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l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anlf

博文

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

已有 10229 次阅读 2019-2-25 16:4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导读

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你在社会上更加受到尊敬,你的研究更容易获得支持,你的观点更容易得到传播。以及,你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留下更加长久的影响,让科学文化真正在中国扎根,这才是科学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大家好,感谢郑永春博士的邀请,感谢会议组织方的热情接待,很高兴见到这么多同行。


1.jpg

                            

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博士,专业是理论与计算化学,现在的职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更多的朋友可能是通过我的微博和我的科普文章认识我的,我的微博叫做“中科大胡不归”,目前有100多万粉丝。


我的专业是化学,但我的大部分科普著作并不是关于化学的,而是关于量子信息的,以及关于科技政策的。那么我是怎么做起科普来的呢?最近我有一篇文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是我10月参加亚洲教育论坛年会时的演讲稿,介绍了我做科普的经历和思考,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所有人都同意,科普对别人、对公众有巨大的好处。但是用这个理由劝说专业人士去做科普,我们已经知道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会找出种种理由来推三阻四。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能够单纯出于道义去做事的君子总是少数,那么为了改进我们的体制,让专业人士更多更好地去做科普,我们就来一次“先小人后君子”吧。我们来琢磨琢磨:科普对我们自己,也就是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

2.jpg

孔子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科普的缺乏,对科学界有什么坏处?


我能够想到的第一点,是整个中国科学界的形象问题。


我所在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罗毅教授,在2016年接受了澎湃的采访《中国的科学在英文报道中非常的好,在中文报道中一塌糊涂|澎湃,对媒体界进行了一番强烈的吐槽,非常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念念:


“我感觉我们的文化里面批评的成分太多,大家老是批评自己,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成就是世界公认的。你如果看英文的杂志,你就觉得中国的科学真是非常非常的好,你要看中文的报道,就一塌糊涂。我们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媒体把很多很差的所谓做科研的人,当成了科学家,当成了中国科学的代表,然后用他来批判那些做得非常好的人。”

3.jpg

罗毅教授


我想,中国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对罗毅老师的这番话都会有强烈的共鸣。


中国科学界在社会上得到的承认远低于应得的承认,怎么扭转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呢?这就得靠科普。你要赢得吃瓜群众的支持,就要直接面向他们去表功,还要表得有技术含量。既要有正确的原理和数据,也要有易于理解的表述方式,润物细无声。


我流传最广的文章,就是这样的一篇分析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文章,叫做《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很多同事都跟我说过,有人来问他们中国的科技水平究竟怎么样,他们就让问的人去看我的这篇文章。我很高兴,为改善中国科学界在公众中的形象,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有人也许会说:形象有什么关系,闷声发大财不才是最好的吗?


如果你做的都是小项目,不进入公共视野,那么也许是不用在乎公共形象。但是,你总是希望项目越来越大的吧?对于大项目而言,公众的舆论就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想建的大型对撞机CEPC。2016年,大型对撞机该不该建,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双方在从纸媒到网络的许多阵地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以前我们国家的事情基本都是在上面决定的,很少见到一个科学大项目成为舆论热点。但以后的决策机制肯定会越来越重视民意,对舆论的影响力会成为一个大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时代的潮流。

4.jpg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


我对于对撞机是外行,不过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副发言人曹俊研究员也经常在微博上做科普,我通过微博联系到了他,然后咨询了他的意见。曹俊老师其实也不是做加速器的,但毕竟是粒子物理的一线工作者,给我讲了从思维方式到技术细节的许多内容,还爆了不少历史的料。

5.jpg

文艺青年时代的曹俊老师

6.jpg

@曹俊IHEP 的微博头像,一看就是粒子物理实验的负责人


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加上我听丁肇中先生介绍阿尔法磁谱仪实验进展的心得,我写了一篇《大型对撞机之争:价值、目标和图景——让对撞机之争撞出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内部的良性互动》

7.jpg

丁肇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介绍国际空间站上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的最新进展


曹俊老师最基本的一点想法是:大多数人在那里吵来吵去,其实基本的事实都没有搞清楚。我们不需要在建或者不建上持强烈的看法,只要把这些基本的事实传播出去,让讨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就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大型对撞机的命运,目前还在未定之天。那么如果你的项目已经在运行了,是不是就不需要在乎公众舆论了呢?当然不是了。


这方面,可以举量子通信作为一个例子。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中央政府,对量子通信的研究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使我国迅速后来居上。但是,对量子通信的质疑、攻击以至谩骂,从来没有停息过。有些人甚至都因为攻击量子通信,而成了名人。


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大多数人欢呼的同时,也迎来了新一波的攻击。我本来写过一些量子信息的科普,没想到后来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有大量的问题是回应对量子通信的各种质疑,包括各种你想到的、想不到的以至匪夷所思的罪状。看到许多中国人为了攻击一个中国的科技成果,焕发出如此的想象力,也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8.jpg

