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l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anlf

博文

201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引发的思考

已有 5056 次阅读 2017-1-12 17: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最高科技奖, 屠呦呦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感谢集体”强调得过头了,对于“感谢个人”却大有不足。而科研正是一个极其需要个人发挥创造力的领域。任何科学创新,最初都必然来自个人的灵光闪现。否认、无视这一点,就是违抗科研的基本规律,后果必然是负面的。

2017年1月9日,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先生是实至名归,赵忠贤还是1958年建校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中第一位得奖者,十分可喜可贺。



赵忠贤和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庆祝之余,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屠呦呦是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而且一直不是院士。这种不协调被网友挑出,把屠呦呦获得的国内科技奖项比作诺贝尔奖的“马后炮”,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我们先来评价一下屠呦呦的科学贡献。她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发现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在我看来,这个成就跟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班廷发现胰岛素相似,属于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单项医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是理所当然的。这项成就源自对中医典籍的创造性改造,应该恰如其分地称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成果。有些人称其证明中医完全正确,另一些人称其证明中医完全错误,这些看法都过于偏颇,是被先入之见遮蔽了眼睛。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那么,屠呦呦为什么没有成为院士呢?我不是生物界中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在成果的归属判断中,有多人都宣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互相掣肘。这倒也是学术界的常见情况。那么,为什么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奖在青蒿素方面都只给了屠呦呦一个人?这个僵局是如何打破的?据说是拉斯克奖的评奖委员会向每一位宣称自己对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的人问一个问题:除了你之外,你认为还有谁应该得奖?每个人都提到了屠呦呦。这说明,即使是“多士争功”,大家还是有基本的学术判断的。


事实上,屠呦呦的贡献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第一个想到高温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提出用低温萃取。没有这个想法,后面所有的工作,如取样、提纯、测定结构、优选改进,都无从谈起屠呦呦在阐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时,会说到不少此后的工作,但那些对于最高荣誉的归属其实都无关紧要,徒然令公众眼花缭乱。说得夸张一点,即使屠呦呦在提出这个思想之后什么都没干,所有的后续工作都是别人做的,诺贝尔奖也应该归她。当然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因为在一个领域能提出原创思想的人总是对这个领域有深厚兴趣的人,他们肯定会做大量的后续工作。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说法绝不是要贬低其他人的贡献,我对青蒿素团队的所有人都充满敬意,大家都应该分享各项大奖的荣誉。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演讲中,一开始就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后面还有这样一段:“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承认别人的贡献,感谢科研集体,是科学界的普遍美德。


然而,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感谢集体”强调得过头了,对于“感谢个人”却大有不足。而科研正是一个极其需要个人发挥创造力的领域。任何科学创新,最初都必然来自个人的灵光闪现。否认、无视这一点,就是违抗科研的基本规律,后果必然是负面的。我国以前“批斗反动学术权威”这样的荒唐事,就是这种思维登峰造极的产物。


有人以为国家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什么都没给她,这是误解,其实屠呦呦早已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如1992年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5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1997年的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但屠呦呦没有被评为院士,显然反映了我国院士制度的缺陷,以后应该反思改革。而且与其说国家对屠呦呦给得太少,毋宁说对整个青蒿素团队给得太少,长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准确判定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是一项很不容易获得的能力,需要一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才行,我们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我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全民的科学素养都需要提高。从宣传屠呦呦、赵忠贤等科学家个人的创造性开始,把科研跟体力劳动区分开来,回归科研的实际过程是一个提高公众对科研基本规律认识水平的好时机。诚如是,屠呦呦——和我们整个国家——的这一段曲折之路就发挥历史作用了。


作者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本文2017年1月10日略经删减后以《屠呦呦获奖引发的思考》为题发表于《环球时报》第15版国际论坛版(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7-01/9925555.html),风云之声发表全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77323-1027156.html

上一篇:【问答39】爱因斯坦有哪些惊人预测?
下一篇:为什么中国人数学这么牛,却几乎没有中国人发现的数学定理?
收藏 IP: 106.120.233.*| 热度|

5 檀成龙 徐令予 蒋力 周春雷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