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zc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景色

博文

现实物理学解读(5)客观性原理

已有 6311 次阅读 2021-9-9 22:01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公设与原理

  现实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公理化理论体系。物理公设是关于物质、时空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假设,它们是理论表述和演绎的逻辑出发点。现实物理学有五条基本公设。①物质:离散粒子的有限集合。②实粒子:质量守恒体积有限的弹性粒子。③实空间:布满粒子的三维欧氏空间。④实时间:独立于空间的单向变化参数。⑤相互作用:质量吸引和运动排斥。

  现实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客观性原理,它要求物理理论必须符合客观实在性条件。客观性原理是超越基本公设的普适性指导原则,它为物理理论提供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依据,并为物理公设的数学化提供范式基础。客观性原理并非空泛的哲学论点,而是具有实在内容的科学概念。客观性原理是现实物理学的核心,是贯穿理论的主线,是数学建模的基础。现实物理学的简单性和统一性都根源于客观性。只有理解客观性原理之要义,方能领悟现实物理学之精妙。

二、原理概要

1. 原理表述: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它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意识而变化;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必须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2. 主观因素:当代物理学包含如下主观因素。①数学模型的抽象性。例如,将粒子抽象为点(经典物理)和线(弦论)等几何对象是人类思维的结果,相对性原理导致的四维时空纯属数学想象。数学建模是物理学公理化的基础,抽象与现实的任何偏差都将扭曲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②测量单位的主观性。用于计算和测量物理量的单位是人为制定的,采用客观事物作为参考标准只是为了使物理单位具备统一性、稳定性和精确性。③坐标系选择的任意性。坐标系包括坐标原点和坐标框架,选择坐标原点就是选择参考系,选择坐标框架就是选择测量单位,两者都离不开观察者的参与。(参见笔者博文:科学网—上帝的归上帝,人类的归人类—谈现实物理学的客观性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9195-1230395.html

3. 客观条件:基于上述主观因素的分析,现实物理学提出如下客观性前提条件。①坚持数学建模的客观标准,通过基本公设确立基于现实的物质结构和时空模型。②明确测量标准的主观性本质,将物理单位视为数学变量。③放弃坐标系的使用,拒绝观察者的介入。

4. 数学模型:物理学研究客观量,客观量是可测度的。现实物理学引入带测度的真实量表示物理量。①真实量。真实量q是标度因子qs和数字因子image.png的乘积,即image.png。真实量(标量或矢量)定义在有限实数域(–∞ < |q| < ∞),标度因子(标量)限制在正实数域(0 < q< ∞)。标度因子是物理量的测度,其实质就是量子。②实空间。实空间的位置用位矢image.png表示,其中位矢标度rs称为空间量子。体积量子V(rs)3称为空胞,空间充满粒子意为空胞内必含粒子,空间的粒子密度不为零。③实时间。实时间的表达式是image.png,其中ts是时间量子,image.png是自然数序列,时间原点image.png由同步协议规定。④量子化。通过真实量建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物理量的全面量子化,同时蕴含了空间和时间的基本属性。例如,标度的标量性和全局性分别反映了实空间的各向同性和平移不变性,时间数字的自然数序列反映了实时间的均匀性和不可逆性,不同的标度规定表明了空间和时间的相互独立性。⑤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由粒子层次嵌套模型描述(顶层粒子image.png介层粒子image.png 基层粒子image.png潜层粒子)。上层粒子包含下层粒子,下层粒子的运动是上层粒子弹性的来源。基层粒子数N是物体的统计基数。⑥粒子运动。弹性粒子的空间状态包括位态、形态和姿态,位态用粒子质心的空间位置表征,形态用粒子惯量矩阵的本征值表征,姿态用惯量矩阵本征矢的方向表征。弹性粒子有平动、转动和振动三种独立的运动模式,分别对应于位态、姿态和形态随时间的变化。⑦相互作用。弹性粒子的相互作用包括质量吸引和运动排斥两种类型,质量吸引由质量势F(标量势)表征,运动排斥由动量势A(矢量势)表征。

5. 标度无关:真实量是客观量和绝对量;标度是广义的物理单位,是主观因子;数字是真实量与标度的比值,是相对因子。客观性原理要求物理关系与数字关系一致,不受主观因子影响,即

image.png

其中f表示物理量{x, y, z}之间的关系。数字关系image.png称为标度无关性,标度关系zs = fs称为标度协变性。标度无关性表明物理公式适用于任意标度范围(任意物质层次),标度协变性为物理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6. 原点无关:真实量q(t)定义在任意时刻image.png。真实量的时间微分dq(t) = q(k+1) – q(k)k+1时刻相对于k时刻的变化量,它与时间原点image.png无关。粒子位矢image.png的时间微分是单位时间位移image.png它与空间原点O无关。定义粒子的位移速度image.png,则粒子的运动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7. 运算规则:标度无关性规定了真实量数学的运算规则。

