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象刘三姐
自2003年以来, 张艺谋的“印象系列”火车一路奔驰,目前已经开过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四站。无论是高原雪山还是南国海滨,无论是西部放歌还是苏杭婉约,均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四个印象系列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将当地的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最为关心的则是张艺谋的工作团队对于水体的利用,灵活应用水体来营造的各种景观以及相应的氛围。因为跟其它国内实景演出不同的是,张艺谋导演的最大卖点就在于山水实景。
《印象.刘三姐》于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大获成功。2004年11月,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荣获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4月,“国内旅游交易会”与会代表指定观赏《印象·刘三姐》演出。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荣获“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该项演出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会议、最佳休闲渡假推荐项目。
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剧场。在这幅上帝创造的杰作里,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由此诞生。《印象·刘三姐》表演舞台为漓江阳朔段书童山附近的两公里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并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藏式设计,与环境溶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漓江水域为舞台,山峰和广袤天穹为舞台布景,河湾小岛是天然的观众席,看台是绿色植被和梯田造型的完美结合。江、湾、岛、渔等与水相关的元素构成了整场演出盛宴的自然景观依托和文化景观基础。
观看《印象·刘三姐》的“山水剧场”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观众席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溶为一体。观众席设席位2000位,其中普通席位1800个,贵宾席位180个,总统席位20个。演出全长60分钟,演出人员600余人,全部为当地的渔民。原生态的演出人员保证了节目的原生态。这些渔民白天在江上劳作,晚饭后划着竹排来演出,还有来自偏远山村的侗族小歌手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姑娘,以原始的嗓音歌唱,以朴素的动作舞蹈。在环境保护方面,整个演出项目自建设以来,共投入2500万元用于环境的整治和美化。包括小型公园、护堤、灯架等以及标志性鼓楼、看台的设计,同样围绕“最大限度地保证漓江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来实施建设。
说个题外话,尽管现在回头看《印象·刘三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当初老谋子对于自己的“原生态产品”还是略显底气不足。要不怎么在试演当初还被人称利用“天体浴”来炒作制造这台节目。
二、印象丽江
有了《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老谋子自然名声大震,底气十足。接下来就是《印象·丽江》了。《印象·丽江》总投资达2.5亿元,上篇为“雪山印象”,下篇为“古城印象”,主创人员由《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组成。《印象·丽江》雪山篇演出地点为海拔3100米,世界上最高的实景演出剧场—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甘海子蓝月谷剧场。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共六大部分。整个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由500名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演员倾力出演。自2006年5月7日开始试演,同年7月23日正式公演。
与漓江不同的是,漓江雪山脚下的这块空闲地块没有大水面供利用,惟一可以利用来造景的就是巍巍的玉龙雪山。但是白雪皑皑的雪山顶多也就作为一个背景而已。在剧场周围是广袤的平地,能够被利用来作为舞台演出的景观资源实在是少之又少。无奈只能走人工创造景观这条道路。于是,在可容纳1200余人的360度全视角剧场中,用象征着云贵高原红土的红色沙石砌成了12米高、迂回艰险的“茶马古道”等表演设施。实景演出以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为天然背景,以纳西民族为主的当地民俗民风构成了演出场景。
