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荆门多英杰,崇敬张将军

已有 5570 次阅读 2019-6-20 16:08 |个人分类:中国各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张自忠, 荆门, 陆九渊

 


0327荆门龙泉公园

0291陆九渊纪念馆

0321百世大儒陆九渊。

0302湖光山色

0313张自忠塑像

0309张自忠纪念碑。

0310张自忠亭

0312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0347荆楚理工学院

0349荆门市博物馆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6/19

清明小长假第二天,即4月6日,我们自驾游览完荆州城后,已是下午5点。看看时间还来得及,就驱车上高速,朝荆门方向驰去。

荆门在荆州以北90公里,扼荆襄古道咽喉,焦枝铁路从这里经过,并有铁路通荆州武汉。荆门原是荆州地区一县。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如今辖东宝、掇刀两区,以及县级钟祥市和京山、沙洋两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车行一个半小时,傍晚时分,到了荆门市中心,在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一早起来,是4月7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了,该返回西安了。上午还能看点什么呢?当地名胜首推钟祥的明显陵,那是嘉靖皇帝生父的陵寝,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京山的绿林山景区,是西汉末年绿林起义的策源地,绿林好汉一词即缘于此地。但两地都太远。于是就近到市区西南部的龙泉公园一游。没想到,这段临时起意的游览颇有所得,了解到荆门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汽车沿着象山大道南行,不一会就到了龙泉公园大门口。龙泉公园占地78公顷,园内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山泉湖河相映成趣,楼台亭阁顾影生辉。背靠象山(原名蒙山),山下有文明湖。春秋时期著名道学家老莱子隐居象山坡下,躬耕尽孝,为《二十四孝》中“戏彩娱亲”的主角。北宋“三苏”同游惠泉,留下大量的诗作。在公园小卖部买到一本书,名《东宝历史文化名人》,翻阅一下,记载了60多人,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东汉隐士严子陵,灭东吴的杜预,立国荆南的高季兴,行万里会成吉思汗的丘处机,开国上将首任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都与荆门有关。

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本是江西抚州金溪县人,曾担任荆门地方官,在蒙山东麓设立象山书院,“听讼于此,讲学于此”。所以后人将蒙山改名为象山,在此建有陆夫子祠,现已扩建为陆九渊纪念馆。陆九渊与朱熹齐名,为南宋大儒,以心学著称。54岁病逝于荆门。象山大道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荆门还设有象山小学、象山中学,

最让人惊叹的是公园内辟有张自忠纪念馆,介绍他的事迹。山麓竖立着张自忠的半身像,并建有张自忠亭,亭内立着纪念碑。张自忠(1891-1940)是我们崇敬的抗日英雄,在长城抗战中迎头痛击日寇,在台儿庄大战中,率59军歼敌4000,战功卓著。后来转战江汉,屡建奇勋,在宜枣会战中牺牲,是抗战中为国捐躯军阶最高的将军。怎么会在荆门立碑纪念呢?与荆门有何关系呢?碑文解答了这个疑问。写道:张自忠将军山东省临清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驻节荆门,保卫襄西。1940年夏为粉碎日军侵略,亲率将士东渡汉水,抗击敌人,不幸于5月16日壮烈殉国,终年49岁。荆门各界人士仰其民族精神曾刻石铸像于文明湖畔,值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重建此碑以志纪念。

说一段令人解恨的故事。张自忠壮烈牺牲后,部下何基沣师长立志报仇雪恨。当时杀害张自忠将军的日寇横山武彦已由大佐升任18旅团少将副旅团长,驻防在湖北荆门、当阳和远安一线,正与何基沣的179师对峙。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5师通过内线给何基沣送来了一份绝密情报:18日晨,横山武彦将由一小队日军护卫,分乘四辆军车,从当阳县城出发前往荆门一带巡视。何基沣当即命令179师537团3营排长陈云龙率两个班带一门迫击炮在来回荆门必经的咽喉之地观音寺设伏,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横山武彦的车队才进入伏击圈,陈排长大手一挥,轻重武器一齐开火,横山身负重伤企图逃跑,迫击炮手见状瞄准他就是一炮,炮弹准确无误的落在了横山身上,当即将他炸成了一堆肉末,这个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游览过龙泉公园后,已快到11点。我们兵分两路。平原和志勤开车回西安,600公里行程,当晚7点半回到家中。关中则在荆门逗留,参观了荆门市博物馆,那里有“战国女尸和郭店楚简”,为国宝级展品。晚上坐火车南下,到长沙参加北德侨团访湘团的活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185993.html

上一篇:电学先驱:安培、伏打和欧姆
下一篇:中华第一瀑——黄果树
收藏 IP: 95.112.56.*| 热度|

1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