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ully2010

博文

这样解释合理吗?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优选后的分类

已有 5406 次阅读 2011-6-17 18:05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影响力

1 引言

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宏观和中观层面(国家、地区、大学、机构、期刊等)的评价研究较为广泛也更为人们接受。然而,微观层面(如学者、研究团队)评价的复杂性和各种评价指标的劣势使得该层面的评价总是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争议。目前,所有的基于引证分析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如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等都有缺点,因此单独依靠一种指标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Van Leeuween早在2003年就强烈建议若干个指标的联合应用。另外,这些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又与科学家从事学术生涯的时间长短(即学术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越年老的科学家的总被引次数和h指数越高。实际上,美国物理学家Hirsch JE在提出h指数的同时也提出了用学术年龄对h指数进行划分的思想。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在微观层面联合应用若干个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具体方法和相关实证。为此,本文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73位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为样本,以学术年龄(最新论文与最早论文的发表年之差)为主要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学术年龄组的学者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对基于引证分析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学术年龄组在国内外学术行为的不同特点。

        2 样本与方法

2.1 样本选择

考虑到h指数及h型指数不适合考察年轻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按照姓名列表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423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列表中选取73位临床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其教育和工作经历,获取这73位学者发表的国内外论文及被引用数据。

2.2 数据来源

国内论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和万方数据,并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检索其被引用数据。国外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SCI-E2009版《期刊引证报告》(JCR)检索73位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数据和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

2.3 评价指标

根据上述检索结果计算得到73位学者在国内外的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A指数、m熵指数等指标数据,应用这些指标评价学者的国内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3 主要分析结果

优选出的指标包括: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A指数和g指数6个指标。

 

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类。分别基于73位作者的国内学术表现和国际学术表现对6个指标进行分类,却得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国内和国际学术表现两个方面,分析73位学者在已优选的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A指数6个指标上的学术表现。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6个指标进行分类,转轴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

  因子分析:转轴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国内学术表现

 

 

国际学术表现

 

F1

F2

 

 

F1

F2

论文数

.983

-.003

 

篇均被引次数

.963

.055

h指数

.885

.421

 

A指数

.905

.188

总被引次数

.844

.473

 

总被引次数

.864

.428

g指数

.753

.651

 

g指数

.789

.583

篇均被引次数

.073

.983

 

论文数

.069

.966

A指数

.528

.823

 

h指数

.618

.732

 

国内学术表现方面:在提取的2个主因子中,论文数、总被引次数、h指数和g指数在F1主因子上的载荷量较大,这些均是与“总量”相关的指标。而篇均被引次数和A指数在F2主因子上的载荷量较大,实际上A指数反映了纳入h指数的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是与平均量相关的指标。提示国内学术表现的评价主要从“总量”和“平均量”两个角度进行。

国际学术表现方面:篇均被引次数、A指数、总被引次数和g指数对“引文量”均比较敏感,实际上g指数正是针对h指数对“高值”和“长尾”处的引文量不敏感而提出的。论文数和h指数对“发文量”的依赖性则更强。提示国际学术表现的评价主要从“引文量”和“发文量”两个角度进行。国内不少学术研究和管理评价机构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显示度与影响力,制定了针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例如S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各种奖励政策,也使得SCI论文数成为科研人员学术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样解释合理吗?国内和国际评价时形成不同的分类应该与样本有关系,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是不是也与国内科研人员发表国内论文和国际论文的不同学术行为特点和评价的政策导向有关系呢?欢迎各位老师给予指点。

 

未做指标分类前的原文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10期:20110617175956231.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532-456385.html

上一篇:聆听Alan Porter教授关于技术挖掘的报告的体会
下一篇:令人振奋的观点:情报学正从服务性科学向引领性科学转变
收藏 IP: 122.70.220.*| 热度|

3 杨华磊 武夷山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