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工程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hujun

博文

国外关于人体生物场的研究

已有 21932 次阅读 2007-8-21 08:3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读:人体生物场究竟存在吗?风水是迷信还是未解的科学之谜?请看国外关于人体生物场论和中国风水学的研究结论。

    宇宙万事万物,信息同源,程序相同,节奏相应。那么,人与天地之间是通过什么东西相互感应的呢?现代科学的回答是“场”。物理学研究表明,物质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实体;一种是感官不能觉察的场态。场和形体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可分割的存在形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场与形可以互相转化。如中国风水学所说:“聚则成形,散则化气”。

    按照现代物理学观点:“场动成波”,故场与波也是一回事。例如:电磁振荡场变成电磁波,发电机和电动机就是利用电磁场“场动成波”的实用产品。那么,物质有“场”,人有场吗?现代人体科学试验,证实了人具有“人体能场”,简称人体场。例如:十九世纪,赫尔蒙特和迈斯默通过实验发现:生命体和无生命体都有一种"流体”,并能间隔一定距离而相互作用,这与引力无关。冯.赖欣巴赫花了三十年时间对这种“场”进行实验。他的实验证实了这个场的存在。他称“自然场”具有如下特性:

1)具有类似电磁场的性质,不仅表现出磁极性,而且具有其独特极性,类似于晶体中沿主轴方向出现的极性。

2)具有传导性,如导线,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密度,而不取决于物质的导电性。

3)这种场的一部分可用透镜聚焦,另一部分环绕流过,类似于气流。

    在二十世纪前的研究认为,人体场是一种万有能的特征表现,而这种能是与人的生命紧密相联的,它可以被描述为发光体,这种发光体围绕着和穿透人的肉体,并散发出它自身特有辐射。如同中国风水学中的“气”。

    二十世纪,包瑞克和里标尔特进一步证实人类却有一种能,它在一定距离内可使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他们指出,一个人,只要在现场,就能对别人产生健康的或不健康的作用。这种在一定距离内可授予和施加作用的特性,意味着可能存在一种某些方面与电磁场类似的“场”。

    1911年,基尔纳通过试验证实,并描述了他所测试到的“人体场”。基尔纳描述,沿着全身周围看到了鲜明的“雾”,分为三层:最靠近皮肤的是四分之一英寸厚的暗色层,它外面是两英寸厚的颜色较淡的一层,最后,再向外是一圈外廓不清,大约六英寸厚的外部弱光。基尔纳发现,“气”的出现因人而异,取决于被测者的年龄、性别、智力、健康情况。某些疾病表现为“气”的斑点及不规则性,这就使基尔纳发明了一种以“气”包层的颜色、纹理、体积和外观为根据的诊断体系。这与中国中医的“切脉望诊”相类似。而后,德拉沃尔又借助仪器探测发自生物组织的辐射,利用人体生物场的变化而诊断疾病。

    本世纪六十年代,伯尔和诺思拉普在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入研究指出:存在着一个电磁能引导场,称为生命场。它在人类和一切生物的机体结构方面发挥指导组织功能的作用。人体场不同部位间的直流电压梯度可用静电计测出其变化。由此,可精确地测定妇女排卵的时间;可由种子生命场揭示农作物的生命力;树的生命场可揭示它们与季节、月亮、太阳黑子周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人体生命场具有周期波动性,并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相关。关于“人体场”,最著名的发现,是由本迪特博士夫妇描述的。概括为:

1)人体具有多达七个连续而又相互渗透的能流围绕,并渗透着人体,这些能流的交叉形成了主要和次要的“查克瑞”。七个主要的“查克瑞”吸收了万有物并将其组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2)人体的成形和固定是依赖于一种精微体;精微体是一种被称作“那第斯”的能流组成;并如同篮子的编结物。“那第斯”内三种主要的能流组成,每个能流都垂直地作用于另一个能流,以人的脊柱为中心轴。

3)人体场内部是由离子、自由质子、自由电子等组成的“生物等离子体”。

4)人体能场的颜色和位形可以用来诊断机体和精神的健康与疾病;由调节人体能场可治愈机体和精神的失调。

5)人生存于一个万有能场中(前苏联科学家称之为“万能的宇宙场”)。它通过人体能场的介质从这个万有场中吸取能量,也向这个万有场发射能量。

    在近年,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光电倍增管和电视图像处理技术,记录人体周围的人体场。1969年美国新时代研究会成立了人体能量研究小组,由医学、生物、电子学三方面专家组成,对人体能量进行综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1)一般人都可通过意念活动做人体能场增强15%,少数人可增强100%或更多;专家惊奇地发现:受试者能够在暗室外面影响室内光电管的信号。这种情况颇似中国气功的“发放外气”、“意念制动”。

