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与昆辉讨论“符号效应”

已有 4699 次阅读 2011-11-10 08:17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符号效应

 
昆辉的博文:符号为什么能指代特定对象,与符号相关的6个对象及关系
 
 
Babituo  2011-10-28 22:00 非常同感,能以符号来相互沟通的主体之间,一定要有对同一符号相似的心理体验的经验。而又不能保证双方的心理体验的经验完全重合。于是,会有主体之间意识选择带来的影响,如果意识选择趋同,则产生共鸣,如果意识选择趋异,则产生分歧,分歧则正好又是求同的动力,是相互启发的机会。

符号还可能是对符号体验的再次“封装”,这便是抽象思维的来由。也就是表达理论中所关注的表达问题。符号直接封装客观事物体验的表达问题,是容易得到辨识的,一旦进入高次的符号表达,不同主体对同样的符号的心理体验产生差距的机会就越大。但也有机会产生跨层次的共鸣,因为有分形的存在。

这都不是表达问题的要害。
表达问题的要害是:
一个符号的表达凭什么可以等价于另一群符号表达的整体?
除了是我们“约定”、“认定”之外的理由之外,有什么可“形式化”的凭据?
如果符号表达本身都是靠主观认定,而无算法证明,谁能保证所谓的“形式化”的可靠的?
这个问题,似乎就等价于“涌现没有算法”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涌现”的形式化表述的问题。
看来,根本的问题不多。
 
 博主回复(2011-10-29 10:17)符号之所以能够替代特定对象,并且这种替代有效,其原理阐述我还没有上传到博文中。(不一定上传了)大体上是这样的:
1,符号与它要替代的对象二者之间必须先有信息层次的相互通达关系,即一个对象的激活或呈现牵动另一个对象也激活或呈现。然后才可能产生替代关系。
2、从信息存储原理上讲,对象之间信息层次的相互通达关系需要二个对象存储在同一或相邻的记忆结构(单元)中,或者二者之间虽然不存储在同一记忆结构中,但彼此之间有信息层次的产生式关系。如果A则B的产生式。
3、在人脑的信息处理中,只有同时或继时(0.5~3.5)输入大脑的信息才可能存储在同一记忆结构(单元)中,或者说,凡同时或继时输入大脑的不同信息,(不同通道,不同内容的信息包括符号或非符号)可捆绑在同一记忆结构(单元)中,这就是记忆信息的时间相关性捆绑原理。
符号之所以能指代特定对象,就是在此信息存储原理基础上形成的。
4、符号与它指代的对象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还涉及人的信息加工机制(相同的物种有大体相同的信息加工机制),人之间如果没有大体相同的信息加工机制,就没有所谓公共经验,也就没有什么符号的替代功能。
 
博主回复(2011-10-29 10:29)忘了写时间单位了,是0.5~3.5秒,这一时间区间可以捆绑相当多的信息对象及关系了。足够人类生存所用了。从听觉上可以捆绑来自主体之外1000多米的不同信号,视觉上更广大。
 
Babituo  2011-11-10 08:05 这可叫“符号效应”,符号效应具有物理层、生理层和心理层的作用机理。符号为什么能指代特定的对象?“指代”是如何实现的?分析符号效应的三层机理,可以找到答案。
 
Babituo  2011-11-10 08:06 洪老师谈到的是符号效应的心理机理。我试图来探索物理机理。
 
Babituo  2011-11-10 08:12 表达的物理机理是能量结构的变换传递。一种能量结构可通过某种传递函数作用变换为另一种能量结构,如果存在逆变换函数,则可恢复原来的能量结构。当然,这是信号处理的原理,但不仅仅适应信号处理,符号本身,也是一种物理信号。
 

博主回复(2011-11-10 12:11)回嘉文:我是这样理解的:(1)物理层次和生理层次都是符号的“能指”部分,(2)心理内容(包括可以被显意识感知的内容和不被显意识感知的内容)及信息语义是符号的“所指”部分,所以,符号的语义是多重的,有一级语义,二级甚至多级之分,还有语义的个体维度和群体公共维度的区别,
(3)能指部分的形式化,(直接或是间接的形式化)不表明所指的对象语义内容的形式化。
(4)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其难度难在语义处理,可能目前的计算机系统难以做次事。不是找“算法”的问题,而是寻求新的信息处理原理。

[7]Babituo  2011-11-10 12:28

我理解昆辉的意思是否这样:在心理层次的符号效应是最复杂的,昆辉所说的“多级”,就是我所说的“多次”,也就是符号的抽象指称层次级别。昆辉说的个体维和群体维度是符号效应的作用范围,也就是不同智能主体对同样的符号所激发的心理感受和反应是不同的。
能指部分是形式载体,所指部分才是本体。
完成了载体的形式化,不意味着对本体实现了形式化。
对本体不可能存在精确的形式化认识的方法,但不意味着对本体不可能得到确定的认识,只是认识是“非算法”表述的。试图用算法的方式去形式化,是行不通的。
我这些理解接近昆辉老师的理解了吧?我自己也确实就是认同这样的理解的。

 

博主回复(2011-11-10 12:45)嘉文的看法与我几乎一致,说明一下,语义的群体公共维度是指多个认识主体对同一符号对象的所指的达公识的部分,是他们所指对象信息的相交的交集部分,它还不是语用层次的问题。当然,语义如果有差异,语用肯定也是差异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有符号所指的公共维度,有交集就基本上不影响人之间的交流了。
用非算法来处理信息,很多研究者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也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506424.html

上一篇:“意”“义”区分与学术讨论
下一篇:右连续定理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3 洪昆辉 陈绥阳 理论思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