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关于《庄子阅读》课的说明

已有 3836 次阅读 2011-2-7 09:34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庄子, 选修课

     下个学期继续开全校公选课,庄子阅读。
      这门课已经开了两个学期,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每年的春天,读一个学期《庄子》,不亦乐乎。
      不过,很多同学选课选得很盲目。下面这些话其实我是在前两周选课周时的课上说的。每次第一周说完,就会有一半同学退课,第二周就要面对一半新面孔再说一遍,再有一半同学退课,又有没听过课程说明的同学选进来,等到第三周再听,想退都来不及了。只好憋憋屈屈地跟着上一个学期,他们不开心,我也觉得对不起他们。希望选课的同学能够先看到我的博客,早作打算,勿谓言之不预也。——这门课不好混,要付出时间,不但要在课上读,而且要在课后

一,我为什么开这门课

      我所钟爱的惠勒教授说:你要想了解一个领域,就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你要想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就开一门关于这个领域的课。
      我不是庄子专家,但是我想要了解庄子,所以我想请一些同学,与我共同研读庄子。我自己的预想是开一个读书班,十个人为好,每个星期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读庄 子,我希望每个人主动的参与者。没有权威,没有标准答案,一字一句地读,一章一章地背。不过,师大不允许我开十个人的小班,最小的限额是30人,所以授课 方式都要有所调整,关于如何上课,后面再说。先说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二,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我在科哲教研室,我教授的专业课包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物理学哲学)、环境哲学、科学文化概论等等,都与庄子没有直接乃至间接的关系。不过,科学哲学这个行当在中国还有自然辩证法的传统,自然辩证法是个筐,大筐。所以,这个专业与谁都是同行。
      我刚刚进入科学哲学这个行当时,主要的工作在于批判科学主义,批判科学哲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也关注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垃圾问题,牛奶问题。由此路径进入,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生态伦理问题。2007年,我的工作重新聚焦,我称之为工业文明批判。
      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人类如果不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将会终结。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需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批判;第二,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滋养。
      这是我进入传统的逻辑路径之一。

      我们当代中国人,与传统的距离非常遥远。我在伯克利访学时,曾经上了一个学期Michael Nylan教授的“中国经典”课,读大学、中庸、礼记~~我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课堂上学过这些。这种感觉很怪异。
      我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自然地了解我们的传统。实际上,我们与中国传统的距离,要远远大于我们与西方传统的距离。我们用在古汉语上的时间,要远远小于我们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中,我们不可能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学到系统的中国古典文献。
      庄子是我年轻是最喜爱的中国古典作家,上高中时,读《中国古代寓言》,就被庄子吸引,但是从来没有系统地从头读到尾。我希望有一些真正热爱中国古典,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与我共同阅读。

三,我为什么可以开这门课

      我的专业是科学哲学,一个科哲的老师开庄子课,大概会有人觉得怪异。有点儿像当初有位先生评价刘兵教授:一个作科学史的,搞什么女性主义,一个男同志!
      《庄子》是中国的经典,所谓经典,就意味着要不断地被阅读。所有的阅读都是当下的阅读。通过阅读,把经典植入当下的语境,使经典在当下的语境中得以重省。 长期以来,中国古典文献的阐释自然而言地由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或者中国历史的学者所承担。我当然承认,这些学者拥有阐释中国古典的话语权。但是我想强 调的是,文无达诂。古人已远,他们真正是怎么想的,是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而且,在我看来,把经典还原到经典所在的语境,固然是有意义的,而把经典植 入今天的语境,是我更关心的。
      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阅读《庄子》,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我对于科学哲学有一种很自大的看法,我认为科学哲学是一种元理论。比如,学过 科学哲学之后,关于真理、真相、客观、事实、实在、非实在、科学之类的概念都会有一种颠覆性的看法——缺省配置升级,用升级之后的视野再去看其它问题,就 会大不一样。
     《庄子》之中,可以讨论的哲学问题随处可见,而所有的这些哲学问题,都可以在科学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比如:关于类比、关于实在、关于整体论与还原论、关于相信——你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儿?——庄子曰:奚以知其然也?——更不用说更加直白的宇宙论、环境哲学了。

