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已到冲刺阶段,离开交卷的期限不远了。近来,我按例收到各路朋友发来的标书,让我出谋划策。说实在的,这个“谋士”并不好当,一来学识有限,二来对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和申请行情不甚了了,所以只能尽力而为,提出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建议或意见。今天,想集中聊聊如何改进申请书的表述,这一话题已多次涉及,这里稍加归纳。
如前所述,申请一个项目,事先要“做足功课”,而到目前阶段,是展示功课是否已做到家的时候,科学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述就成了关键。
关于申请书表述中的问题,在链接中的文[3]中已经谈到,主要问题是:篇幅庞大,漫无边际;叙述平庸,缺乏亮点;语言贫乏,言不及义。这里不再赘述,只说说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 胸有成竹,搭好框架。我在链接的文[2]中提到,与境外的proposal相比,目前的NSFC申请书的主要缺点是表格设计不够科学,过于繁琐。这也难怪,每年基金委要收到十几万份申请书,如果让申请者在表述时各行其是,处理起来麻烦多多,因此只能按“命题作文”方式,让申请者走进同一个“套路”,现在的问题是套路盘根错节,枝蔓过多。特别是在研究方案的陈述上,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关键问题、特色与创新之处、可行性分析、工作条件、工作基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琐碎的分列,容易让标书表述多次重复、冗长拖沓。
要在申请书表格设计方面马上有实质性的改进似乎不可能,只能设法适应,所以,应胸有成竹,事先设计好铺陈的框架。笔者琢磨出来的办法是:让各个栏目“各司其职”。例如,“研究内容”只说要“做什么”,基本上不说“怎么做”;“研究目标”只说做了之后的总体效果,百字足矣;“研究方法”,按部就班地叙述“怎么做”;“技术路线”勾画研究方案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有一张明晰的流程框图足以勾画一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仅需提纲挈领地点明方案中的重点、难点;“特色与创新之处”则可根据思路、方法、结果方面的可能的创新加以概述;“可行性分析”从技术、条件、经验等层面概述方案的有效性;工作条件应概述所在单位可给予的保障;“工作基础”中应叙述与项目相关的已做的工作及其成效。当然,每个申请者可按各自的情况做出铺陈安排,尽力做到:同样的话不说第二遍。
2) 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对于申请中的亮点应进行充分提炼,尤其对项目的创新点要反复思量和凝练,使其成为项目的主心骨。
3) 言简意赅,行文流畅。在充分把握申请书的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尽可能用鲜明生动简短凝练的语言讲述申请书的要点。其中应注意避免如下短处:
——欧式表述方法。不少申请者没有充分掌握用母语(汉语)写作的要领,在阐述科技内容时经常采用被动式、偏正结构等欧式表述方法(其实,汉语中常用主动式、动宾结构等)。太多的半通不通的陈述令人难以卒读。
——大而无当的提法。有些朋友喜欢采用“填补空白”、“力创国际先进水平”的虚空提法,除了引起评审人的反感之外,别无它用,正确的做法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点明想要做的人无我有的、有创新性的工作。
——艰涩术语的堆砌。有些申请书中喜欢堆砌艰涩难懂的术语和不常用的缩略语,影响了行文的流畅度。
——过长的自然段。太长的自然段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应适当控制自然段的长度。
总而言之,申请书要写得好,必须下足功夫精雕细刻,使得经过深思熟虑的研究方案跃然纸上,向申请成功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上想法仅供参考,愿与朋友们进一步切磋。
写于2014年2月24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基金申请十日谈(2011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10433.html
2、基金申请新议-20:取长补短删繁就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660478.html
3、基金申请新议-21:抓住关键秀出亮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666121.html
基金申请新议-21:抓住关键秀出亮色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已到“冲刺”阶段,在10~20日之内,各单位就要向基金委陆续“交卷”,不少朋友正在对申请书做最后润饰。在此预祝各位马到成功!
近两个月来,审读了各方朋友的几十份基金申请书,觉得与往年相比,申请书的质量普遍提高了,很少见到不懂规矩瞎写一气的本子,但还存在一些有共同性的问题,与正忙碌着的申请者说一说。归纳下来,主要问题有:
——篇幅庞大,漫无边际。我以前说过,基金委对申请书的篇幅有一定的限制,不希望收到过长和过短的申请书。我在各种场合说过,申请书正文合适的篇幅大致是:青年基金项目:20~22页;面上项目:20~25页;重点项目22~30页(“杰青”、“优青”申请书与此相仿),以上均以基金委的标准表格计数。我现在看到的申请书动辄超过30页,最高纪录是一份面上项目申请书的长度超过了50页。
应该说,与境外的proposal相比,我们的NSFC申请书算是写得长的,我统计过,所看到的香港GRF申请书的平均篇幅为15页。实际上,有了15~20页,足以把“为何立项?何以进行?有何创新?为何可行?”这四大问题说清楚了。说多了,罗嗦重复、枝蔓纠结,反而眉目不清、线索不明,引起评审者反感。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是:
1. 被认定:没有理清头绪和方向;
2. 被认定:没有抓住要害和症结;
3. 被认定:没有必要立项(因为已有足够多的工作)。
而这些效果正是申请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叙述平庸,缺乏亮点。申请书的亮点在于:重大的必要性;非凡的创新性;确切的可行性。好多申请书写得平庸平淡,至少没有把申请者的“内秀”亮出来。我看到一位非常优秀的申请者,年纪轻轻,几乎已囊括了他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光环”,但是申请书写得平铺直叙,亮点不亮,该突出之处轻描淡写,该省略之处大费笔墨,要是我平时对他不了解,真看不出“山山水水”来。
因此,这里再次希望朋友们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提炼,充分地秀出自己的“亮色”。尤其是写清:突出的创新点、骄人的已有业绩,再辅以非立项不可的充足理由,这样一来,成功的把握就会大大增加。
——语言贫乏,言不及义。近来接触的申请者大多是“八〇后”、“七〇后”,我觉得他们的语文程度真不敢恭维,写得令人读来赏心悦目的本子凤毛麟角。读到的经常是半通不通的“欧式”语句,用词贫乏单调,自然段拉得老长,叫人不忍卒读。作文程度这样差,谁该打屁股?至少不该是他们的语文老师。
建议朋友们在正式“交卷”之前,请周边语文程度好的朋友改一遍你的“作文”。我最近碰到一位出生于香港的留美归来的申请者,他的申请书读来叫人眼睛一亮:语文程度太好了。询问下来,他的本子经他母亲逐句润饰,而他母亲是很棒的国文老师,这就难怪了。所以,家有写作里手的,不妨请他们“出山”。
时至今日,大动干戈地修改申请书已经来不及了,可以做一些删削、凝练、润饰的事情,使得本子“蓬筚生辉”,倒还比较现实。
写于2013年3月1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