模式等多个维度考量。

从客户(注塑企业)角度出发,一个优秀的工程总包商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拥有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分工明确是指公司内有项目咨询部、规划部(整体规划)、工程部(实施)、研发部(软件开发)、运维部(类似售后服务)、市场部等等,每个部门的牵头人都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素养,可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培训。主要部门领导人比较固定,总体人数一般都会超过100人,技术类或有行业经验人员不低于70%,平均学历较高(如大专以上);

(2)多年深耕某几个工业领域,有主攻领域,也有几个相关的其他领域,且这几个领域有共同特点,如同属于流程制造或离散制造,工业生产环境相似、需求相近等,对客户的产品和生产环境比较了解;

(3)每个工业领域均有好的服务案例,尤其是为大企业服务的案例,这些案例入选了工信部、省市示范,如工信部的标杆工厂、省级示范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同时也有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意愿和态度;

(4)拥有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专利、专著等),得到国家和协会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参与过工信部、省市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的拟定和验收,个别也参与过国际通信协议标准的拟定;

(5)拥有完整稳定的合作伙伴(生态圈企业),如硬件产品自己做或由品牌企业代工,可以满足客户对智能工厂建设的多样化需求,软件可以和伙伴共同开发,接口协议可相互授权打通;

(6)核心产品和服务由自己的团队开发,产品安全稳定可靠,软件开源,可以不断迭代升级,维护方便,根据客户需要,可以分为入门级(基础版或轻量化)、普惠级(大众化)、至尊级(定制化);

(7)服务流程、收费模式清晰,合同规范,各产品和服务(各类系统)全部打通,可兼容多种协议,自己建有协议库,可解析国外巨头(如西门子、施耐德)的协议;

(8)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海量数据,如改造设备种类、设备接入量,可以有效解决数据采集、行业数据库建设问题;

(9)是专业协会或专家委员会的理事单位、秘书处单位、会员单位等,具备强大的社会资源,可为行业政策建言献策;

(10)具有系统规范的宣传方式和渠道,如宣传视频、漂亮的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微博号、官方抖音号等,接受过专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经常有新闻发布等。

       找到靠谱的供应商,智能工厂建设将会驶入快车道,甚至是专车道,“十四五”期间政府部门将会大力培育一批优秀的总包商,注塑企业可以及时传达自己的需求,以便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作者微信

Mr秋水人家.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8870-1289305.html

上一篇:从注塑企业数字化转型到注塑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建设
下一篇:支持碳中和,减少碳足迹:实验表明酶基PET塑料回收更节能、更环保!
收藏 IP: 183.157.1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