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2009

博文

范岱年先生说科恩的书与清华的人文

已有 3876 次阅读 2010-4-28 07:48 |个人分类:博客精神|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范岱年, 曹南燕, 科恩, 曹天予, 孙小礼

昨天上午,清华图书馆罗伯特 科恩图书室揭幕仪式。因为前一天上海的朋友来,酒略高,迟到了。

揭幕式上,清华图书馆官方致辞,说科恩的书将推动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岱年先生要求发言——原本议程中,应该式没有这一项的。

范先生说(没有录音,尽可能回忆):

科恩先生把毕生藏书捐给了清华,这个主意最初是曹天予教授给他出的。(大家为曹天予鼓掌)
不过,科恩先生跟我是老朋友,他问我,捐给清华是不是合适。
我说:这是全中国最合适的地方了。

(科恩就在范先生对面,轮椅上,他的家人也来了,一位女生在翻译)

科恩的书包括很多领域,主要是在人文艺术方面。
刚才那位??(范先生迟疑了一下,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旁边有人说,领导)说,这些书会推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清华本来是一个优秀的大学,它的优秀最重要的不在于它的科学和技术,而在于它的人文。
清华这里出过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有赵元任、冯友兰,经济学方面有??(范先生说起他们的名字如数家珍)
我刚才在附近看到有一个特殊馆藏室,里面有王国维、梁启超??他们的书架,这很好。我建议再加上洪谦,洪谦也是清华的。

很可惜,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的人文学科被整个砍掉了,清华就变成了工程师的摇篮。
最近十几年,清华恢复人文学科,这很好。

*******
范先生讲到对清华人文是,女生在翻译的时候还有些犹豫。讲到后来,范先生就直接说英语了。

范先生还说到了戈革。非常巧,戈革的书也捐到了清华,为“玻尔文献室”,是在周一上午揭幕的。
范先生介绍了戈革的工作,翻译了全部玻尔文集,他也是科恩的好朋友。
仪式结束后,范先生推着科恩的轮椅,参观了玻尔文献室。我在里面看到了戈革的丹麦勋章。当年我曾为这个勋章拍过照片。

范先生还说到了龚育之,也是清华出身,科恩的朋友。

范先生发言之后,孙小礼教授也发言,说:

我就是在1952年离开清华的学生中的一个,我们步行,从清华走到了北大。我们最关心清华图书馆的人文方面的藏书是否也到了北大,后来我们知道,这些藏书都留在了清华图书馆。梁思成先生说:一个人如果只是工程师,那他只是个半人,还有有人文方面的修养,才是个全人。我希望清华的人文学科进一步发展,希望科恩先生的书,能够帮助清华,培养更多的全人。

范先生讲话之后,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大家在科恩图书室前合影留念。

科恩图书室,整整一大屋子书。曹南燕教授说,科恩是一个大房子,整个地下室都是书,他自己的办公室里也到处是书。我说:中国学者要想有这么多书,那是太难的。难的不是书,是买不起房子。

在图书室里,范先生跟我说,他一般不主动讲什么,但是觉得科恩捐书的意义没有阐发出来,有必要补充一下。我说:您说得好!
范先生很兴奋,很高兴。

君子有成人之美,一件好事儿成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667-316972.html

上一篇:每天素一点——关于素食及《向肉食说No》
下一篇:阿伽西讲座通知:技术的危险
收藏 IP: .*| 热度|

4 刘华杰 鲍得海 曹聪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