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19554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g195544

博文

夜上华山

已有 2439 次阅读 2017-11-6 19:45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华山, 克险赢难

夜上华山

五岳当中我最先了解的是华山。了解的途径极简单,源自一部电影——《智取华山》。通过这部解放初期拍摄的老故事片,我知道了“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老话;知道了华山的千尺幢;也初步领略了华山的风光。五岳当中我最先攀登的也是华山。当我把足迹印在西岳的东西南北峰后,才真正领略了华山的雄、奇、险、峻。对这座名山的感觉犹如钢钎凿石一般,印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仲秋时节,当我们从临潼驱车至位于陕西华阴县的华山脚下时,已接近午夜。这倒不是接待单位的疏忽,而是特意的安排。华山的险是天下闻名的,有些险峻的地段会造成部分登山者的畏惧。夜间登山无法看到令人目眩的万丈深谷,因而可以减少恐惧感,提高登山效率。

深夜11时,我们穿过绿荫蔽天的道观玉泉院,借着淡淡的月光向山上迤俪行去。

走在用大石块墁成的坡度不大的引路上,聆听着路侧山涧传来的涧水潆洄声,身边的另一侧山石巍崎,眼前是黑黢黢的大山,头顶着蓝宝石样的天空,清凉的山风拂着我们的面庞,感觉到的只有惬意,而无些许的困乏。

经毛女洞,过青柯坪,墁坡路变成了台阶路,我们这才感觉到,真正的登山开始了。此时的月儿也不知隐于何处,眼前的一切似乎都被暗夜藏匿起来了。幸亏接待者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手电筒。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我们的眼里惟有两到三级台阶,而无它物。当我们气喘吁吁、满身大汗行至回心石时,这里已聚集了众多的小憩的人们。我们也坐下来,边喝着水边听着周围人们的交谈。

“还上吗?”

“大老远来的,什么都没看见,怎么能不上?上!”

“我可是不想上了,你要上就自己上吧。”

“这里可是回心石,难道前人立的这块石碑是为你立的吗?”

“我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管他为谁立的,不上就是不上了。”

说这话的那个人究竟是否下山?不得而知。可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年龄偏大,也有年纪轻轻的小两口们折转方向,打道下山了。望着他们的背影,不知该替他们惋惜,还是替他们赧颜?凡旅游者,要想领略无限风光是不应该吝惜脚力的,或百里迢迢、或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什么都没看到,既是财力、时间上的浪费,更是精神上的损失。

休息片刻之后,我们又上路了。说句实话,虽然在为那些已折返下山的人们惋惜,可此时的我却也感觉到了吃力。华山的台阶有一万多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华山还没有索道),这才走了不到一半儿,想到此,心里竟生出一些畏惧来。但转念一想,盼登华山盼了那么多年,如今华山已在脚下,岂有畏惧之理?我不仅要登,而且要穷尽华山的东南西北四峰。想到这里,劲头似乎足了,再行,也不觉得那么累了。

在黑暗中行得时间长了,突然有一束光线射来,刺得我们简直睁不开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顺着光线望去,眼前出现了一条近乎垂直的陡路,坡度达70°以上。看向导牌,原来我们已经到达了华山的咽喉所在——千尺幢。

此后所经之途,近乎步步是险,非铁索牵挽、手脚并用难以攀登。幸亏有暗夜可藉,才在不知不觉间攀过了百尺峡、老君犁沟等险境,华山北峰近在咫尺了。

华山北峰又名云台峰,是总绾三峰的要枢,三面悬绝,只有一岭南通。此时的我们虽然知道前面还有漫长的路,但初步征服华山的胜利感已跃上心头。站在北峰的平台上,落一落汗,稍事休息,抖擞精神,借着暗夜,继续向苍龙岭行去。

苍龙岭,山势崚,扶摇直上,是华山的又一险要之地。据说,当年韩愈登华山行至此处,竟吓得大哭,不敢迈步,只好写下一封书信,投向山下,求人相救。而此时的我们行至这里,由于有暗夜帮忙,不仅我未感到恐惧,连同行的女同志也未惊慌。看来,夜间登华山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终于到了东峰的脚下。东峰有一云梯,垂直而上,顺着颤微微的云梯向上攀登,心里便不断生出一阵阵惊悸,但鼓足勇气还是攀了上去。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驻足于海拔2090米的东峰之顶了,此时已是第二日凌晨的五点多钟。一夜忙于登山,浑身出了不少的汗,整个行程都处于燥热之中。一旦安静下来,便觉凉意袭来。大家都未带多余的衣服,面对凉风只好忍耐,心里莫念时间过得快一些,翘首企盼东方那一轮红日。东峰顶上站满了人,我想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是相似的。

东天终于开始发亮了,泛出了淡淡的玫瑰色。山顶依旧含凉,但那东天的一抹亮色却温暖了我的心,身上也觉得暖和一些了。太阳在升高,虽一时还不得见,但漫天的红霞却昭示着朝阳的勃勃生机。太阳终于从东方的山背后露出了头,周围的人们都欢呼起来,仿佛第一次见到日出一般,惊奇不已。那一夜的辛劳也全都随着这愉悦而烟消云散了,感觉到累有所值。

乘兴前进,海拔2160米的南峰也被我们踩在了脚下。站在峰巅向四下里眺望,绵绵的山岭不决于目,莽莽苍苍,似有无穷的神秘隐在其中。此时,我忽然想到一首曾经背诵过的汉乐府古诗《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汉乐府古诗的作者不知是何许人也?但我猜想,他一定也是一位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的文人雅士,而且,肯定是一个重情重意的男人。试想,当他站在高山之巅,似我一样眼望无穷无尽的山岭,向他心中的情人发出“山无棱……乃敢与君绝!”的誓言时,该是何等的气魄、何等深厚的情谊啊!

当华山的最后一座高峰——西峰被我们征服之后,本来是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仅剩七人。令我感动的是,其中竟有三人是年过半百的女同志。其实这也并无奇怪之处。她们其中的两位,一位是动物学家,一位是植物学家。这次的游历只相当于她们无数次科考活动的一次罢了。一路上我看到,本来是来旅游的植物学家却采了不少的植物标本,把一张张胶片也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稀有植物,令我感动不已。

太阳已高高地升起来了,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华山的每一座山峰,我们的身体也被阳光照得暖融融的。

该下山了,怀着深深的依恋和不舍。此刻的我,汗水挥洒在了山上,脚印遗留在了山上,心也留在了山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94970-1084064.html

上一篇:站在历史肩头的西安
下一篇:神奇的大青沟
收藏 IP: 123.113.35.*| 热度|

1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8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