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著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春秋时期,未标明作者。据南宋理学家朱熹推测,首章“经”由孔子口授,曾子笔录整理;其“传”十章则为曾子之意,门人记之。
唐代之前,《大学》倍受冷落,直至大文学家韩愈等人反复引用,始受关注。到了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加以大力推介,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学》(见链接),并做了进一步的系统整理,分成“经”一章,“传”十章。由于朱熹的阐释,使得《大学》升华为古代教育哲学典籍,近千年来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归纳起来说,《大学》所倡导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张教育应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全书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大学》论述的主题是道德教育,重在关注人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应对态度,提出了修德的“三纲要”和“八条目”。
“三纲要”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新民),止于至善”,亦即,“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而“八条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引经据典,对上述各个方面做了言简意赅的阐述。提倡人们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堂堂正正地做人。
此书是我国教育学的典籍,教育界人士不可不读。因此,建议大学里的朋友们,利用工作、学习的余暇,认真通读一遍。《大学》的篇幅不大,统共才3500字左右,古文底子好的,半天就可看完,当然,深刻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得化上一番大功夫。时下书店里《大学》的版本很多,大家可择善而购之。
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很有必要补读这本书,它可以在纷纷扰扰的社会里,为你提供一盏指路明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读一读这本书也大有裨益,可以帮助大家树立人生的大目标。
写于2010年1月30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62084.html
【链接】朱熹:《大学章句序》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知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岀于其間,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
三代之隆,其法浸備,然后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衘、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者,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脩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目之詳又如此,其所以為教,則又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彞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所固有,職分所當為,而各俯焉以盡其力。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而非后世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賢聖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脩,教化陵夷,風俗頽敗,時則有若孔子之聖,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後世。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而此篇者,則因小學之成功,以著大學之明法,外以極有規糢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目之詳者也。三仟之徒,蓋莫不聞其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於是作為傳義,以發其意。及孟子每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
自是以來,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於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衆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岀乎其間。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復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天運循環,無往不復。宋德隆盛,治教休明。於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岀,而有以接平孟氏之傳。實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為之次其簡編,發其歸趣,然後古者大學教人之法、聖經賢傳之指,粲然復明於世。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顧其為書猶頗放失,是以忘其固陋,採而輯之,間亦竊附己意,補其闕略,以俟後之君子。極知僭逾,無所逃罪,然於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脩己之方,則未必無小補云。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