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研究进展

已有 93 次阅读 2024-6-20 10:0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研究进展

孙昊,何玲*,刘丹

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摘要 长期重复性活动或不正确的姿势使肌肉承受持续应力,人体肌肉组织慢性损伤发病率高。围绕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综述了肌肉组织形态模型、生物物理模型、慢性损伤分析和数据采集方面的研究现状。肌肉形态模型主要基于线段、体积和曲面方法建模,肌肉动态建模方法值得深入探索。肌肉生物物理特性以肌肉生物试验为基础,在准确描述肌肉群生物物理性能方面还需继续投入精力。肌肉慢性损伤模型主要以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为基础,借助仿真平台和算法进行模拟实验,在计算方法的简化和优化方面还可以继续加强。已有肌电仪、深度传感器等多种测量装备可用于肌肉变形和力等物理量的采集,数据与算法的融合方法还期待更多的创新。分析表明,研究肌肉组织的慢性损伤时,正确描述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力学性质是确保得到准确结果的关键。

关键词 肌肉组织;形态模型;生物物理模型;慢性损伤分析

(责任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10.3981/j.issn.1000-7857.2022.12.0197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438949.html

上一篇:碳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泡沫研究进展
下一篇:3,5-二氟-2,4,6-三硝基苯甲醚在熔铸炸药中的应用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