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长假,进行到了第二天,躺在床上,慵懒的想着一天该如何度过,忽然觉得似乎能一眼望到一天的全部,看似“勤奋”的我,这一天也许会这样度过,牺牲掉假期,当看着别人在朋友圈各种玩耍,躺在床上手机刷屏不知道有多久后,在“辛苦的无奈和似乎在奋斗的满意中”,又急急忙忙的起床,赶往实验室,仿佛眼前又突然多出来了无数个deadline,几点前要处理细胞,几点前要看书,几点前,要提好质粒,一天的脚不沾地似乎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眼前出现了无数个“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我牢记着这一“法则”,就像万物必须遵循牛顿定律一样,坚信这一规律的绝对重要,我的一天就在“重要且紧急”的不同事情之间不停的切换。
入夜,初秋的北京夜晚已经跟冬天一样冰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室,仿佛觉得自己干了很多事情,但仿佛又很凌乱的一天。
不禁要问,这么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真的我把事情都办好了吗?
躺在床上,碾转反侧,细细回想这一天“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了赶在今天前把转染做好,急急忙忙的提好质粒,似乎质粒的整理是一件“不着急的事情”,把质粒随意往冰箱一丢。
为了赶在取样测序的人员来之前把样品准备好,随意标了1,2,3,4,5的数字就匆匆送了出去。
为了做好所有的转染实验,忽然发现原来的实验设计少了一个样品,为了“重要且紧急”的转染,心理想着以后有的是时间来补记,随手拿来一个管子,配好质粒后就做了转染。
为了。。。。
等到晚上,想着自己一天完成了这么多实验,心里是满满地幸福感,觉得这一天,干了这么多实验,真是厉害。
可是,真的把事情都做好了吗?
真的你干的很出色?
事实的情况是:
过了几天,当你再寻找这一批质粒的时候,似乎无从寻找,满眼尽是凌乱加凌乱。
过了几天,当你分析数据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原来增加的那个样品的内容。
过了几天,查找测序结果的时候,怎么也对不上号。
着急和恐慌中,自己往往会先是陷入一种不耐烦的境地,进而实验的挫败和凌乱会进一步的恶化,开始自己的能力,究竟自己适合不适合做科研?
似乎,我们忘却“重要紧急”的理念,这样开始。
实验上,踏踏实实的记好实验笔记,提好质粒后,整理好,如果赶不上一些deadline,就把实验看似推迟的顺延。
处理完事情后,整理好实验台面,将所需要的东西都摆放整齐,看似做了一些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然而却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似乎,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在实验中发生,一些做computer science的伙伴们,为了“迅速”的做好一件事情,直接就开始操作,遇到困难后,手足无措,四处打听。殊不知,所有的都在指导手册中,如果当初不着急,先学习指导手册,是不是会好一些?
原来,“重要”和“不重要”,“着急”和“不着急”,本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事情,一些看似不着急且不重要的事情,倘若积累起来,则会极大的阻碍一个人的发展,一些不重要不起眼的小事,其实真正的决定一个人的品质。
庆幸的是,上面所说十一的状态,是以前的我,今年的十一,当更多的踏踏实实的办好这些事情后,自己也变得更加的从容。今年已经是博士第三个年头,似乎现在才越来越明白读博士的含义,phD,不仅仅是知识和学历,更多的是在困境中,不断的砥砺内心,不断的思索,学习如何做一个从容不迫、处变不惊、踏实奋进的人。
少一些“重要且紧急”,其实没有那么多重要,又那么紧急的事情,把一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做好,好的习惯便开始,相信我,你的实验也会出彩!
马大程 于清华园
16.10.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