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当代毕昇 两院院士——王选事迹陈列馆

已有 8158 次阅读 2017-4-9 10:41 |个人分类:中国名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578王选事迹陈列馆留影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4/8

来到江苏无锡,参观完东林书院之后,走出大门,正要离开,突然注意到右侧还有一个展馆——王选事迹陈列馆。王选,记得是方正集团的老总,他有什么样的事迹呢?进去看看吧!这一进去,我就被吸引住了,为王选的事迹深深感动。我觉得应该写篇文章,介绍给海外的同胞们。于是写下这篇参观记。

我们知道,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王选事迹陈列馆介绍说:我国印刷术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第一个是雕版印刷,起源于隋唐之际,现存最早的文物是敦煌发现的公元868年的金刚经;第二个阶段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时间在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近年出土了西夏泥活字印刷品和木活字印品;而第三个阶段就是王选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王选因此被誉为“当代毕昇”,他不仅是北大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双料院士,这是罕见的。他还荣获第二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莘莘学子 立志报国

1937年2月5日,王选出生在上海衡山路一条老弄堂的石库门房子里。祖籍无锡。王家是当地有名望的大族,曾祖父为清代进士,父亲毕业于南洋大学(今交大),为高级经济师。外祖父周道章曾师从近代大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学习数学,又曾留学日本,是中国第一代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他倡导西学,是我国把数学书和讲义从竖排改成横排文字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用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书写算式第一人。王选的母亲曾在教会女中读书,文化水平也不错。

王选事迹陈列馆有个“场景复原”,幼年的王选在聆听母亲为他讲解《汉书•晁错传》中的一段文字:“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长辈教他如何做人,这也是后来“方正”集团得名的来源。

这样的家庭给了王选良好的学习条件。王选从南洋模范学校从小学读到高中,195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高年级他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一专业方向与刚刚发明不久的计算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我国在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已把计算机技术列为“未来的重点发展学科”。

 

自主创新 敢为人先

1958年王选毕业留校,参加了我国早期的计算机研制。在研制北大“红旗机”的时候,王选养成了看外文计算机资料的习惯。为了加快阅读速度,王选通过收听BBC英语广播提高反应能力,口语和阅读水平突飞猛进,为后来在科研中了解国外技术发展方向,采取独特的技术途径,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王选没有想到,几年之后“文革”开始,这也成了他的一条“罪状”。

在科研中,王选决定,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这显示了王选与众不同的闪烁着前瞻意识的洞察力。他在国产DJS21计算机上研制成功ALGOL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并在几十家用户中推广,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

在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王选也收获了爱情,他和陈堃銶相恋了。陈堃銶也是北大数学专业高才生,比王选高一级。毕业留校,担任王选他们的辅导老师,所以陈堃銶既是王选的学姐,又是他的“小老师”。两人志趣相投,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语言。文革开始后,王选生着病。陈堃銶常来照顾,对他说:“我们结婚吧!”王选简直不敢学习自己的耳朵。

“正是因为你的身体,我们才要赶快结婚,这样可以在学校要一间房子,我可以名正言顺地照顾你。”

“可我还怕影响你的前途……”

“怕什么呀,反正咱们是‘一对黑’!”

当时王选的父亲除了“右派”,又加上了“现行反革命”的帽子,而陈堃銶的父亲也因在国民党的工程委员会工作过,被打成“反革命。”因此王选和陈堃銶都沦为出身不好的“黑五类”。

1974年,国家准备搞一个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当时西方率先结束活字印刷,采用了“电子照排技术”,而中国仍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铅字排版,以铅字印刷”的铅排作业。70年代,中国最多的工厂恐怕就是印刷厂了,约有一万家。据统计,当时铸字耗用的铅合金达20万吨,铜模200万副。不但能耗大,而且污染环境严重。更重要的是,铅字印刷的出版效率极低,一本普通书从发稿到出版要一年左右,报刊杂志的数量品种也十分缺乏。