四,我将怎样开这门课

      这一项最重要,希望有心选课的同学认真阅读。
      我说过,我不是庄子专家,我不会讲得天花乱坠,给各位以好莱坞大片似的精神享受。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阅读庄子——这门课的名字。所以我这门课的核心就是:

我和大家一起读。但是只有读是不够的,我还要求大家:

这是中国古人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西方知识体系所格式化,对于中国概念都很陌生。我们阐释古典,是把古典翻译成现代 白话文——其实是西式话语。但是我们古人是直接被古典概念格式化的,他们要理解什么,是要把被理解的东西——比如天演论——翻译成古典话语才能理解的。就 是说,逻辑起点不同。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大脑格式化一下——那就靠“背”,让经典文本脱口而出,虽然一点背诵不能与西式的 童子功相抗衡,多少也能让我们以这种方式亲近古典。

      每次课大致的程序是这样的。
      1,随机请六七位同学,站起来背诵上次课要求背诵的课文,作为平时成绩——每位同学,一个学期会有五次左右背诵的机会;
      2,全体一起读课文一两遍;
      3,请同学单独朗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解释——如果你自己解释不了,可以读你手里那本书的说法。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释本,就可以互相校正,一起讨论。
      4,下课之前,把今天的课文从头读一两遍。
      5,从课文中选择几个自然段,要求大家课后背诵。

期末考试开卷,要求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和要求我会提前一个月告诉大家。     
    
      另外,这门课是连续的。我第一次开的时候,从《逍遥游》读起,读到《养生主》。去年开的时候,从《人间世》读起,读到《大宗师》。所以这个学期就从《应帝王》开始读。
      我曾设想,给这门课每年改一次名字,《庄子阅读》、《庄子再读》、《庄子又读》~~,这样,上个学期选课的同学还可以接着选。不过很遗憾,这个设计学校教务不能允许。所以上个学期选过课的同学,这个学期就不能再选了。

      参考书:任何一个版本的《庄子》,要有全部原文。我本人使用的是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但是我不希望每个人都用这个版本。否则就没有多样性了。


五,我欢迎什么样的同学~我能给大家什么

      我希望这样的同学来选这门课:
      1,真正爱好庄子
      2,愿意付出时间背诵。

      很多同学觉得这门课容易混学分,每个星期来下面坐两个小时,如果老师是老罗一样的人物,可以听个热闹。如果不是,就在下面写其它课的作业。如果是这样的同 学不小心误选我的课,在第二周别人退课的时候进来,想退又来不及,只好跟着上,这个学期会很难受的。——你难受,我也难受。

      每个星期,用两个小时在课堂上,朗读《庄子》,再用半个小时,背两节古文,把自己的大脑格式稍稍改变一下,与功名利禄无关,与找工作无关,与考研无关,只是把自己的脑袋誊出来两个半小时,亲近古典,亲近庄子。我觉得这是个享受,我愿意把这种享受与选课的同学分享。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由一段段时间构成的。你把时间用在这件事儿上,就不能用在另一件事儿上。你在读我这篇博文的时候,就不能同时读另一篇博文;你在与 这个人说话的时候,就不能同时与另一个说;你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不能同时看另一部——当你去看另一部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一段时间;你在上这门课的时 候,就不能同时上另一门课——当你想上那门课的时候,可能那门课已经取消了。在你能够选择的时候,你把时间用在哪儿,相当于你选择这一段的生存方式,生存 状态,这一段的生命。
      每个星期,把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交给《庄子》,不算多吧!
   
      我不是庄子专家,我的课不可能像于丹老师那样抚慰心灵,产生剧场快感。我只用最笨的办法,读和背。我的解释并不重要,不但我的解释不重要,所有的解释都不如原文重要。把原文背下来,结结实实地背下来,它就是你的,一辈子都会跟着你。可以受用终生!


2011年2月3日,兔年初一
于长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667-410789.html

上一篇:新年快乐,新春如意,春色无边,春光乍现
下一篇: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
收藏 IP: 125.39.162.*| 热度|

2 柳东阳 蔣勁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