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再议书香何时满中华——参观2014上海书展有感 精选

已有 10576 次阅读 2014-8-20 08:10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书展, 书香

2014上海书展拉上了帷幕。上星期五、六我两次前往书展,再次感受到浓郁的书香味。与前十届书展相比,本届书展的最大特点是:战略重点进一步从现场卖书转向引导读书,各种相关活动多达687项(包括各类讲座、新书发布、签售等),远远超过往届,对参观者的阅读做了很好的指导。

笔者在16日下午在书展上签售了刚推出的新书《科研方略18讲》,场面比预想的热闹,所准备的书很快售罄,很对不起那些迟来者和到场的一些亲近朋友(因他们今后还有机会拿到书,就把机会让给了陌生的参与者)。要知道,我的这本书绝对不是热门书(按我的助手的说法,是“小众类”书籍,读者范围不那么大),居然也得到这么多人青睐,可见书展的人气之旺。

去年的今天,我发了描述2013书展的博文(见链接),有些话已经在那里说了,这里不再重复。只指出一点:从展出的书籍看来,目前,书刊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净化,在“去功利化”方面走出了扎实的一步,教辅、应试、厚黑、口水类书籍的比例有明显减小,而更有阅读价值的书籍比比皆是,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倾向。当然,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变。

笔者估计,今年参观书展的人数可能会超过去年的30万人,从周末的进场的蜿蜒长龙可见一斑。现在远未到能说申城飘满书香的程度,但至少书香越来越浓了。逛了书展之后,心里想起的还是去年的老问题:何时书香满中华?

在到湖南来参加第14届现代数学与力学会议的途中,我细读了最新一期的《文汇读书周报》,当然,最关心的是关于上海书展的报道和评论,其中一篇文章令我震撼:张涛甫写的《阅读十年 城市书香》(见《文汇读书周报》,2014815日第二版)。

该文写道:

“上海的城市管理者说:一个不爱读书的城市是没有希望的城市。所言极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一颗文化的心。即便那些无知无畏‘山寨’埃及金字塔的城市以及以建设的名义破坏城市文化遗存的城市,其内心也是空洞的。近年来,我们没有少见这种‘土豪’式的城市运动,在城市里留下很多文化垃圾,不少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文化。很多城市,书店很少,多的是餐馆、洗脚房、桑拿娱乐场所。即便在犄角旮旯遇到几家书店,卖的也多是教辅、应试、厚黑学、口水类的读物,这些读物成色不高。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极少,只有零点七本,与韩国人的人均七本,日本的四十本,俄罗斯的五十五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实在寒碜得很。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低智商社会》一书中出语惊人: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则寥寥无几。中国人人均每天读书不足十五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如此尖刻的批评,我想很多人都被深深刺痛了。”

岂止是刺痛!对笔者来说,简直是被击了闷棍,给打晕了!作为个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再低,也能容忍,但对自己的祖国,被人贬为“低智商国家”,情何以堪!且不说大前研一如此评述是否含有偏见成份,可是令人难堪的是:他所描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笔者来到张家界之后,看到到处是酒店饭肆、旅游产品商铺等等,就是没见到一家书店或书摊,想买一本介绍张家界的小册子都难上加难,也就是说,在国内很多旅游景点能买到的书籍这里也难以买到。

文中,作者发问:“中国人为什么会如此轻视读书呢?”据作者的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失控的功利主义社会心态。改革大面积释放了中国社会的世俗诉求,导致物质欲求的失控,对物质的贪婪被无节制地放纵,渗透到各个角落和人们的内心深处。在信奉拜物教的人们心中,还能有书桌的位置吗?

二是功利主义教育。中国教育的不幸在于:功利主义渗透到读书人的每一寸时光,尤其是基础教育榨干了学生的时间和灵性,损毁了读书应有的从容心态。

三是互联网的浅表性、碎片化思维。它深度改变了人们的读书方式,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尤烈。

由此,作者指出:“若不改变已熟透到中国人思维深处和生活根部的功利主义心态与其阅读方式,读书仍会成为城市中奢侈的风景。

去年的博文中曾谈及类似的问题,也引述了智者的分析。两者比较,这里引述的文章所列举的原因更加深刻、更加在理,特别是头两点。

这种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需要的是,领导的重视和大众的努力。希望在明年这个时候,能见到情况的进一步好转。

 

写于2014819日,湖南张家界市

 

【链接】何时书香满中华——参观上海书展有感

近日的上海赤日炎炎似火烧,盛夏中却有一大文化盛事: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如火如荼般举行,其“热度”甚至超过了户外的高温。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忘年交寄过来书展入场券,我可以多次造访书展。昨天周日,我前去领略了“书香满园”的风光。

