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再思三旋语义

已有 3503 次阅读 2011-11-23 08:49 |个人分类:基因软件开放实验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三旋语义

按三旋自组织原理,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本质,是能量按照三种自旋运动方式来组织、交流所造成的。
这三种自旋方式就是:
体旋:具有搜索和定位功能的自我运动;
面旋:具有团结和凝聚功能的自我运动;
线旋:具有吸纳和吐出功能的自我运动;
这三种自我运动方式是并发存在,相互缠结的。
 
语言,本身是一种高等智能主体用来“表达自我思想意识活动的过程与成果”的能量载体,也是以信息的方式实现相互作用的一种媒介。因此,语言的含义,从根本上说,就体现在以信息方式产生的相互作用上。也可以这么说:广义的语言是显化信息方式的相互作用的工具。
 
按照我对信息本质的理解:信息是能量结构的流转,是结构化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作用的结构化成分。而基于三旋理论的假设,三旋结构是最基本的能量结构。那么,能量结构的流转,就一定是通过三旋运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作为“显化这种能量结构流转方式的工具”的语言,其含义就必然会表现出三旋的特征出来。如果要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就应该能找到语义对象的三旋特征;如果找到了语义对象的三旋特征,我们就找到了一条处理语言信息的新路。
 
先从语义的自组织现象分析入手来发现语义对象的三旋特征。
第一组问题是:组成语义对象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能否确定这种基本单位的“能量形态”?其“能量形态”是否是“类圈”的?而不是“类球”的?
问题中的“能量形态”可以理解为是语义对象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辐射式的,还是环绕式的。如果是辐射式的,就是“类球”的,如果是环绕式的,就可能是类圈的,是否是类圈的,还要看环绕的方式是否同时存在三种自组织基本功能的环绕。
 
我从晓辉处了解到的一种说法是:汉字的字本位理论认为语义的基本单位是“字义”。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字,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按照晓辉的说法,单字为“言”,多字为“语”。言语言语,“言”不等于“语”,言是语的基本单位;“言义”,就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这是晓辉继发现“意”不等于“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不等式的发现。至少晓辉自己是很看重这个发现的。
 
尽管存在“一字多义”和“一义多字”的现象,说明“字义”和“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似乎这也影响不了“字义”作为“语义”的基本单位的结论。如果要影响这个结论,就要找到“一个字的字义,是对多个没有字对应的‘义’的联合的表达”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义项”是比“字项”更小的基本单位。
 
这种现象其实是存在的,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无以言状”的感觉,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在思想意识中产生的某种认识,是没有言语可以准确表达的。有时,不管这种认识是什么,我们可以明确地感知到它是清晰可辨的,只是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当然,也大量存在感知本身就是不清晰导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况。遇到前一种情况我们会如何处理?我们会尽量用已知的言语来近似表达这个清晰可辨的感觉,但同时告知,这个感觉是“无以言状”的、“无法形容”的。我们更加不可能用一个单字来表达这个感觉——往往,这是我们有所发现和有所感悟的时候。这说明,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已知和未知的界限有时并不是一条唯一界线可划定的。从未知到已知,有“真未知无从表达”->“已知无法表达”->“已知有法表达”的过程,其中“已知无法表达”的中间地带的存在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事实。当我看过彭罗斯的《皇帝新脑》的书之后,那种“语言,在事实面前是多么地低能”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我们必须在无奈地接受字本位理论的同时、无奈地接受“语言学转义”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义不会因为我们不能表达它而不存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这样存在的“义”甚至远远多过我们自以为能表达清晰的“义”,这正是语言文学的生存的广阔空间。真正的“义”是连续运转的,我们的“言语”只不过是对这个连续运行的过程的“离散采样”罢了。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就会达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度:语言对于其试图表达的语义来说,只是一种离散采样和拟合回放的工具。认识到这个层次,我们就会知道:任何的言或语,不可能单独存在来表达一个义,必须协同来表达。语义的连续性,必须靠足够准确和足够采样率的语言来近似实现。信号处理上的AD/DA转换的原理揭示了这个本质:语义是模拟的,语言是数字的。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信号处理中的AD/DA原理来探讨语言和语义的关系,看起来是离发现语义的三旋特征更近了。
 
如果说,一个字,是在一个连续语义上的一个“采样值”,那么,字,就是在一个连续的语义函数上的一个点。三旋理论指出:点有两种,一种是实点,另一种是虚点,实点类球,虚点类圈。一个点,同时既是实点又是虚点,实点表现物质性,虚点表现能量性,也就是粒子性和波动性。对于单个字而言,其粒子性表现在:该字出现在一个具体的语句中,是对语句所表达的连续含义的一个采样值,会有一个确切的中心含义;而其波动性表现在,以该字中心含义为核心,会存在含义的扩展和发散的影响,与之连接的字的同类影响形成耦合,才能连通连续的语义。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句中,对于表达中心语义的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对一个字的中心语义在具体语句中的选择,又受到前后连接字的扩展语义的影响。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字出现在具体的语句中时,存在中心语义的选择和定位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对一个字的中心语义的选择和定位的思维操作,理解为是对该字做“体旋”。在语言学习中的选词填空的练习,实际上,就是对不同的字词做语义的体旋,看是否该有某字词的语义与语句的语义起到了平滑的连贯作用。
 
