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一扇管窥当代大学生心灵的窗户——读《北大学子美文》

已有 4201 次阅读 2010-2-24 07:12 |个人分类:书山有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这是2005年发表的网文】

一扇管窥当代大学生心灵的窗户——读《北大学子美文》

最近读了《北大学子美文》一书。原来我一直认为大学生活和文学都是很遥远的东西了。但读过数篇后,感到还能领悟一二,也就更有兴趣。遂以此文记录些感想。
《北大学子美文》由张丙军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这是一本散文集,没有序跋来说明编辑过程缘由。从内容看,似乎是北大的学生或毕业生在近几年内的作品,其中不少是网上发表的。(市场上另有一本书叫《北大美文》,作者和内容都不同。)
书中收集了八十多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爱情,友谊亲情,成长心路,校园风情,和评论杂感。
爱情
爱情主题是古今文学作品的永恒题材,更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相当数量的散文以爱情为题,是顺理成章的。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这里讲述的爱情故事没有催人泪下的修辞和精心设计的情节,而往往是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但因为大多是青年内心感受的真实记录,它们别有一种感染力。
在童话“一生之水”中,一个仙女为了体验人间爱情,偷用月下老人的红线下凡。后来她选择与爱人厮守到最后一刻,而化为空气。在此同时爱人也被消去了记忆。这个故事与“美人鱼”有相似之处,但它给人的感觉不是凄美,而是圆满。能够在爱情最美好的时刻悄然退出,而又不给对方造成任何伤害,不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吗?我想作者是想描写爱情的力量:它使一个只是好奇的“仙女”愿意为之牺牲。但在现实中,爱情真正的试炼会远远超过这样的牺牲。
在爱情光谱的另一端,是“怀柔基地饭堂西南面的洗碗池”。该文记叙了作者军训时遇到一位女生而倾心暗恋的经过。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流,但光是“她”的身影就使他抛弃了女友,而且经受了各种心灵震荡。文笔不是很好,但如果用心体会,还是相当有感染力。特别是其中想上前搭话而又没有勇气的心情,很是真实而耐人寻味。文章的结尾是“天人永别”,而终于没有再发展一步。作者内心的痛苦只能孤独地承受,甚至可能为此而永远单身。这是典型的少年烦恼。要知道有时保持一个完美的幻象要比梦想成真更好。而且很多当时认为永恒的心灵起伏,其实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波一澜。希望作者的生命之树不会因此枯萎,而是增加了一圈年轮。
讲到爱情,大多数年轻人都希望自己资质相貌出众,有众多追求者,这样得到圆满结果的可能性更大。但“孓然一生”却给了一个反例。作者正是那样一个出色的女孩,但对周围的几个追求者都不上心,只是漫游在感情游戏之中。而对于她真正锺意的人,一来是没有及时厘清自己的思想下定决心,二是碍于骄傲等原因没有表白,而错过了机会。而那位“幸运”被看中的人,却又自甘平凡,放弃了出色的她。留下的只是失落和彷徨。这样的经历,也许也只有的确出色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吧。我猜想,出色的才貌也许就象一把重锤,是很有力的工具。但是运用者必须有足够的臂力去控制,否则很可能反而伤了自己。而这臂力,就是智慧了。
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和文笔也相当感人,很有功力。
“配角的碎片”,记叙的是另一种类似于“第三者”的恋爱经历。作者与一个已有女友的男人从好朋友发展到恋人。虽然在感情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但在心理上她总是不能把原来的女友排斥出局,而对自己正在发展的恋情总有抗拒的心态。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这样的故事并不能算很有创意。但是这篇文章的文笔很有些独到之处。文章的结构脉络看起来很乱,但正好反映了“我”的矛盾心理。经常的跳跃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读者的脑和心。文中对男友一直称为“她的可奇”,更加强了“第三者”的印象。细节和心情的描写也很流畅清晰。全文看似信笔写来,却没有废话。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说明作者对自己的心境已经有了足够的正视和理性的了解。在大学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应该是难能可贵的了。
友谊亲情
除了爱情之外,友谊和亲情也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北大学子美文》中有不少涉及这些题材的文章。
“我和‘脚’”是一篇完全正面描写友谊的文章。其中记叙了一些“小事”,也许只对当事人更有意义。但最后对两人感情平淡而永恒的总结还有点意思。希望作者的期待成真。
“兰花草”记叙两个女孩之间的友谊。文笔并不出色,但很真诚。结束时笔锋一转,说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不能再把朋友当做唯一的中心了,感到很悲伤。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人在成长中都有的感受。其实,友谊可以是鲜花,总会枯萎,也可以是种子,有一天会发芽。告别过去也许是痛苦的,但也是生活中应有之义。
本书中有几篇记叙家人亲情的文章。亲情通常是最难写的,因为它往往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只有日复一日的小事的积累。这几篇也都是记叙一些小事。它们也许对作者很重要,但对局外人的感染力不是很强。“我为弟弟哭六次”是一个例外。文中记叙了弟弟作出牺牲的六件往事。这些事本身就有一定的震撼性。但光是叙述,并不能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这篇文章巧妙地掌握讲述的节奏,每个故事的高潮都是“我”的反应:“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等等。这些“哭”正好和读者的情绪同步,使我每次读都热泪盈眶。这篇文章体现了全书最高档次的写作功力。