由于昨天是书展中唯一的周日,参观者极其踊跃,整个场面用“比肩接踵,人头攒动”来形容十分贴切。入口处排起长龙,“世博会”期间的“战长龙发明”非常管用:喷雾器送来的凉意缓解了排队之苦;进展馆前还得排队;进了展馆,还时不时见到长龙。参观者以年轻人为主,像我这样的老者约占一两成,没有足够好的体力很难在展馆中自如地阅书、购书;中青年夫妇扶老携幼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百个报告会会场、签名售书处更是人满为患。

上海书展创始至今已有十年,我是书展的常客。与往届书展相比,本届书展似乎有一些新的特点。举其要者有:

——市民(包括临时来沪者)阅书购书的热忱胜过以往,几乎找不到门可罗雀的摊位,到处是找书购书的人群。

——参观者购书的热情理性化了,少了一点“功利化”。销售入学指导、辅导材料的摊位大幅度减少,人们对此的关注热度好像也有所降低;养生类书籍仍受追捧,但选书者更带有挑剔的眼光。最受欢迎的似乎是人文社科(包括涉及时政的)类的浅近书籍,特别是丛书。科普类书籍颇受青睐,特别是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销得极火,在书展出口处,很多家长带着儿女和超级重的装着《十万个为什么》的纸箱在等候出租车。

——有品位的书籍大幅度增加。几百个参展单位拿出了最好的产品,其中不乏传世之作,琳琅满目的系列图书比比皆是。

令我感到不足的是理工类的书籍偏少,参展单位可能认为此类书籍受众面较窄,没想到来展示它们。科学史、科学家传记总该有较多的读者吧!在书展中也很少见到,传记作品写的大多是政治、文化领域的名人,例外的有:上海交大出版社推出的关于钱学森的系列书籍和上大出版社关于钱伟长的系列书籍等。

我带着几十本购得的图书要走出书展,工作人员见我“老无力”,帮我拿着书送到出口处,给我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

回家后想到一个问题:上海书展飘出浓郁的书香,这样的书香何时能飘满整个中华?近日,读到一些报道,情况似乎不那么乐观。

《中国科学报》8月8日的“科学时评”中指出:“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沦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读书量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我注意到,我国与以色列的人均读书量竟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在历史上,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处境困难,甚至比中华民族还困难,他们为何能做到这样?而我们作为文明古国,素有勤读书的传统,为何现在国人不爱读书了呢?

科学时评的作者列举了如下理由: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国人往往屈服于工作的繁忙,根本无暇阅读;

——网络时代的来临,导致人们习惯于阅读碎片化的信息,没有耐心阅读;

——初高中学子忙于神学压力,在应试教育的书山题海中苦苦挣扎,没有精力读书;

——文学大师匮乏,作家水平有限,缺少有影响力的好书问世,没有好书可读……。

我在《文摘报》中也看到罗列的国人读书少的上述理由。

细想下来,头两个理由成立的依据不充分。以色列人、日本人、韩国人的工作不繁忙吗?他们的压力比国人的压力小吗?他们面临的同样也是网络时代,同样面对碎片化信息,他们读书为何比国人多?第三个理由勉强成立,但是大学生呢?只有比例不高的人有考研压力,为何众多大学生也不耐心读书呢?最后一个理由勉强可以说说,但也说不大通。且不说,我们现在不也有国际上得到公认的好作家莫言了吗?何况也不存在找不到有影响力的好书的程度(这次书展即为有好书的一例),更何况,大师无国界,文学无国界,即使在国内没有好书,国际上总该有的吧!总之,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至少,现时的浮躁的社会环境不适于读书氛围的普及。还有,现如今当领导的,有几多比例的人在好好读书呢?这篇时评也说:“要从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层面再作一番深入的思考”。确实如此。

我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或者说丢失了文化传统的民族,是脆弱的民族;缺少书香的民族没有多大出息。为了实现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重视读书问题。只有在华夏大地到处飘起书香,只有大家以厚实的知识基础应对一切挑战,我们的远大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写于2013年8月19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820803.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114):求真务实 言简意赅——科研方法-13.写作篇
下一篇:来一个读书排行榜,如何?
收藏 IP: 175.14.197.*| 热度|

31 张坤 张能立 郭战胜 罗汉江 周华 史晓雷 刘淼 赵凤光 郑小康 唐小卿 董焱章 武夷山 朱晓刚 姬扬 张启峰 王勇 吴斌 张学文 汤建 李笑月 王桂颖 张彦虎 梁英杰 罗帆 孙学军 高仰明 clp286 cloud020 zhujiangjin mbb wujixuezh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