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Herr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ayHerry

博文

适度放缓一下工作,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已有 3138 次阅读 2019-3-24 10: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做科研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科研对天赋是极其重要的,科研工作需要天赋,有天赋的人能够对学科做出革命性的贡献,历史上这类天才比比皆是,欧拉,高斯,黎曼,张益唐,爱因斯坦,杨振宁,费曼等等,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科研工作者而言,没有极高的天赋,那么后天的学术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决定了其学术生涯的长度和高度,后天训练不仅是要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的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做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思想产生的源泉,通常能把来讲,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通常也能把其他事情做得很好。这种人换专业到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管是哪一行,都能做出好的成果。

但在科研过程中,有时候适度放缓一下工作、生活的步伐不仅不是坏事,袷欠反而是好事,弦不能崩的太紧,过紧了容易拉断,比如给别人一些缓冲时间,再讨论问题,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高效率的合作者,而非死缠烂打的低效率的合作者。回复reviewer的意见时,先答复最尖锐的问题,但是不要过早提交,缓一缓,则有助于更广更深入地去思考这些问题,并作出补充回答,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更不要急于回答答复,缓一下考虑的更加充分,更不容易被拒稿。这个过程关键在于方法和效率的提升,而非时间的简单累积,这些能力都是在后天的科研训练或者摸索或者悟道出出来的。

对于自己的研究,则必须要持续不断地专注下去,但是要切记一条:没有效率时必须要缓冲一下,也是好事。比如,如果一个文章大修,结构都要变的话,一时没有思路时,则要先看看别的文献资料,哪怕是不相关的资料,或者找人讨论聊天,在此过程中,再找到新的思路从新的出发点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文章,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修改结构。

许多人在此过程中,收获满满的,但是不知不觉中损害了身体健康,得不偿失,非常可惜。实际上,身体锻炼和科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非竞争关系。也就是说,身体锻炼也需要 持续不断地进行,产期坚持做的事。所以要放缓一下并不意味着损害科研,许多人科研做的话,生活兴趣也很浓厚,甚至还是诗人,画家,其实,他们在处理这类关系时,通常科研之余,闲暇时间,写诗作画,写博客,归根到底,这些作品也是成果,所以广义上的成果包括:身体健身、绘画作品、博客、诗集、文章、专利、基金和奖项等等,他们的遵循的一个结构不变性准则是:成果要持续不断地产生,产生好的成果,凡事不做,要做就要做出好的成果来。

一句话,跨界不怕,怕的是跨界后还能做出好的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7035-1169303.html

上一篇:科研就像攀岩就像开车
下一篇:原始创新需要发现更大的广义不变性框架
收藏 IP: 61.51.151.*|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