   ①加减法 

      image.png

  ②乘法 

image.png

  ③除法 

 image.png    

  ④实微分

image.png

  ⑤实导数

image.png    

  ⑥实积分

    image.png

  ⑦数字运算(可以视为xs=1的情况)

    image.png

三、哲理思辨

1. 科学与哲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研究人与自然、意识与存在的一般形式和相互关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通过吸收科学成果丰富自己,同时对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现实物理学的创立受益于深入和全面的自然哲学思考。首先,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体现。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物质,必须以唯物论为基础;物理学研究离不开人的思维,主观因素必然参与其中。客观性原理要求明确区分物理理论中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并通过制定规则消除人为影响和主观效应。其次,实在论是现实物理学公理化的基本立场。鉴于实证主义带给现代物理的负面影响,现实物理学确立以经典常识为基础的物理公设,并寻求新的数学工具建立理论模型。例如,物质的粒子本性公设要求将场视为粒子的统计效应,弹性粒子公设要求运动描述方式不同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实空间和实时间公设则是创立真实量数学的灵感来源。

2. 物理与数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实在物体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规律,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事物的数量、结构和相互关系。物理学的公理化需要数学,但数学不是物理学。物理学公理化不仅需要满足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备性这些数学条件,还必须满足客观性这个物理学条件。公理化理论中的结论是前提的同义反复,物理理论的适用范围受到基本公设的严重限制。例如物质的质点假设束缚了经典物理学,波粒二象性假设困扰了现代物理学,它们的局限性不是凭借复杂的数学工具能够突破的。弹性粒子是符合客观性条件的经典概念,基于该公设采用的数学工具简单直观、精准实用。

科学研究中的物理直觉往往是新数学的向导。例如,量子论诠释的困惑与物理测量这个基础问题密切相关,能够意识到测量单位的主观本性是一种物理直觉。进一步将测量单位视为可变因子,就引导到真实量数学这个关键概念。真实量是标度因子和数字因子的乘积,引进真实量的目的是将测量单位纳入数学运算体系,从而建立一个全面量子化的物理理论。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物理量都伴随着一个标度(能量有三个独立的标度),相当于在抽象的高维数学空间描述现实的低维物理问题,这就大大扩展了理论研究的自由度。例如,真实量数学中的线段是1+1维,标度维是rs;面积是2+1维,标度维是(rs)2;体积是3+1维,标度维是(rs)3。由于标度维相互并不独立,真实量数学空间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标度协变性条件约束下,标度维的引入为物理学理论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

3. 客观与主观。客观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主观是指由人类意识和思维所支配的全部。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客观性应该是物理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但是这个经典物理学圭臬被现代物理学遗弃了一百多年。在现代物理正统学者眼中,客观与主观没有界限,存在与意识也无法区分,坚持物理规律的客观真实性往往被贴上机械还原论的标签。这种否定客观存在的反实在论思潮严重影响了物理学的统一进程。现实物理学继承了经典物理学传统,将客观性作为理论的基本法则。现实物理学深刻分析相对论和量子论隐含的非客观因素(参考系和测量标准),找到了排除人为主观影响的具体方法(原点无关和标度无关),从而实现了爱因斯坦毕生追求的物理学统一梦想。

4. 实在与实证。实在论认为科学现象是对存在的描述,现象背后是客观实在。实证论认为科学是对现象本身的描述,客观实在没有意义。受实证主义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明显特征就是只关心“观测到什么”,不关心“存在什么”。例如,量子力学只需要“计算有效”,不理会“为何有效”;有效场论只满足“描述现象”,不解释“产生机制”。通过继承经典物理基因和吸纳现代物理精华,现实物理学成功协调了实在论和实证论立场。在现实物理学中,物质被还原为弹性粒子的存在,并用弹性粒子的运动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现实物理学建立了真实量与观察量的对应关系,所有物理量都是可测量和可验证的。

5. 离散与连续。离散性和连续性的矛盾既存在于经典物理学(质点粒子和电磁场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也表现于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互不兼容)。经典物理学采用连续性数学表述,物理规律通常以微分方程表示,但是现代物理的离散性量子彻底破坏了经典物理的连续性和谐。爱因斯坦晚年对离散与连续的对立甚为忧虑,他在给老朋友贝索的最后一封信(1954年)中说:“很有可能物理学不能建立在场的概念上,即不能建立在连续的元素上。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的全部空中楼阁——包括引力理论,甚至大部分当代物理学——都将荡然无存。”现实物理学从物质的离散本性出发,通过统计和积分变换架设了从粒子到场的数学桥梁。现实物理学创立的真实量数学揭示了量子的本质,实现了从连续到离散的自然过渡。现实物理学完全化解了离散性和连续性的对立。

6. 有限与无限。有限是物理存在的客观概念,无限是数学想象的主观概念。人类只能认识有限的客观世界,所以现实物理学不考虑无限的主观世界。现实物理学将真实量限制在有限实数域 (–∞ < |q| < ∞),将标度限制在正实数域(0 < q< ∞)。线段、面积和体积的标度分别为rs(rs)(rs)3。“空间点”和“时间点”不属于物理量,因为点是没有标度的。现实物理学采用位移速度取代经典力学的瞬时速度。位移速度的标度是us=rs/ts,由于标度不为零,避免了瞬时速度所用的无限小时间概念。真实量的导数和积分不包含无限概念和求极限过程,从而消除了无限所导致的各种悖论。

