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纳结构的表面图像化技术可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等诸多领域,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图案的金属化是组装各种器件的必要步骤。在非原位图案金属化方法中,通常使用“金属墨水”辅助注入打印机或软光刻方法在不同的基材上进行图案化。然而,由于金属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差,以及咖啡环效应和表面张力导致的分辨率较低,它们的工业应用受到限制。相反,原位图案金属化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纳米颗粒与聚合物之间的粘附性,避免纳米颗粒聚集,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
单宁酸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由于其具有相邻三酚羟基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对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然而,单宁酸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和抗碱性弱,通常需要通过一些疏水性基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在碱性显影剂中的耐碱性及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山东大学康文兵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光刻图案金属化方法。利用单宁酸接枝碳酸叔丁酯基(t-Boc)和可聚合单元甲基丙烯基(MA)合成了改性单宁酸正性光刻材料(TA-Boc-MA)。利用该材料先形成光刻图案,然后再原位进行图案的金属化。
★ 金属图案是由改性单宁酸(TA-Boc-MA)光刻图案转化而成,其工艺是通过对单宁酸中酚羟基的接枝保护、配制成光刻胶、曝光和图案处理工艺以及用银离子溶液化学镀银金属化来设计实现。
★ 银图案的形成包括两个曝光和烘烤过程,这两个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但作用不同。第一次曝光和烘烤过程,实现光刻图案的形成。然而,第二次有助于从光刻图案到金属银图案的转移。
1. 改性单宁酸光刻图案金属化形成示意图
单宁酸(TA)与二碳酸二叔丁酯(t-Boc)和甲基丙烯酰氯(MA)反应进行改性设计合成出TA- Boc -MA树脂。然后将TA-Boc-MA树脂与光产酸剂PAG103和自由基产生剂3D和其他助剂混合配制成光刻胶,经过涂膜、曝光、后烘烤、显影等工艺获得光刻图案,然后经过二次曝光烘烤,第一次未曝光区域光刻胶膜脱Boc基团,单宁酸的酚羟基重新产生,图案浸没于银离子溶液后可以实现光刻图案的金属化。
图1. 改性单宁酸光刻图案金属化形成示意图
2. TA-Boc-MA树脂的结构表征
对TA和合成的TA-Boc-MA样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在3429 cm-1、1714 cm-1和1620 cm-1处的峰分别对应TA分子的O-H伸缩、C=O伸缩和芳香C-O对称伸缩振动峰。在1314 cm-1和1193 cm-1处峰对应芳香C-O不对称伸缩振动峰。TA-Boc-MA分子的C=C伸缩振动峰(1637 cm-1),甲基的C-H伸缩振动峰(2986 cm-1和2935 cm-1),叔丁基的C-H弯曲振动(1393 cm-1和1373 cm-1)和酯键的C-O-C伸缩振动峰(1260 cm-1和1140 cm-1)出现表明MA与t-Boc的成功接枝。同时,由于Boc和MA基团的接枝,TA-Boc-MA分子的O-H伸缩振动峰(~3429 cm-1)和芳香C-O不对称伸缩振动峰急剧衰减,C=O伸缩振动从1714 cm-1迁移至1762 cm-1。
通过氢核磁共振(1H-NMR)对TA-Boc-MA结构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Boc和MA基团接枝成功。1H-NMR(DMSO-d6,δ):7-8.5(苯基环),5.6-6.2(乙烯基),0.9-1.5(叔丁基甲基)。根据1H-NMR结果,计算出t-Boc和MA在酚基上的接枝摩尔比分别为56%和20%。用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Ta-Boc-Ma的热分解性质。在100 ℃至200 ℃之间有56%失重是由于在高温下t-Boc基团的热分解。
图2. TA-Boc-MA树脂结构表征
3. TA-Boc-MA光刻胶形成的光刻图案及其金属化
TA-Boc-MA树脂与光产酸剂PAG103和自由基产生剂3D和其他助剂混合配制成光刻胶,然后在Si衬底上旋涂成膜(厚度约为800 nm)、365 nm光源掩膜曝光、烘烤、显影制备出了光刻图案。图3a为光刻图案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图案清晰,间距为10 μm,线宽为40 μm。将具有光刻图案的薄膜浸入银离子镀液中,形成银图案(图3b)。Ag图案表面粗糙,厚度约为1.2 μm(图3c)。银纳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相邻的三酚羟基结构将吸附在酚羟基上的Ag+还原成银核,然后银核继续生长。银图案的横截面SEM图表明,在200 ℃退火前,银图案是层状结构,层间隙较大,然而,在退火10分钟后,Ag图案表面由粗糙变为光滑,并且层状结构消失(图3d)。同时,退火后Ag图案的厚度减小到670 nm,减小了约44%。Ag图案横截面的SEM图(图3e)及其对应的X-射线能谱(EDX)面扫描图(图3f-h)显示,银图案中除了银元素外,还存在碳和氧元素,这表明,形成银图案后,仍有部分的光刻胶有机成分残留。