三、印象西湖
2006年,张艺谋团队来到了杭州,这次他又充分发挥了对水景观及水文化的理解和应用。“印象西湖” 以天下驰名的西湖山水为演出背景,融合了西湖千年的民间传说和诗词歌赋,以雨的西湖、传说的西湖、鱼的西湖、荷的西湖为主要段落,表现了这个千年之湖的神妙和伟大。《印象西湖》将西湖之美和人之美有机结合,全篇以“水”的概念为构想,展现烟雨西湖的特色。演出内容紧紧围绕一个“雨”字,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展现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朦胧之美。《印象西湖》中的人造雨景观,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演出到高潮之处时,三重雨幕缓缓从湖中升起,有5层楼的高度。18米高的立体雨效果画面极为壮观,堪称世界水上实景演出的奇迹。
《印象西湖》的演出地点在岳湖景区。“印象西湖”山水剧场南起赵公堤,北至岳湖楼,西至曲院风荷,东至苏堤。可同时容纳2000个观众。在《印象西湖》中,埋藏于水下3厘米的舞台别具一格,从远处观看,300位表演者如同在西湖上踏水起舞;西湖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梦幻的感觉。
《印象西湖》在筹备时,曾经因在湖底浇筑水泥而引起“破坏环境”的批评。后来据说建设方花费4000万元用在保护环境上。目前采用的舞台是一个位于西湖水面之下可以调节升降的环保型舞台。白天舞台在水下75厘米,晚上演出时舞台位于水下3厘米。整个升降运动为每分钟上升10厘米。舞台升降是通过液压顶升将舞台托起。为避免对水质产生影响,舞台液压系统的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均置于湖底预制后拼接而成的箱梁内,完全与水隔离,避免了驱动设备液压油泄漏污染湖水的可能性。舞台构架采用防腐处理,舞台面板由防腐松木板铺设。舞台所有构筑、设施都是可逆的非永久性构造,具有环保、稳定、经济、可复原、可拆卸等优点,不用时可以全部拆除,不会改变该区域的历史风貌和环境景观。演出音响采用独立耳机和船载定向舞台返听音箱,每位观众都佩戴耳机观看演出。据监测,项目声源所产生的噪声值在各监测敏感点的值约为45分贝,比正常情况下项目相邻的北山路交通噪声产生值(54分贝至69分贝)要小9分贝至24分贝。《印象西湖》还设计了可升降可收缩可移动阶梯形看台,每天演出前打开使用,演出结束后收拢移走。音响灯光也设计为强指向音响和隐蔽灯光。每天演出前采用拖船拖出使用,演出结束后立即拖走,不影响西湖白天的景观。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西湖本来的风貌。白天这里照常是旅游景点,所以叫“借用西湖一小时”。总体而言,《印象西湖》的演出堪称神奇,一切都在水上完成,一切又不露痕迹。这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固定剧场的都市山水实景演出。
四、印象海南岛
2009年3月16日,《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在海口市西海岸印象剧场试演,掀起了空前的热议。印象剧场外形创意来源于美丽的海胆外壳。剧场采用组合变化的泛光照明技术。在不同季节的夜晚,飘浮于海口西海岸的“海胆”呈现不同的颜色:春绿、夏红、秋黄、冬蓝。整个舞台还采用了与沙滩同样颜色的喷塑材料,将中心表演区一直延伸向海边。海胆剧场内设1500多个观众席。“海胆”外壳有三分之一“缺角”,在剧场内部的观众能保持开阔的视野:沙滩、椰子树、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海上轮船尽收眼底。观众欣赏远近景观收放自如。
从大海的本质来看,气势磅礴的景观效果和震撼效果是本演出的核心所在。整场演出以大海为实景,采用中国最大直径的海边舞台,体现出了时而梦幻,时而真实的效果。在景观营造上面借用了大海、海滩等真实元素。在70分钟的实景演出里,当多媒体影像灯和三维动画影像亮相,当国内最大的水下升降台突然洞开水花飞溅时,这些首次在“印象系列”里利用的令人目眩的高科技手段,230人轮番出现的实景表演,给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感受。
《印象·海南岛》分为印象大海、印象沙滩、印象阳光、印象椰子、印象水男孩及印象红色娘子军六幕。与其它三个印象不同的是,共有300多名专业演员参加演出,在有限的空间里,制造出宽阔无垠的海的气势。在演出创意方面,海南印象公司认为:如果说,“印象·刘三姐”展示桂林山水的声色美以及灵秀质感;“印象·丽江”展示玉龙雪山的宗教美以及原始质感;“印象·西湖”展现婉约西湖的空灵美以及诗画质感;那么“印象·海南岛”展示的是美丽宝岛的时尚与浪漫,南国碧海的宽广与包容。“印象·海南岛”一大特色就是体现当代海滨休闲度假的愉悦、轻松与浪漫。
自从《印象·海南岛》上演后,很多岛外游客都知道海南岛有这样一台精彩演出,都希望到海南旅游时看上一场《印象·海南岛》,但是很多游客都以为演出是在三亚市。这个因素直接导致目前叫好不叫座,返程是晚上回到海口送机,游客想观看《印象·海南岛》根本没有时间。另外,由于《印象·海南岛》演出中加入很多国际化因素,由于理解的不同,有人戏称之为“印象.比基尼”。这是后话,也是笑话了。
印象.刘三姐 山水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