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don-science.com原创,网页转载请附带原文链接:
http://www.london-science.com/archives/1395,微信转载请联系我们)
全面剖析五位生物技术界大佬的人生轨迹:Editas Medicine,Genentech,Amgen,Celera Genomics,华大基因,五家著名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怎样的人物?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身价过亿的生物产业大佬?他们又是如何在生物技术行业找到独特的商机?生物技术创业,需要哪些背景和资源支撑?(查看第一期请点击这里,关于Abcam,23andMe等公司创始人)
1. Editas Medicine:从科研到商业的迅速转化
尽管背负了很大的争议,但张锋确实是一位天才式的科学家。在高中时,他就入选了MIT的Rerearch Science Institute夏令营(全球仅录取80人),在高中毕业时更是获得了“英特尔科学奖”的第三名(全球最权威的高中生科学竞赛)。后来当他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著名科学家庄小威,更是让他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在30岁时,他已经被MIT聘为副教授。能够在CRISPR-Cas9研究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也是合情合理。同时,他的高智商也体现在商业眼光上。当CRISPR技术日渐成熟,他迅速把握住机会,与各路大牛共同建立了Editas Medicine,抢占了这个新兴市场的有利位置。
年龄:34(33岁创立Editas Medicine)
Editas Medicine市值:7.14亿美元(已上市)
Editas Medicine主营业务:基于CRISPR-Cas9和TALEN基因编辑技术的疾病创新疗法
如何把握商机:2012年之后,CRISPR技术呈爆发式发展,而它在基因治疗领域的潜力也日渐凸显。包括张锋在内的五位基因编辑技术的先驱科学家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2013年吸纳了4300万美元的A轮投资,共同成立了Editas Medicine。
资源优势: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是公司的核心。而张锋在多所名校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也为他提供了诸多资源上的便利。
2. Celera Genomics: 足以抗衡世界的力量
克莱格.文特尔是一位传奇式的科学家。当他高中毕业去美国海军服兵役时,还以是一名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然而,他在新兵入伍的智商测验却得到了惊人的分数,因此被派去当医护兵,并学习医学知识。这不仅为他的科学之路提供了启蒙,更是让他避开越南战场前线,逃过一死。当他回国开始学习生物科学,学术道路也是一帆风顺。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执行,各国科学家花费数年和一半的经费,仅仅完成了整个人类基因组3%的测序。然而,克莱格却建立了Celera Genomics,拒绝与官方合作,利用独创的EST测序技术,凭借一己之力在短期内赶超了六国科学家的成果。终于,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撮合下,Celera加入了官方行动,并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提前了两年。他的商业头脑也不逊色于科研实力-他甚至试图将人类基因的测序结果申请为专利(尽管没有成功)。
年龄:70(42岁创立Celera Genomics)
Celera Genomics市值:曾经上市,2011年被Quest以6.71亿美元收购
Celera Genomics主营业务: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探索,并向医药公司出售数据
如何把握商机:1990年开展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商机。克莱格凭借过人的科研实力和超前的商业眼光,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因此,他投入大量精力,并在1991年发明了EST测序法。待技术改进成熟后,克莱格成立了Celera公司,并最终促成了与官方研究机构的合作,将这项计划的完成提前了整整两年-这无疑让克莱格名利双收。
资源优势:与张锋一样,克莱格的技术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他的科研能力令人佩服-曾发表了超过280篇高分论文。多年的学术生涯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源和良好的声望-这也是促成与政府合作的有利条件。
3. Genentech:用技术改变世界
重组DNA技术无疑是上个世纪最大的技术突破之一。在今天,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医药,整个生物技术产业都依赖于这项技术。在重组DNA技术得到应用后,才诞生了“Biotechnology(生物技术)”这个词,而所谓的“生物技术公司”,也都是在这之后才诞生的。赫伯特.博伊尔就是这项技术的主要发明者。他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多年来都在学术界发展,从来没有涉足过商业领域。正是因为投资人罗伯特.斯旺森独具慧眼,才将这项技术成功的商业化-Genetech也由此诞生。
年龄:80(40岁创立Genentech)
Genetech市值:曾经上市,于2009年被罗氏制药集团以468亿美元收购
Genetech主营业务:涵盖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最初的重组蛋白,到后来的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甚至是医疗影像。