7. 相对与绝对。相对和绝对是用对比方式描述同一事物特性的范畴。相对属于对比产生的主观性质(如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绝对属于非对比的客观性质(如物体的成分和结构)。现实物理学将测量视为对比过程。被测的物理量是客观量,具有绝对意义;测量标准(标度因子)是人为选择的,具有主观意义;测量过程是将物理量与标准对比,比较结果(数字因子)只有相对意义。经典力学的运动相对性来自与参考系的对比,运动的主观效应通过相对性原理化解;现实物理学不采用参考系对比运动,测量过程的主观因素通过客观性原理消除。

8. 必然和偶然。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和发展不同趋势的范畴。经典物理学规律通常用微分方程表示,反映确定性(必然性)趋势。量子力学也可以表示为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的形式,但是测量结果却表现出随机性(偶然性)特征。不同于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的随机性来源是延续至今的争议话题。现实物理学的研究对量子力学给出如下经典性解释:电子波函数描述的是电子团簇而非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的模平方给出运动模式的发生几率;电子团簇的运动状态由薛定谔方程确定;动量算符、角动量算符和哈密顿算符分别确定团簇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状态;普朗克能量(Hs=hv)是电子系统振动能的平均值;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反映的是特定的标度关系(h = rsps= Ests)。现实物理学本质上是弹性粒子的统计理论,但最终表现为微分方程的决定论形式,这充分表明了物质的粒子性是微观过程随机性的真实来源。

9. 简单与复杂。简单性和复杂性是反映主体认识客体难易程度的范畴。判断简单性和复杂性和认识主体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认识层次和方法不同,简单还是复杂不尽相同。简单性是传统自然科学、特别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信仰。物理简单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物质构成、运动规律和研究方法的简单性。从牛顿经典力学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再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从复杂走向简单。但是,人类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上世纪下半叶发生了变化。随着自然界在众多领域展现的随机性、非线性和演化特征,特别是统一物理学的努力屡遭挫折以后,人们开始怀疑客观世界的简单性,趋向于认同自然的复杂性。这种对客观本体的认识变化导致了还原论的衰落和整体论的兴起,突出表现为物理学基础研究中数学工具的专业化、仪器设备的复杂化以及人员组织的团队化。不幸的是,近几十年来物理基础研究进展缓慢,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突破。人类穷尽智力与物力,物理学期许的统一前景只是象超弦理论那样的空中楼阁。

现在应该彻底反思了。如果粒子需要十维空间的超弦描述,人们当然会问:物质真的那么复杂吗?如果宇宙中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没有被发现,难道不应该怀疑物理学的基础出了问题吗?现实物理学秉承简单性和客观性原则,提出弹性粒子模型,利用真实量数学统一了物理学。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宁愿相信粒子是抽象的点、弦或波,不愿相信是实在的弹性粒子(因为它们“太小”了吗?)。理论物理学家乐于从高深的数学构想复杂的物理概念,却对能够分析复杂物理问题的简单数学视而不见。迷信当代物理学基础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原因,大科学时代怀疑个人作用是人们不相信简单理论的现实原因。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物理学基础存在本体错位的问题。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不包含认识主体,让观察者置身其中必然混淆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导致简单问题的复杂化。现实物理学通过分析当代物理基础中的主观因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客观性原理,奠定了新理论的基础。现实物理学结合还原论和整体论方法,构建了公理化理论框架,实现了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首先,贯彻客观性原理,拒绝观察者介入,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第二,将自然界的物质构成还原为弹性粒子,发现了弹性粒子的基本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规律。第三,提出了物质结构的层次模型,发现了适用不同层次的标度协变性规律。第四,建立了运动状态和热力学理论,从还原论角度揭示了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状态变化规律。第五,建立了弹性粒子场论,从整体论角度揭示了物体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演化规律。现实物理学的结果确凿表明:物质的本源是简单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和数学形式也是简单的。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质结构层次性和非线性的反映。现实物理学将客观世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统一了起来。

 参考文献

[1] Z. C. Liang, Dark matter and real-particle field theory. Preprint, (2021). https://doi.org/10.13140/RG.2.2.26655.28327/1

[2] Z. C. Liang, Outline of real physics. Global Journal of Science Frontier Research: A 20(3), 9 (2020). https://doi.org/10.34257/gjsfravol20is3pg9

[3] Z. C. Liang, Modeling of real particles, Journal of Physics (Conf. Ser.) 1391, 012026(2019). https://doi.org/10.1088/1742-6596/1391/1/0120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9195-1303558.html

上一篇:现实物理学解读(4)热力学理论
下一篇:谈电磁场理论的拓展与修正——关于运动参考系
收藏 IP: 114.222.53.*| 热度|

3 马德义 付小军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