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YY

博文

土壤蔗糖酶(S-SC)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602 微量法100T/48S)

已有 230 次阅读 2024-6-4 16: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产品简介:

土壤蔗糖酶(S-SC)能够将蔗糖水解为相应的单糖而被机体吸收,其酶促作用产物与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呼吸强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蔗糖酶酶解所生成的还原糖与 3, 5- 二硝基水杨酸反应而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颜色深度与还原糖量相关,因而可用测定还原糖量来表示蔗糖酶的活性

二、试剂盒组分与配制:

试剂名称

规格

保存要求

备注

试剂一

自备

4℃保存

甲苯

试剂

液体10mL×1

4℃保存

试剂

粉剂×1

4℃保存

临用前加入 15 mL 蒸馏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 2

试剂

液体22mL×1

4℃避光保存

标准品

粉剂×1

4℃保存

用前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溶解-20保存(即为10mg/mL标准品母液

三、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酶标仪、96孔板、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培养箱、研钵、天平、可调式移液器、30-50目筛、甲苯和蒸馏水。

四、操作步骤

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

1预实验样本制备

新鲜土样自然风干或37℃烘箱风干,过30-50目筛。

【注】:土壤风干,减少土壤中水分对于实验的干扰;

2、标准溶液的配制10mg/mL标准品母液用蒸馏水稀释成0.80.60.40.20.10.05mg/mL的标准溶液备用。

编号

稀释前浓度(mg/mL

稀释液体积(μL

标准液体积(μL

稀释后浓度

mg/mL

Sx

10

450

50

1

S1

1

80

320

0.8

S2

1

80

120

0.6

S3

0.8

200

200

0.4

S4

0.4

200

200

0.2

S5

0.2

200

200

0.1

S6

0.1

200

200

0.05

3、预实验上机操作:

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40nm

 操作表

试剂名称(μL

测定管

对照管

标准管

空白管

土样(g)

0.04

0.04

-

-

试剂一

6

6

-

-

振荡混匀,使土样全部湿润37静置15min

试剂

100

100

-

-

试剂三

300

-

-

-

蒸馏水

-

300

-

-

 充分混匀,放入37水浴锅或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4h后,于10000g4℃离心5 min,取上清液;

 将培养结束的上清液稀释10倍(0.1mL上清液,加入0.9mL蒸馏水)。

稀释后的上清液

80

80

-

-

标准溶液

-

-

80

-

蒸馏水

-

-

-

80

试剂四

200

200

200

200

充分混匀,沸水浴5min可用封口膜缠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540nm读取吸光值A分别记为A测定、A对照、A标准和A空白;计算∆A测定=A测定-A 对照,∆A标准=A标准-A空白。(注:每个样本需做一个自身对照,空白管只需做1-2

4、正式实验:

 预实验测定吸光值超出标准吸光值线性范围:高于最高值建议将上清液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于最低值建议适当增加样本质量W后再进行测定并将改变后的WD代入公式计算;

 确定好最适实验条件后,正式实验样本制备同预实验样本制备;

正式实验按照预实验上机操作步骤进行(标准管和空白管预实验已做,正式实验可选做)。

五、结果计算:

1、以各个标准溶液的浓度为x轴,其对应的ΔA标准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方程y=kx+b,将ΔA测定带入方程得到xmg/mL)。

2S-SC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天每g土样中产生1mg还原糖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U)

S-SC活力(U/g土样)=x×V÷W÷T×D=4.06×x÷W

 

V反应总体积,0.406mL          T反应时间,24h=1d

W土壤样本实际取样量g        D稀释倍数,上述反应体系中为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89971-1436860.html

上一篇:花色苷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NM-W-0116 微量法100T/48S)
下一篇:[转载]IJMS-转录+激素+qPCR分析地枫皮干旱胁迫响应
收藏 IP: 221.235.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