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行评议意见二之全文
(1)本项目拟建立一种能对河床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普适性理论,以实现对河床演变进行定量分析,项目立项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非常复杂,实现难度较大,目前关于河床调整机理的一些重要理论也并不统一,现有的河流最小耗能理论用于河床演变规律也是有缺陷的,这种情况下,要想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得出的最小功耗原理用于河床演变规律需要更加充分的依据,否则,很难以实现项目目标。
(2)由于河床演变分析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何保证定量分析中不至于产生较大误差至关重要,本项目需要增加进行误差分析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建议不予以资助。
对“同行评议意见”之二所提若干问题的答辩
1. 对“要想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得出的最小功耗原理用于河床演变规律需要更加充分的依据,否则,很难以实现项目目标。”这一意见的答辩:
由于项目申请书都是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格式填写,其内容自然不可能涵盖评议专家们可能提出的各类问题。其实,该评议专家所需要的“更加充分的依据”,在文献[1]的§6.5及§6.6中就能找到答案,在此不再赘述。显然,如果能给申请者一个答辩的机会,对评议专家们可能提出的类似问题,其实应该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2. 对“由于河床演变分析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何保证定量分析中不至于产生较大误差至关重要,本项目需要增加进行误差分析方面的内容。”这一意见的答辩:
(1) 定量分析的误差,通常都是来自所取参数和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不准确,以及求解控制方程所采用的近似方法(如差分方法、有限元法等)两个方面。众所周知,在所取参数和定解条件误差已知以及所用近似求解方法已被确定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定量分析问题的误差分析方法和理论,其实都是相通的(即具有普适性)。因此不存在专门针对河床演变问题另搞一套“进行误差分析”的什么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问题。但是,对河床演变问题而言,由于其有关参数及定解条件难以准确给定(即其误差情况并不知道),因此本项目特别在申请书中提出用搜集大量实测和实验资料对新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来评估新理论的正确性。这其实就相当于是在应用普适性的误差分析理论有困难时所通用的对误差问题进行评估的最好方法。
(2) 由文献[2]之3.3.4节可见,大量的实测和实验资料均表明,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的新混凝土强度准则,其精度明显高于现有的一些著名的、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强度准则。这说明,就所研究的问题而言,研究者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否合理、正确,才是保证所获成果是否会符合实际(即具有较高精度)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周筑宝,唐松花. 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增订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 周筑宝. 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7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