图3. TA-Boc-MA光刻胶形成的光学图案及其金属化
4. 不同化学沉积时间下Ag图案截面的SEM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化学沉积液中的浸泡时间来调节Ag图案的厚度。不同化学沉积时间时Ag图案横截面的SEM图(图4)显示,衬底上的银纳米颗粒呈层状结构。随着化学沉积时间的增加,层隙变小,而图案的厚度和层数增加。当化学沉积10分钟时,只看到四层Ag膜。然而,沉积40分钟后,约形成8层,厚度达到约1.2 μm。同时,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结晶度也越来越好。
图4. 不同化学沉积时间下Ag图案截面的SEM图片
5. 不同化学沉积时间下Ag图案膜电阻测试
为了对Ag图案薄膜的导电性进行测试,我们用四探针电阻仪对银膜进行了方阻测试。随着化学沉积时间的延长,银膜的方阻减小。Ag膜沉积40分钟后,方电阻降至1 Ω sq-1左右,可以满足器件组装的需要。
表1. 不同化学沉积时间下Ag图案膜在200 ℃退火前后电阻测试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光刻图案金属化方法。首先,在单宁酸中接枝t-Boc和MA基团,设计合成出了TA-Boc-MA树脂,与光致产酸剂共混得到TA-Boc-MA光刻胶,经过涂膜,掩模曝光、烘烤和显影的工艺制备出光刻图案。经二次曝光和烘烤后,第一次未曝光区域光刻胶膜中酚羟基再生,利用相邻三酚羟基的高还原能力,将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粒子,从而实现银图案的金属化,分辨率可达10 μm。二次曝光和烘烤过程中酚羟基的再生对银图案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Ag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沉积40 min后的方阻约为1 Ω sq-1。
TA-Boc-MA正性光刻胶不仅可以涂覆在硅片上,还可以涂覆在其他柔性衬底上,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柔性ITO等,这为微纳电路和其他柔性器件中光刻图案的金属化提供了应用可能性。此外,由于TA酚羟基与金属阳离子(Fe3+,Cu2+,Co3+等)的强相互作用,该金属图案化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金属薄膜和金属图案,为光刻图案的金属化拓宽了道路,在器件组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本文来自山东大学康文兵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A new metallization method of modified tannic acid photoresist patterning,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66D
引用信息: Ind. Chem. Mater., 2023, DOI: 10.1039/D3IM00066D
通讯作者
康文兵,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于OLED,芯片及显示器制造用光刻胶,抗反射膜材料,光刻胶形貌处理材料,聚硅氮烷等涂膜型绝缘材料的研发及工业化。
第一作者
汤紫成,2019年获得山东大学学士学位,2022年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康文兵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化光刻胶及国产光刻胶替代。
第一作者
郭旭彬,2021年获天津工业大学学士学位,现在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是康文兵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单宁酸基光刻胶的金属化。
撰稿:原文作者
排版:ICM编辑部
☑ 国际一流编委团队
☑ 严格快速评审,支持透明评审
☑ 接收即在线,并分配DOI号
☑ 目前对作者读者双向免费
☑ 国际传播平台,全球高显示度
☑ 优秀审稿人与作者奖励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目前已被DOAJ、Google Scholar检索,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微信公众号:ICM工业化学与材料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dustial-chemistry-materials/
Editor-in-Chief
Suojiang Zhang(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Maohong Fan Chao Lu(吕超)
University of Wyoming,US 郑州大学
Anja V. Mudring Rong Sun(孙蓉)
Aarhus University,DK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Quanhong Yang(杨全红) Shouliang Yi
天津大学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US
Tierui Zhang(张铁锐) Xiangping Zhang(张香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