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son55 用文字处理思路,用语言维护形象。

博文

什么是人——启发哲学思考的起点

已有 5933 次阅读 2010-11-10 09:25 |个人分类:反思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存在, 形而上学, 追问

科学的目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哲学的目的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启发哲学思考就是要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下面是我讲课过程中启发过程:

“什么是人?”

“你傻呀,人都不知道!”或“可笑啊,这还用问吗?”或“废话!”

“你知道人,请告诉我,什么是人?”

“这个嘛……”

这是我在启发别人思考问题时一惯用的方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熟悉的事物往往自以为很了解,恰恰相反,突然问起时,一般都会吃惊的发现自己一无所知,难怪苏格拉底的魅力至今还让很多人念念不忘。

我也很叼难,对那些感觉自己知道很多的人,不断的追问,往往会让他发现自己竟然一无所知,有人会发火,有人会立即意识到哲学思维的魅力,有人会逃避。

呵呵,可能经历过论文答辩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提问者总显的很高明,答辩者只能忙于应付,其实提问者不一定明白,但不断的追问,可以让答辩者完善自己的理论。当然,可惜的是,往往答辩是结论性的,如果有过程性的,或许还真能通过不断的追问启发答辩者把论文写的更完美。

今天,我们就偿试着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人。

曾经有学生问苏格拉底,什么是人,苏格拉底的解释竟然让学生以鸡为具体实证。

今天我问学生,什么是人,学生们的思维早已超越了苏格拉底的具体性思维,要么用特征法解释,把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一一表述出来;要么用种属法解释,人是一种什么什么的高级动物,前面加上特征修饰词。但无论什么样的解释,几乎都会被不断的追问颠覆。比如用特征的方式解释时,可以追问其他动物有没有这种特征,用种性法解释时,质疑“凭什么说人就是高级的动物呢?”

在大多数的解释中都附于“人”一定的价值,“人”本是一种客观存在,解释也理所应当属于实事判断,可为什么很多的解释里却以价值判断的方式出现。比如人是有道德、有思想等待,在日常生活里也有,“你啥事都不干,还是人吗?”“这事是人干的吗?”这也难怪马克思在解释“人”的时候,从社会角度,因为社会既是个实事的东西,又是个价值的东西。就如他解释“物质”的时候一样,“物质是……客观实在”,用抽象的词语解释抽象的词,一般人很难理解,表现上马克思聪明的绕过了唯心论的追击,可仍然有人会质疑:“那,啥是客观实在,实在还有主观的呢?那实在又是个啥?”

就如,存在being,是不是应当包含物质与意识,或者仅仅是指物质——客观存在?

我们从概念的角度来讨论:

男人、女人、小孩、老人我们统称“人”,人、猫、狗、大象、老虎我们统称“动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我们统称“生物”,生物、非生物、无机物、有机物我们统称为物质?那么与物质相对应的是什么——意识!?

接着问:

意识跟物质又统称什么呢???

……

存在!?   being是不是指当下?那么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是不是可以称非存在?

再问:存在与非存在统称什么呢?

好,师傅引进门,修心在个人,到此为止,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亚里士多德和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或者其他哲学家关于形而上学的思想。

 

我们还是来讨论人。

前面讨论物质概论时,我们费了很大周折,但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咱们来讨论“人”,这个看上去简单的问题。这次我们换个思维方式,分类的方式吧。

人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既活在理想之中,又活在现实之中,但更多的是活在二者之间;人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只是有人天使成份多点,有人相反而已……

 

首先,我们要想清楚,人是如何存在的,或者说人之所以成为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与其他动物一样,需要生理条件、物质条件。

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呢?劳动、交往、抽象符号使用?嗯,我们可以想到的大概是这些,以此为前提吧。

劳动用来创造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性条件,交往呢?抽象符号使用是为交往方便?那为什么要交往呢?

 

其次,我们再确认一下,人到底区别于其他动物有什么特征,尤其是现代人。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人与人为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动物与动物的差异都是自然的,而人与人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时候,大家会感觉,问题越复杂,越会涉及现实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1388-382253.html

上一篇:你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你?
下一篇:智能交通卡是解决交通的有效措施
收藏 IP: .*| 热度|

3 鲍得海 丁艳波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