如何把握商机:虽然手握着足以改变整个生物产业的基因重组技术,但赫伯特并未充分意识到它的价值。直到1976年,他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投资人罗伯特.斯旺森。斯旺森坚信,这项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重组蛋白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医学和疾病治疗上。因此,他说服了赫伯特,在那一年共同成立了Genentech,开始制造商业化的重组蛋白。在70年代,Genentech接连制造出世界上首个商业化重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名声大噪,Genentech从此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资源优势:掌握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基因重组技术,并拥有过硬的科研实力。长期在学术界工作,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
4. Amgen:“霸道总裁”的商业传奇
与上述的几位创始人不同,乔治.拉斯曼并不是利用技术来创立Amgen,而是利用自己丰富的公司管理和商业运作经验。他在著名科技公司3M集团工作了20年,从最基层的研究员一直做到高层的部门经理,后来更是加入了医药巨头雅培,出任R&D部门的副总经理。他的项目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在每家公司任职时,都带领团队做出了重大突破。在制药领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总裁”。当年Amgen在开发第一款重组蛋白药物“Epogen”时,迟迟无法提取促红细胞生成素。乔治给研究人员们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按期完成,要么终止这个项目。巨大的压力下,研究人员们终于在CHO细胞系中成功表达出了促红细胞生成素,为Epogen的上市奠定了基础。在多年的奋斗中,乔治也创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由他负责的药物开发项目,共创造了超过90亿美元的收益。
年龄:2012在84岁时过世(53岁创立Amgen)
Amgen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已上市)
Amgen主营业务:生物制药,主要是重组蛋白药物
如何把握商机:乔治在雅培研发部门工作时,曾经负责开发新型的肝炎病毒疫苗。然而,当时的疫苗制造技术都在使用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效果不理想。于是,乔治开始考虑是否能人工合成这些抗原,以提高疫苗的质量。在探索过程中,乔治深深地迷上了在当时兴起的重组DNA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加州大学的教授温斯顿-后者正在苦苦寻找合伙人,来成立一家重组蛋白技术公司。拥有科研和商业双重背景的乔治一下子就吸引了温斯顿的注意。两者一拍即合,迅速成立了Amgen,开始进行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
资源优势:乔治不仅从事过多个研发项目,还做了多年的高管。因此,他在技术、管理和商务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公司的运营更是得心应手。他不仅能够帮助Amgen高效地开展R&D活动,还成功的吸引了多家风投机构的合作,对Amgen多款王牌药物的上市做出了很大贡献。
5. 华大基因:“土匪”的逆袭之路
“生物技术界的腾讯”、“基因界的富士康”…这些称号都是给华大基因的。然而,这却是一家不按套路出牌的公司,“匪气”十足。CEO汪建曾经透露过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公司规定,比如:上班发现打领带的,直接揪掉;女孩子要是剃光头就给8000块钱现金奖励,男人戒烟就给5万块;华大电梯门口有一个体量计,身高和体重比值不达标的得不到晋升和加薪…. 同时,公司还崇尚“无学历”文化,许多重要人物都是辍学或者没上过大学-对于一个技术型企业,这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些不合常理的东西,让华大得到了“野蛮生长”,迅速成为国内基因行业的老大。成功的背后,也蕴含着无数汗水。汪建曾表示,在2008年之前,他没有领过薪水。公司初期,每天都要加班十几个小时,吃住在办公室。
年龄:62(45岁创立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估值:近1000亿人民币(拟上市)
华大基因主营业务:涉及基因组学的多个领域,包括测序服务和仪器设备制造,以及基因组数据挖掘和分析。
如何把握商机:华大基因的腾飞同样是把握住了199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机会。1999年9月1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五次会议在伦敦召开,他与杨焕明院士没有得到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就在会上宣布代表中国承接该计划1%的测序任务。然而,这次“先斩后奏”的行动给他们带来了5000万元的研究经费,华大基因借由这笔经费得以诞生。
资源优势:汪建在创业初期明智地选择了依赖政府支持。他与1997年进入体制内,加入北京新成立的基因研究所,得以走在国内基因组研究的前沿,并获得了政府的信任。同时,他在美国多年的科研经历让他拥有了深厚的技术背景,足以驾驭国内这片崭新的市场。
ScienceLondon将持续带来多个著名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介绍,让大家深入了解生物技术产业,敬请关注!
你们想了解哪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推荐几位生物技术界的大佬,ScienceLondon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重点介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