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学习漫谈(36):叔本华的读书四原则 精选

已有 9156 次阅读 2011-5-12 08:31 |个人分类:寄语学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书, 叔本华, 四原则

叔本华(A.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很有学问。最近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读书与书籍》,颇有见地,尽管他所讲的读书指的是读文史哲一类的书,但对理工科学人也很有参考价值。经过整理、消化,我认为叔本华实际上提出了读书四原则:少读多思,绝不滥读,熟读经典,反复诵读,这里作概要的说明。

少读多思。叔本华特别反对整天沉浸于读书而不做深层次思考。他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用笔按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犹如经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所以,他强调,书要读,但不能读得太多,要在读书时多多思考,探寻别人所走过的路径,特别要进行属于自己的创造。我们自己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君不见,在大学里读书好、门门得高分者,有不少后来在学术上业绩平平。在高校里,经常发现整天啃书而写不出论文的人。究其原因,有不少人违背了这一读书原则。

绝不滥读叔本华认为,书籍市场鱼龙混杂,多数书籍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下等品,为赚取稿费的作品无时无地不在,并且数量很多。……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叔本华接着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别去买那些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与其在阅读上从众,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大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对于理工科学人来说,选择名著来读,也是重要的。昨天,与同龄的老朋友交谈,觉得现在为学生指定的教科书、参考书偏浅,大多数并非经典,我们对此很担忧。

熟读经典。叔本华引用德国作家施勒格尔(1767-1845)的话: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叔本华庆幸自己幼时就读到这一警句,在读书时少走了弯路。他深有体会地说: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熟读经典对文科学人很重要,对理工科学人亦复如此。例如,如果问问40岁以上的理工科教师:浏览过牛顿的经典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吗?给出“yes”答案者恐怕为数不多。我校已故的蔡树棠教授就要求他的学生读这本名著,还要求做湍流研究的研读雷诺1883年的经典名篇。我学他的样,在指导本科生写关于交通流的毕业论文时要求学生读一读LighthillWhitham1955年的开山之作。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初步了解。

反复诵读。叔本华说: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um(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好心境,因此,所得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这里说的是读文史哲的好书,对理工科书籍更应如此,因为所涉及的深奥原理,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才能真正掌握。

以上的读书四原则我在以前的博文里多有谈及。但这次读叔本华的文章,才知道这位大哲学家在二百年前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总结,所以在这里予以郑重推介。

最近,常与年轻朋友探讨做学问、读书之事,不少朋友已经知道自己学识基础不足,很想补习上去,心里有点着急。我想,听听叔本华这位古人的训诫,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实践,实在很有必要。欢迎博友们就此进行广泛讨论。

 

参考资料

叔本华,读书与书籍,《灵魂的边界——外国思想者随笔经典》(王家新,汪剑 钊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写于2011512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43206.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35):沉醉于科学之美——浅评居里夫人的学问观
下一篇:科苑轶闻-9:“呆头呆脑”的科学家(续)
收藏 IP: 218.81.128.*| 热度|

28 吉宗祥 严志远 任胜利 贤乾隆 孙艳红 吴斌 鲍海飞 谢鑫 黄理 金小伟 袁建胜 吴吉良 刘颖彪 覃伟 朱新亮 董焱章 何应林 孟凡成 侯成亚 王号 唐小卿 揭文才 龙涛 mbb luxiaobing12 fqk6166 MaJunXiu ahsys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