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交互式演进的基因架构软件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逐渐清晰的目标,我已经为此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了将近21个年头的时间了。
自从1990年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时选择了“电力监控系统的图形应用模型”研究课题,就不自知地埋下了我这个思想的种子。1995-2000年独立开发了“MIS2000电力生技资料管理系统”,提出“面向资源的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实践的初步成功,让这个思想长成了小树苗。2000-2002年踌躇满志地开发“ROAD2000自主应用开发平台”的折戟沉沙,让我意识到自己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学识水平与培植理想大树所需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从此开始了卧薪尝胆的学习。
恰逢互联网的兴起,我展转于“UMLChina”,“系统科学之窗”,“潜科学论坛”,“企业工程论坛”,“电脑围棋网”,“畅享网”,“科学网”,有幸知晓和结识这么一群英雄好汉:潘加宇、邹晓辉、庞博文、张恂、陈雨思、求同格、饶晓峰(最终幻想X)、张学文、洪昆辉、倪鹏云、张文祥(理论思维)、欧阳余山、余彤鹰、张西振、王德奎、iie、武夷山、王季陶、吴中祥、吴志天...。见识和领悟了:对象模型、融智理论、软件的胚、基因软件、供需适配、太极敏捷、同态约束、关系哲学、辩证对应、组成论、状态论、信息本质、能量自组织、表达探究、企业工程、和谐生产、三旋理论、和略围棋、信息计量、热力学耦合、立体逻辑、CEO实战...。有唇枪舌剑、有心有灵犀、有醍醐灌頂和恍然大悟。我仿佛游历了思想的名山大川,不畏艰险的跋涉发现了“求同存异,求异存同”的融智方略。
时至今日,参悟了晓辉的第二路径,一条协同人工智能软件的研究进路终于跃然脑海:
自然语言数字化接口->基于搜索的计算->产生式系统->具有自组织演进架构的软件(基因软件)->人机协同智能软件。
这便是未来的云软件的主轮廓线。
太诱人了!
待我收拾行囊,邀几个好友,结伴同行,再向新的目标进发。
要是理论思维、晓辉、昆辉觉得有兴趣的话,我们何不把这条路径确立起来,把它作为我们共同的研究进路?各位意下如何?
在接口方面还需要补充:交互式的图形接口、多媒体接口与传感器接口,均可纳入同义并列接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509579.html
上一篇:
晓辉第二路径实现操作语义的测试举例下一篇:
搜索计算和逻辑计算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