既然字词具有连接语句语义的作用,就说明字词的语义是有“极性”的,也就是语义的输入和输出极性。只有当字词语义的极性和语句语义的极性正好匹配得当的时候,也就是字词的某个语义输入恰好能从语句的上连接处获得,字词的某个语义输出又恰好是语句的下连接处所需的。字词就能够有效地连接语句的语义。根据三旋自组织原理,对象的极性来源于线旋和面旋的组合,面旋产生两极,线旋决定极性。所以,分析字词的语义极性的来由,就可以找出字词语义的面旋和线旋的特征来。
 
如果这种空对空的抽象分析可能会让有些读者觉得难以理解,接下来的分析就干脆随意找个句子来试验,实例测试实验法是我常用的分析方法,就分析我刚刚写出的这句话吧:“分析字词的语义极性的来由,就可以找出字词语义的面旋和线旋的特征来。”如果我随意抹掉这句话中的某一个字,象这样:
"分析字词的语义极__的来由,就可以找出字词语义的面旋和线旋的特征来。"
现在,让我们来选择一个字填入这个空缺中,看会是什么过程?就假设只有这句话,不考虑这句话在我本文中其他地方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能考虑选择哪个字填入这个空挡中呢?我们选择这个字的依据会是什么呢?
给一次互动的机会,现在看各位老师可以提供哪些候选的字,可以回复在后,我再接下去分析。
 
不失一般性,晓辉给出了三个不同的字“限”、“值”、“端”。可以与原文的“性”对照分析,看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我的文章会选择“性”这个字。
先分析句义的需求:
句子:"分析字词的语义极__的来由,就可以找出字词语义的面旋和线旋的特征来。"如果在缺少一个字的情况下,语义是无法得到连续的理解的,这是事实。为了让语义能够得到连续的理解,我们需要看这句话需要一个什么语义的连接,然后再来对每个候选的字进行“体旋”,在“体旋”每个字的时候,我们就要观测,到底是出于对候选字的什么特征的原因,会让我选择“性”这个词,这些原因是否可以归结到团结和凝聚和输入与输出的功能形成的结构上?
从句义来说:前一个子句是描述一个行为的,后一个子句也是描述一个行为的,前面的描述的行为是后面描述的行为的前提。
重点在前一个子句,需要得到一个作为前提行为描述的语义输出,这是后一个子句的语义输入的需求。
前一个子句的语义,说的是一个分析的行为,是“分析某个事物的来由”的一个行为。需要在分析之后接入一个描述某个事物的含义的词语。
现在来看这个词语是如何组成的,是:“字词的语义极__”。说明是需要给出的事物是和“字词”有关的事物。后面连接了“语义”一词,说明是字词相关的语义对象的某个属性。所以,从词组的语义需求来说,词组需要一个“表达与字词语义相关的某个属性的描述的含义项的2字词”连接在后面。而这个2字词的第一个字是“极”字,要填入的字,必须和“极”字组成一个描述语义对象的某个可以理解的属性的含义。填入的字,必须要能和“极”字一起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而且必须是描述语义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名称的词组。这便是对要填入的字的“字义体旋”的选择定位要求。
 
现在来分析每个候选的字。
第一个“值”字,组成“极值”,是一个名词性的表示属性名称的词。“值”是数值的含义,说的是有大小衡量标准的状态对象。
但是和“语义”连接起来,就成了“语义极值”。因为语义是一种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事物,无法找到一种叫做“语义极值”的属性,"可以对语义比较大小,找到语义的极值",这个含义比较别扭。“值”字不可作为恰当选择。
 
第二个“限”字,组成“极限”,也是一个名词性的表示属性名称的词。“限”有“限度”,“限制”,有“不能超越的边界”的含义,和“值”有语义联系,一般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限制条件。极限,一般就是指最大可能或最小可能接近的数值目标。数学上的“极限”术语,指的是最近可能接近的数值目标,也就是距离最小可能的接近的数值目标。
和“语义”连接起来,就成了“语义极限”。和“语义极值”类似,不适宜对定性的语义对象设置数值极限的属性,“限”字也暂不作为恰当选择。
 
