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phaDa 研究兴趣: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社会心理与治理。

博文

拯救大学课堂第一排

已有 1028 次阅读 2025-3-26 09:2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继大学课堂的沉默后,

大学课堂的阵线一度退守,

现在已经完全退守最后一排,

退无可退了。(如下图)

【上图是我的两个课堂,我不做任何干预下的座位图】

【我不用规则强求他们,我告诉了他们我要拍照留念,就是让他们看到】

我以为这是我的课堂,或者是思政课堂特有的现象。

但跟其他专业课老师交流后,

我对自己的课堂又稍微有了信心。

原来大家的课堂都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但,我开始了另一种担忧。

桂电如此,其他学校呢?

也如此。

大学课堂完蛋了。

这个学期我开设的通识课《创新创造心理学》,我要求不超过60人,

要在智慧教室上课。

老天满足了我的愿望,

选课人数48人,

刚好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课堂形式。(如下图)

9c7b2b49e9120b111fff164a9a6ada0.jpg

我把48个人根据教室的规定,分为8人一组,

一共六组,课堂完全自学

老师给的限制非常少,靠小组互动讨论生成。

现在稍微成型的课堂结构是:

        1.课前热身活动20分钟,由小组自选桌面游戏互动;

        2.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PPT,5分钟;

        3.小组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4.选择一个论题,小组形成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汇报。

        5.老师总结,下课。

这些变化,是不断通过师生共创的形式,

不断尝试,听取意见,改进。

从没有形式,没有结构,到结构逐渐清晰。

这样课堂,

学生刚开始怨声载道,

到有部分同学逐渐理解。

学生习惯了做别人给的题,并以此为乐,或嘟嘟囔囔。他们从来不会自己给自己命题,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用,更没有人教他要自己给自己选题,出题,做题。做自己的题,走自己的路。更不会做“先走出去,做无目标的、不设限的开始,边走边看,边做边改,不求结果”。

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我只知道,

学生变了,

这世界变了,

如果你还是老样子,

到头来连自娱自乐都是奢望。

我想教会一些学生,跟自己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3728-1479339.html

上一篇:为什么导师对我的指导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下一篇:10种常见的领导风格/导师指导风格
收藏 IP: 116.1.3.*| 热度|

4 史晓雷 武夷山 张学文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IP: 110.152.163.*   回复 | 赞 +1 [1]张学文   2025-3-26 12:41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4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