王选想,汉字精密照排项目研究成功,将引起中国报业、印刷业一场横祸力量的革命!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创举!想到这里,王选决定立即着手开始研究。他从外文文献中了解到,西方已从第一代手动照排机,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机,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进入到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研究。王选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第一个重要结论,研制汉字照排系统,首先要解决汉字信息的存贮问题,要搞信息压缩。第二道难关,采用什么样的输出方案,王选做了大胆决策,直接跳到第四代,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激光照排系统。王选的方案上报后,引起很大重视,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王选事迹陈列馆有个“场景复原”,让人唏嘘和感叹:70年代,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给王选和他的妻子陈堃銶这样的科学家夫妇,仅能分给10平方米的斗室。他们就在这样一间陋室里,相濡以沫,互相激励和支持,3600个日日夜夜,在极度劳累和紧张的困境下,研究设计出原理性样机总体方案、核心技术和软件系统,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体现了王选对科学事业的执着,挺立起当代中国科学家的脊梁与风骨。

 

当代毕昇 功在千秋

1978年,传来消息,英国蒙纳公司已研制成功西文激光照排系统,打算在1979年夏秋之际来中国举办展览,图谋打入中国巨大的印刷出版市场。面对严峻局势,王选带领同事夜以继日的苦干,终于在1979年7月27日,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第一张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英国人见到他们输出的样张底片,大为吃惊,赞叹不已。1980年王选他们又用该系统排出第一本汉字图书——《伍豪之剑》。

1981年,该系统的第一台原理性样机“华光1型”通过部级鉴定,但还不够稳定,无法真正投入实用。1984年,传来了10月要举办第一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的消息。美、英、日等国家的照排机厂商都准备参展,引进潮洪水般袭来。一家大报决定购买美国HTS公司的照排系统。

这真是生死存亡的考验,王选深知,如果退缩,将来必然是进口设备的天下。他们迎着挑战奋进,终于在1985年搞出我国第一个实用的激光照排系统“华光II型”。1987年《经济日报》率先使用华光III型照排系统,从此铅字排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华之光”大放光芒。

1986年北京大学投资创办方正集团。王选为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的起家之业。王选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顶天”就是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把技术商品化,大量推广应用。他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此后王选团队又设计出更为先进稳定、功能更强的方正系统。到1993年,以方正系统为主力的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黑白书刊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形成了电子出版这一新兴产业,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科技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前面说过的美国HTS在中国大败,不久就宣布破产,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英国蒙纳和日本公司也都全部退出了中国市场。

方正系统还要闯世界,到20世纪90年代末,方正日文和西文出版系统出口到日本和美国等几十个国家。

2006年2月13日,与癌症战斗了5年的王选逝世了,终年69岁。他是“激光照排技术之父”。他的发明,使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却被某些专家判为“计算机时代就是末日”的汉字,如鲤鱼般高高一跃,跳过了计算机这道龙门,进入了光驰电掣的信息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王选事迹陈列馆

这样的人物才是最值得表彰和推崇的。如今的方正集团,已是3.5万人的高新科技大企业。有人说:如果我们国家有100个王选,我们的综合国力将提高十倍。

王选逝世后,原籍无锡市决定创办王选事迹陈列馆,2008年底落成。地点选在解放东路867-1号。馆舍利用了原辅仁中学旧址,保持了民国建筑风格,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毗邻。

王选事迹陈列馆由主体展区和功能辅助区两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展区分序厅、莘莘学子立志报国、自主创新敢为人先、当代毕昇功在千秋、甘为人梯大家风范、身居高位鞠躬尽瘁、学习王选勇攀高峰7个部分。展馆收藏有珍贵文物、史料300余件。馆名由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亲笔题写。

王选是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是民族的脊梁和火炬,王选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会被后人发扬光大。

9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lx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47706.html

上一篇:“乐圣”贝多芬故居(德国波恩)
下一篇: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
收藏 IP: 36.149.15.*| 热度|

7 张学文 杨正瓴 蒋力 周浙昆 陈冬生 haipengzhangdr blackrain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