成长心路
大学阶段不仅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人转变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从依附于父母和师长的孩子向有自由,有责任的独立人转变的重要历程。所以,在这个阶段自身的重重变化也是本书的重要题材之一。
“等青春散场”描写了一个女孩“进入成年”的思想路程。对作者来说,成年意味着很多责任,也放弃了年轻时的一些权力(如撒娇)。另外,对时间的感受也不同:过去不再是无所谓的了,而是不可复得的珍藏。将来不再是充满未知,而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人的情绪变得深沉,内敛,有些可悲的被动。作者对青春恋恋不舍,对人生的下一阶段却没有积极的态度。但是,既然写得出那样深刻的分析,就说明她的心还活着。如此冷静,系统的自我观察,就是愈合的开始。希望作者能早日走出低谷,恢复乐观向上的人生。
相比之下,“永不妥协”一文则更着重于对未来的追求。作者认为他一直在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因而感到压抑和悲哀。他希望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我想,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取得独立的过程,但这不只是发个宣言。同时,自主权并不是绝对自由。没有了父母,师长的束缚,我们又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限制。人生的成功,除了作者所喊出的“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还需要调节自己的目标和期望,而最终与现实吻合。当然这是下一步的功课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平实直接,象是理科的风格。以下这一段写得还不错:
“火车上闹中求静地翻开《幻城》,那些单纯而炽烈的感情和感动已经飘摇远去了。所谓绝望,破碎,不惜一切的爱只是在心脏上开启了另一个小小的窗口,奔涌一点尚未消逝的激情。”
“溶在十年里的星巴克”也是一篇记叙成长的的好文章。文中以星巴克咖啡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大学及以后的成长经历:为发愤读书而接受咖啡和上瘾,又为保护容颜而戒掉咖啡。到现在,已经收放自如,无所谓瘾和戒了。文中的描述“我”事业,生活,感情的经历,却时时紧扣咖啡。它不仅是一个表征,而且其香和味还给读者一种感性层次上的共鸣。而文章的意境又超于咖啡之外。也可以说,该文本身就象一杯上好咖啡一样,给人以多层次的享受和回味。
还有一篇反思成长的短文“雨”,也值得一读。作者着重于人生种的体验:奋斗,享受,付出,收获都是体验的一部分,都不应该被偏重或忽略。就象晴天和雨天给人的感受不同,但都是天公造物的一部分。
校园风情
本书中有几篇写校园风景和人情的。总的说来,为写而写的痕迹较重,缺乏独到的感性和悟性。从文字上说,有几篇还是相当有造诣的。如“月光下的校园”中有一段描写未名湖:“然而,夜里的湖水却散发出幽邃的蛊惑,充满莫名的巨大吸力,拽着众星向下坠”。把一个静态的风景写活了。“雪夜心情”写了几个不同的雪景,其实主要是衬托当时的心境。但就写景来说,能有这样的多样性也是功力不浅了。
评论杂感
本书中有不少评论文章,评论的对象有音乐,文学,电影等,也有很多是评论体育明星的。可惜我的知识于这些文章的交集很小,不敢妄论。
还有一些杂感文章。如“座位”,把一段“名言”拆成几部分,与教室里不同座位的情境互为映照。虽然立意并不算深而且太着痕迹,毕竟是有些新意。“深夜随想”看来杂乱无章,却是对一个青年的内心审视,从上网到遐想到回忆,而最后升华到对孤独的看法——害怕孤独,逃避孤独。本文立意虽不甚高,表达却是很不错的。
“梦回徽州无梦”记叙了徽州商业几百年兴衰,是该书中视野最开阔的一篇。文中不仅以丰富的史料数据描画了徽州的百年历程,还以慎密的理性对其成败兴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不仅如此,文中作者对家乡的骄傲和企盼也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达。
结语
纵观全书,各文体裁不同,风格各异,但以下的几个特征可说是共性。
首先,直接和真实是几乎所有文章的特点。我们既听不到上一辈所耳熟能详的大话空话,也看不到当今媒体上比比皆是的煽情辞藻。这些文章没有功利目的,只是真情流露。从这一点上说,这本书使人耳目一新。
再者,大多数文章是对自身心理的解剖。自省是成长过程的重要一环,绝大多数人都经过这一步。然而能把自身解剖形成文字并公诸于众,还是需要额外的动力和努力。这说明作者不仅对自己的思想活动有了自洽的,完整的认识,而且能够主动面对往往不那么圆满的现实和过去。有这么多学生能做到这一步,也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三,大多数文章都是在第一人称的立场上写的,着重于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是试图宣扬普适的真理。年轻人有这样的心态,也就更容易走出自己的新路来。
所以,这篇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可喜的心态。之所以说是“一个侧面”,是因为我衷心希望另一些书中阙如的精神风貌,如七十年代《秦王李世民》那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和八十年代“国家,是我们的国家,人民,是我们的人民,政府,是我们的的政府,我们不喊,谁喊?我们不干,谁干?”的一腔热血,在当今大学生的心目中仍占一席之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97094.html

上一篇:闲谈CCD
下一篇:核扩散:当今的最大安全威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