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回避或忽视解决不了中国传统医学面临的局限和困境

已有 3337 次阅读 2012-3-21 14:32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青蒿素, 技术, 副作用, 华尔街日报, 诺华公司

文/张 楠
      中国传统医药领域中的青蒿素、针刺镇痛在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下,与一些前沿学科结合应用而重新焕发光彩。2011年度“华尔街日报技术创新奖”(健康护理-IT类别)授予了“诺华疟疾行动项目”,以奖励为青蒿素复方疗法(ACT)药品发挥长效作用而作出贡献的诺华公司;2011年吴阶平医学奖授予我国最早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韩济生院士,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青蒿素、针刺镇痛的科学价值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但国内一些媒体和研究人员在报道、介绍包括青蒿素、针刺镇痛等中国传统科学资源的研究成果上,一味追求宣传效果、放大其疗效,回避或忽视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忽视或者回避中国传统科学资源面临的困境和局限,肆意拔高中国传统科学资源的作用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诚然,青蒿素在抗疟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应让世人为之叫好,但其耐药性更需引导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1]。事实上,类似于对青蒿素疗效过度宣传,同样出现在针刺镇痛的宣传报道上。
      虽然针刺镇痛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针刺特定部位(穴位)手法来达到镇痛目的,已经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和不俗的研究成绩,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但是无法回避的是,有关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一直发展缓慢[2],由于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个体差异等没有解决,针刺镇痛的效果也比较有限[3],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率还不到1%[4]。黄艳红曾对中韩两国作者发表的针刺镇痛文献进行统计后总结:“在针刺镇痛的正面效果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中国作者基本上对其持相信态度。与中国学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文献类似,他们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比例很少。而且,至今仍有中国学者在探讨针刺研究的理念时把倡导肯定疗效的研究放在首位,这种与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相悖的态度对中国未来的针刺镇痛乃至传统医学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说是消极的”[4]。
      回避或忽视解决不了中国传统医学面临的局限和困境。青蒿素和针刺镇痛面临的类似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困境,应该通过与其他科学领域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发现它们潜藏的科学价值。青篙素研究领域后来的发展已证实了这一点。例如,青蒿素以其独特分子结构和突出生物活性,已经在药学、植物化学、生源合成、有机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5]。目前,在青蒿素的基础上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衍生物,并应用在肿瘤医学、基因控制等新的领域 [6],在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和肿瘤细胞毒性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7]。青蒿素研究带来的思路也会出现在针刺镇痛不久的将来,针刺镇痛也能在其他领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现实的发展也正是如此,目前在现代临床医学上已经进行了有关戒毒、戒烟戒酒等各种慢性病的针刺原理研究,同时,开展了包括孤独症等其他疑难病症的针刺镇痛研究,设计制造出的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应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等方面[8]。针刺镇痛在新领域的科学实践,不仅开拓了中医现代化的新思路,加速针刺手法、经络实质、针灸原理研究的新进程,而且为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席泽宗院士生前早在日本讲学时指出:“历史上的东方文明决不是只能陈列于博物馆之中,它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正在起着并且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9]。我们今后需要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科学资源,厘清其中包含的科学信息。进而从新的学科视角审视思考中国传统科学资源的发掘限度,避免过度开发和错误利用,为现代科学的研究实践提供一些启发。既不能妄自菲薄,抱怨为何我国有些领域开展的科学工作屡屡得不到国际认可和重视;也不应夜郎自大,盲目夸大自身科学事业取得的成果。只有做到真正地尊重中国人所做的科学工作,而不是人为地“拔高”,才能被写入历史,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肯定。
      致谢:特别感谢何祚庥院士、关增建教授对笔者发表在《科技导报》2011年第34期《正确评价青蒿素发现的科学价值》一文给予的书面肯定和鼓励,笔者也从何祚庥院士批注的评语中受到很大启示,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plan for artemisinin resistance containment[M]. 20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ss.
[2] 闫丽萍, 马骋, 李守栋, 等. 针刺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针灸,2004, 24(12): 869-870.
[3] 韩济生.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二十年[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 5(8): 506-508.
[4] 黄艳红. 对针刺麻醉机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韩济生院士访谈录[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 26(2): 155-166.
[5] 吴毓林. 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J]. 化学进展, 2009, 21(11): 2370-2371.
[6] 徐振海. 青蒿素药物作用研究简介[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4, 10(3): 181-183.
[7] 梅林, 石开云, 苏建华, 等. 青蒿素国内研究进展[J]. 激光杂志, 2008, 29(2): 95-96.
[8]  http://www.bjmu.edu.cn/art/2011/11/22/art_
4866_65227.html
[9] 江晓原.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J]. 中国科技史料, 1983, 14(1): 64-73.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550159.html

上一篇:石器时代的心灵与社会化的大脑
下一篇:201·读者之声·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2 杨洪强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