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grass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博文

在山东野外的日子

已有 4619 次阅读 2011-9-16 00:12 |个人分类:野外经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青藏高原, white, 工作者, 年轻人, 大地

我们的一位年轻人在QQ资料中的职业栏中曾填“暴走”,只有我们自己明白,作为一名化探工作者,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不管是在青藏高原,还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都曾留下了我们的足迹。7月中旬到9月上旬在山东进行化探精查野外工作的日子里,对我这个曾上过青藏高原(松藩阿坝)地质人来说,在平原区的“暴走”根本不在话下。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大家同甘共苦,还是有一种豪迈。

一、          早睡早起

这个早睡早起可不是学习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预防中暑,项目组才决定在野外工作中实行早睡早起,提早完成当天的任务,避开一天中的高温时间。每天四点半野外地质人员统一起床,510分吃完早饭,5点半基本已经被车送到指定测线钻孔取样。一天早晨5点半钟,我带领三个农民工兄弟在田里钻孔取样,遇到当地一位起早的老乡,由于工作时间太早,他好奇地看着我们钻孔,他问我们:“你们钻孔钻了一夜吗?”我们不禁呵呵地笑起来,这个老乡没想到我们会这么早下田干活,以为我们夜里也在干活呢。实践证明,我们这个“早睡早起”行之有效,既避开了高温时间,还顺利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

二、          湿身

早起下田采集化探样品尽管可以避开高温时间,但是却避不开庄稼和草丛上的露水,路上有野草,田里有庄稼。采样点位位于田内,就要钻进玉米地内钻孔取样,不光是鞋子,身上全被露水打湿了,这个时候又会期望出太阳,可是出太阳的话,气温升高,又会汗流浃背,矛盾呀。

三、          顺带观景

野外工作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顺带看看一些城里看不到的动物、植物。一天在采样的路线上发现了一只小刺猬在睡觉,虽然我们走到它跟前,但它丝毫不理会。农民工兄弟想捉它带走,我制止了,让动物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吧。有时会在树上发现蝉退下的壳,很完整,这时我会想起一个成语叫做“金蝉脱壳”,也是三十六计之一。我还看到了小时候常见到的植物,已经有20多年未见了,但是土名还能叫得出,但学名却要请教植物学家了。取样的过程中还可以跟当地农民聊聊天,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

四、          首席天气预报员

现在“首席”这个词比较流行,“首席执行官”、“首席专家”、“首席科学家”“首席评论员”等等。在野外施工要时刻掌握天气情况,以便决定是否出工。项目成员老刘对天气情况特别关心,他除了看天气预报外,还要自己预测一下次日天气情况,为第二天的出工提供建议。大家笑称他是“首席天气预报员”。我们野外所在的工区位于济南和德州交界,每天的天气预报既要看济南的,还要看德州临邑的,然而这儿的天气常常跟上述两个地区预报的都不同,辟如天气预报说济南大雨,德州阵雨,结果这儿根本不下雨。有一天查了天气预报,说济南和临邑均有雨,我于是决定大家今天休息。尽管有的地质人员坚持只要不下雨就出工,但我还是最终决定休息。早晨起来,天并没有下雨的迹象,于是有的地质人员就说,这天干活多好呀,凉快!言下之意应该出工的,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就是想早把野外工作做完,早点休息,早点回家。我一笑了之。到了上午十点钟,天变暗了,一会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暗暗庆幸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在工作上一般善于倾听别人的建议,然后甄别采纳建议,但自己要有主见。这件事让我想起上次也有同样的事情,我也做了相同的决定,结果证明我是正确的。

五、          野外现场分析测试

本次野外与以往不同的一个特点是,我们所今年启用的化探仪器车(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辆油气化探仪器车)开到野外,对游离烃、顶空间轻烃和物理吸附烃样品实行现场分析测试。现场跟进分析样品缩短了评价及项目研究周期,突出体现油气化探快速、经济、便捷的特点。化探仪器车也为两位搞测试的女同志创造了条件体验了一下野外生活,之前化探野外采样的特殊性,野外作业根本不适合女同志,而这次终于让女同志也参加到野外中来,尽管她们做的是测试工作。

55天的野外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

 

雨后泥泞的道路

 

金蝉脱壳之一

 

金蝉脱壳之二

 

我们小时候叫这种植物“老苍”,学名叫什么呢?请植物学家指点。

 

我们小时候叫这种植物“麻波”,学名叫什么呢?请植物学家指点。

 

全国唯一一辆油气化探仪器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987-486798.html

上一篇:野外前的感想
下一篇:动物的天性
收藏 IP: 218.90.159.*| 热度|

2 郑永军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