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质疑中国是否应该办自己的期刊了,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办刊?
现有的状况是国内出版社办刊(英文刊还得与国外合作),研究所办刊直接就是国外合作。多数情况下输出的是经费得到的期刊主编、编委地位,高影响因子等虚名,当然也有“名利双收”的,但是少数。这对于提升我国期刊整体的国际影响力作用不大。
中国期刊成不了大气候的一个原因就是思路不对,还在依靠一个个编辑部单打独斗,一两本高影响因子期刊根本成不了气候。而且,单兵作战,任你武功再高,也敌不过八国联军。
例如,中科院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巨头,每年发表无数的优秀研究论文,散布在几大出版商,帮助他们形成了很强的竞争力,而且还得给他们钱。
就我一个经验不是非常丰富的编辑看来,中科院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办成一系列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期刊群。说直白一点就是类似Nature系列期刊。
中科院的研究背景是NPG所不能学习到的,但办刊的事肯定不比两弹一星难。名字我都想好了,CAS PHYSICS, CASCHEMSITRY, CAS LIFE SCIENCE…
先不谈钱,中国想办的事,钱都不是问题。
做事的关键是人。就想要做研究,最值钱的一定是人。一大堆先进的设备,堆不出新的四大发明。
按照现在中国绝大多数期刊的办刊模式,起最核心作用的主编是兼职的,这肯定办不成Nature,办一本普通的学术期刊也许可以。对于这种高大上的期刊来说,主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办刊,哪里来的好期刊?
有一些主编是在非常努力看稿子,但决定期刊竞争力的绝不止于审一篇篇的投稿,他要把握方向,做舵手,不是划船的。当然,责任不在于这些愿意为期刊辛苦传出的科学家。
我了解到很多不错期刊的编辑都做得很辛苦,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才撑起一本期刊的正常运转和进步。
中国当下,称职的编辑好找,愿意放下研究工作全职作主编的科学家却难找。要国际化,得英文,我相信外语说得比外国人还标准的中国人也大有人在。
期刊出版流程本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只要愿意同样可以做到海底捞的境界。
技术也不是问题。期刊出版的网络化平台对于做互联网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拿钱给百度,说我需要一个数字出版平台。只要钱到位,什么功能都会给你加上。
办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影响力,只要有高质量的文章放在哪个平台都有人看。中科院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自己的平台上,我相信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不敢忽视。SCI什么的都会给你敞开大门。
有人会问,都发在自己的期刊上,怎么评价水平的高低,研究人员的业绩,影响因子按几分算?所有人都知道,期刊影响因子不能用来评价研究成果,但却用了——这就是科学界最不讲科学的地方。
大家都在抱怨科研管理部门、上级部门的不合理规定。其实,管理部门和上级部门的领导,多数是搞科研出身的。为什么在角色转变之后,自己所讨厌的东西却还是拿来管理下属机构?
中国办大刊,我觉得这事能成,你信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