“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


为此,我只得不断地学习量子信息的知识,并且经常和量子信息的一线研究者们交流,例如科大的陈腾云博士、张文卓博士、彭新华教授、陆朝阳教授、张强教授、陈宇翱教授以及清华的尹璋琦博士、王向斌教授等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量子信息的深层次的诀窍,获得了许多写作的素材,量子信息的一线工作者们也可以通过我向公众传播他们的心声,加强了跟公众的沟通。我们都很高兴有这样的合作。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920.gif

Give me five(动图)


有趣的是,我作为一个搞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却为中国的量子信息事业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这只能说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以上谈的都是科学“界”这个集体的形象问题,我们还可以谈谈科学“家”个人的形象问题。


在我们的媒体上和公众的想象中,科学家有着典型的刻板印象。最常见的是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傻子,走路撞树的那种,陈景润是典型。

9.jpg

陈景润一家


这还算好的,另外一种是一心想毁灭世界的疯子。在相当一部分文化人眼里,科学就是一种恶。他们聚会的时候,就讨论:什么时候把三峡大坝炸掉?阻止科学家破坏环境、毁灭世界,已经成了他们的政治正确。


好吧,傻子和疯子,你愿意选择哪个?


我们当然知道,这些都是可笑的歪曲。但要让媒体和公众认识到科学家的真正形象,就需要去直接跟他们交流。实际上,许多媒体和文化工作者也不是那么low的,他们也很希望跟科学工作者交朋友,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


许多人认识我之后,最深的印象是:你跟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好吧,能达到这个效果,也算是一点微小的工作了。我一直想向公众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科学家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而是正常人。


科普对“中国的”科学界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


历史上,是欧洲最先发展出了近代科学,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中国没有自发地发展出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成分是很弱的。四大发明等等固然很伟大,但那些都是技术成就,而不是科学。

10.jpg

四大发明


中国的科学文化是引进的,基础并不牢固。直到现在,都不能说科学文化已经在中国站稳了主流。一有机会,各种反智主义就会盛行。诸位应该都看到过许多嘲讽博士的段子,什么自由落体的水滴啦,电风扇吹肥皂盒啦,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态。


比段子更严重的是,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已经在向削减科学教育的方向走了。科教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但显然有些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干着自挖根基的蠢事。


今天不是一个教育的讨论会,否则我可以更加展开地批评许多流行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在这里,我只打算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跳级的问题。在我八十年代上小学的时候,从国家到学校都很鼓励跳级,所以我能够从小学到初中连跳四级,14岁时进入科大。而现在的潮流完全反过来了,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不允许跳级。许多学生早已完全掌握了所在年级的学习内容,却只能做低水平的重复,不能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实在是国之大害。世界上总是有些早慧的人,他们应该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拔苗助长是错误,有好苗而不许长更是不可思议的错误!


另一个是学物理的人数的问题。例如最近,许多媒体都报道了浙江省教改导致选考物理的学生大幅度下降的消息。我见到的科学工作者,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大声疾呼道:如果中国将来的领导人、各级公务员、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媒体从业者、技术工人,以及广大老百姓大多是“科盲”,缺乏科学精神,中国将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10月28日,高能物理所张双南研究员在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演讲时,就提到,他的许多同事特意请他在这个场合代表自己,公开表达对浙江省教改的反对和忧虑。


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对反对意见做出了回应,一定程度上做了回调。这固然值得欢迎,但仔细看看,这个回调的幅度还是很有限的,远不足以矫正恶果。


所以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说明科学文化在中国还处于多么脆弱的地位,一不小心也许就会自废武功。


要改变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科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如果政策制定者都懂得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国家的发展自然就走上正轨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时地蹦出个幺蛾子,令人担惊受怕。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是:你在社会上更加受到尊敬,你的研究更容易获得支持,你的观点更容易得到传播。以及,你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留下更加长久的影响,让科学文化真正在中国扎根,这才是科学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正如那两句诗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1.jpg

林则徐

原文发布在【风云之声】公众号(2018年1月14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77323-1164148.html

上一篇:《三体》救世主排行榜
下一篇:于敏与氢弹(一)氢弹的科学原理
收藏 IP: 36.102.208.*| 热度|

31 刘立 武夷山 吕振超 檀成龙 苏德辰 杨顺华 姬扬 黄仁勇 包云岗 杨建辉 李伟 孙颉 郭新磊 王从彦 文克玲 鲁学星 王淑霞 薛泉宏 郑永军 张叔勇 徐传胜 施树明 高建国 刘浔江 杨顺楷 孙学军 吴斌 鲍海飞 李东风 赵凤光 孙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