2)受试者都能从太阳穴、头或手放射出能量,而且,能量的强弱主要受精神状态影响。情绪急躁不安,信号减少,而思想集中,信号增加,这又颇似中国气功讲求“入静”、“放松”。

    综上所述,人体具有某种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场”态,已是不争事实。只不过是这种“人体场”的全部内涵,还需科学发展的最后证实。然而,对于“人体场”的认识,已使人类认识到: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具有相关关系,“场”是它们的媒介,使得人类更加注重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谐调。

人体科学与中国风水学

    中国风水学以及其基础理论依据是《易经》,在长期实践中,从定性上已经悟出了人体乃至人体与天地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中国风水学正是在“天地人感应”的原则下,将宇宙万事万物相互关系纳入“风水罗盘”中,精细排布出人类择居立业的最佳模式。那么,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天地人之间相互感应的媒介应该是“场”。这种场具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全息性;二是阴阳性。全息性和阴阳性共同构成宇宙螺旋场效应。

    1976年,前苏联科学家b.n.雷德尼在其专著《场》中写道:越来越深邃的粒子内层反映着越来越广阔的宇宙范围!我们世界中的每个粒子都同整个宇宙紧密地联系着,在自己的结构上带有宇宙的宏大形象的烙印。而反过来,整个宇宙的性质也是那么牢不可破地同它的结构或粒子的性状和结构联系着。理解这种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棗世界辨证性质的一个方面的本质,也带来巨大的思维上的困难。中国《易经》则将这种“场”概括为简单的八个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人体和人体场的全息性,在中医已经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并有效地用于诊治疾病和健身优生等方面。中医学称之为“望诊”,即通过观察气色而知脏腑疾病,通过五官大小状态可知相应内脏的强弱。在中国风水学中,将人与八卦方位、节气时令和日月星辰相配,有效地运用于人类选址、规划、营造之中。中国风水学称之为“物物一太极”,也就是说,天、地、人的各个部分均有相似的对应关系。

    人体和人体场的阴阳性,可通过五行生克关系找到它们矛盾中的平衡。人体场及生物场由宇宙螺旋场决定,而宇宙螺旋场的全息性决定了万物的“长相”;而其阴阳性决定了它们的“性别”。现代生物学,关于蛋白质和DNA的研究证实了人及生物在演进过程中对宇宙螺旋场的“复映”。

    1953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学者华生和英国学者克里克合写的一篇研究文章《核酸的分子结构》,他们根据x光衍射资料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69年加里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电子显微镜拍摄了放大七百二十万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照片,直接证实了这一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

1)DNA分子是由两条核苷酸长链构成,每条长链都由很多核苷酸连接而成;

2)每个核苷酸包括三种成份:脱氧核糖RNA、磷酸和碱基,其中的前二者是大家都相同的,只有碱基有些变化;

3)碱基分两类:嘌呤和嘧啶,嘌呤有a、g两种,嘧啶有t、c两种,这四种严格配对。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就是生物的遗传信息。每种排列就表示着一种遗传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受 到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这就是为什么猫只能生猫而不会生兔子的原因。同时,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仅受到生命体内部机制的决定,而且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DNA分子内部核苷酸之间磷脂键和嘌呤、嘧啶、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的破坏,使一个或几个碱基发生替换或消失,最后使生物个体发生变异。有些化学物质也可以同碱基起一 定化学反应,改变DNA复制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从而改变遗传信息。通过信息的研究更加精确地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中国风水学,是在对自然系统和人体系统的综合研究中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全息性和阴阳性,并把它们的构成性态概括为螺旋性。八卦阴阳图和星宿图都明确表明了“场”的螺旋性态。

“场”的螺旋性态在地磁场、人体场以及地球上的植物动物都有所表现。例如:

植物:牵牛花等逆时针攀缘生长。

动物:鹦鹉螺等贝壳螺旋纹向。

人类:手指纹及人体场分布。

地球:地磁场磁力线的形状。

    地球的磁力线包围着地球,并不断地运动着,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太阳风和宇宙风暴的袭扰。现代科学证明:太阳风和宇宙风暴是一种颗粒非常细微的流体。

    在中国风水学和中医中,有风水镇宅符和中医“祝由科”。这种凝聚螺旋场能的符号,虽然目前还无法从定量上验证它的功效,但是其使用形式无疑体现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于宇宙场的深刻认识。

    在中国风水学中常用的“月节纳卦张布为舆图”、“人与天地相参图”、“阴阳期度赏罚仁义图”、“斗枢旋转晦朔合符图”、“据爻摘符先天六十四卦图”等,揭示了宇宙螺旋场与人体场的对应关系。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3-6269.html

上一篇:白领阶层的健康计划
收藏 IP: .*| 热度|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