第三个“端”字,组成“极端”,可以是一个名词性的表示部位属性的词,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表示达到最大或最小状态的形容。“端”有“终端”,“端点”,“端口”,“端正”等含义。极端,通常说的“走极端”就是采用极不寻常的做法做事的行为。
和“语义”连接起来,就成了“语义极端”。语义如果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几何定形的对象的话,可以根据几何定形的特点找到几何形状上的端点或端口;但由于“极端”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用来表示极不寻常做法的词语,所以,也不适宜用来表示语义对象的形态特征的属性,“端”字也暂不作为恰当选择。
 
第四个“性”字,组成“极性”,是一个名词性的表示性质的词。“性”有“性状”,“特性”,“性别”,“性质”等用法,表示“不容易变化的固有特征”的含义。极性,通常用来指示对象成对的性质,如电极性分正负,磁极性分南北,是指对象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出”或“入”的作用端。
和“语义”连接起来,就成了“语义极性”。语义是一种用来交流信息的对象,虽然给语义对象赋予“极性”不是一种常用的做法,但语义对象可能拥有极性才能连贯起来的假设是合理的,值得验证。如果语义项可被证实确实拥有“极性”的话,就像电荷有正负,磁极有南北,交流有出入,我们就可以根据语义项的“极性”来建立、搜索和适配语义项的连接关系,形成连续的“语义链条”或“语义约束”关系。这正是我们思想意识活动的原貌。
这样原句的含义就非常连贯了:我们只要通过查找假设中存在的“语义极性”是如何形成的,就可能在查找中去发现语义极性形成的结构中,是否包含面旋和线旋的特征。如果假设事实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我们找到了一种语义结构的规律。所以,“性”字,比起其他的三个字更符合本文该句话的含义连贯的要求。
 
接下来就要对上述的分析过程进行归纳,看能否找出语义极性产生的原因来,看是否可归结于与某种团结和凝聚与吸纳和吐出的功能相关。
......
研究结果终于出来了:
研究本例,因为是以“极”字为组词的中心词,所以,只需要研究“极”字的三旋语义即可,当然,也可以在研究“极”字的三旋语义基础之上在再研究“限”、“值”、“端”和“性”的三旋语义,再查找三旋语义的匹配,就更清晰了。
 
图中展示的“极”字的三旋语义的体旋语义有“端口”和“最”两个,分别“表示事物与外界的交流端口”和“变化到边界的程度”两个不同的核心语义。语义“体旋”的意思,就是极字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需求在这两个核心语义之间做出搜索定位的选择。
 
“极”字的“面旋”语义要解释“极”的体旋语义是通过什么其他的什么语义组织凝聚、团结而来,会根据体旋的定位的不同而不同。
图中左侧所示,当体旋选择“端口”语义的时候,“极”首先是事物“形态”上的部位,事物的形态要能区分“内外”,内外要有“交流”,交流有“出入”口,才能形成“端口”的含义;
图中右侧所示,当体旋选择“最”语义的时候,“极”首先是“数量”上的概念,数量而且是要会“变化”的,变化要有“范围”,范围到达“边界”,才能形成“最”的含义;
 
“极”字的“线旋”语义也取决于体旋语义的选择,是与体旋语义能够形成语义输入输出关系的语义连接。
图中左侧所示,当体旋选择“端口”语义的时候,“极”以“电”、“磁”的语义为输入,组成“电极”,“磁极”的语义输出,也可输出给“性”,“地”的语义,组成“极性”,“极地”的语义输出。
图中右侧所示,当体旋选择“最”语义的时候,“极”的输入可以分别是“好”、“坏”、“快”、“美”等表示程度的语义,分别组成“好极”、“坏极”、“快极”、“美极”的语义输出;而“极”的输出的接收者可以是“端”、“值”、“限”等,分别组成“极端”、“极值”和“极限”等连续语义段的输出。
 
回想早先我提出的一个网络三旋语义猜字游戏,如果要举个例子,当我提供“端口”“电”“出入”三个词语的时候,我们猜中“极”字的机会是不是会很高了?而“端口”“电”“出入”分别来自“极”的体旋语义、线旋语义和面旋语义。
或者,当我提供“最”,“数量”,“好”,三个词语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容易引导我们猜中“极”字呢?
 
而本例中,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极性”一词,则可以通过类似的分析方法,分别对相关的字词进行三旋语义分析,然后查找三旋语义上的匹配程度,就不难做出判断了。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试试。
 
三旋语义真的是存在的啊!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三旋语义有了,三旋计算就可能有谱了。
 
来日方长,有时间再研究,有趣至极。
 
谢谢各位老师捧场。
 
补充参考:
关于信息本质为能量结构的流转,请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579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510808.html

上一篇:搜索计算和逻辑计算的异同
下一篇:[转自己的原创旧作]文字信息的三层模型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4 邹晓辉 洪昆辉 武夷山 理论思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