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高兴不起来:熊猫仍然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

已有 2935 次阅读 2015-6-7 21:23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五年了,熊猫仍然是中国文化符号中认知度最高,让人不胜伤感。

   继而一想,于丹教授发布的调查结论也许可待确认。

   于是,自信又开始饱满起来。

   不然,驰骋国际舞台、叱咤国际风云、纵横捭阖寰宇的当代尤其是近两三年来中国也太没面子了。

   又一想,这不正好呼应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吗?(尽管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说“天人合一”不独中国古代有,但我是不信那些专家的“谣言”的)


调查:熊猫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

中新社北京(2015年)6月6日电(记者 马海燕)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6日在北京发布《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报告》。报告称,排在外国人认知度前三位的中国文化符号分别是熊猫、绿茶、阴阳,排在后三位的则是敦煌壁画、面子、天人合一。

  本次调查覆盖英、法、美、澳、日、韩等6国。每个国家受访民众400人,均来源于企业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全球样本库。

  从受访者年龄分布看,25岁至44岁青年民众对中国文化认知度最高,25岁以下和44岁以上受访者认知度整体偏低。从性别看,男性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高于女性。

  调查将中国文化元素分为人、哲学观念、艺术、自然资源、生活方式、人文景观等6个类别。调查显示,外国民众对熊猫、绿茶等与中国自然资源、生活方式相关的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达到3分以上;对天人合一、敦煌壁画等包含中国哲学观念的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只有不到1.7分。

  互联网成为外国民众接触中国文化的首选传播渠道。调查样本中约50%的外国民众将搜索引擎作为网络媒介使用的首选,其次为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论坛的选择比例不到10%。

  调查显示,外国民众接触中国文化的意愿整体较高,在3.4分至3.7分之间。占样本总量80%以上的受访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其中通过旅游感受中国文化的意愿居首位,选择接触了解中国哲学理念的意愿则排在末位。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表示,综合看来,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度较高的国家是韩国、美国,认知度较低的是法国。不同国家受众接触中国文化产品意愿存在较大差异,英国人喜欢阅读中国书,美国人喜欢看演出,韩国人喜欢影视作品,法国人偏好手工艺品。因此,在推广中国文化时,有关方面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重视互联网传播媒介,优化相关外文信息搜索和传播效果。(完)



CNN头条热播成都形象片熊猫名片认同度最高--中新网


中新网成都(2010年)12月17日电 (刘贤)成都市官方17日披露,该市的城市形象片近日在CNN美国头条新闻、CNN欧洲频道播出,片中憨态可掬的熊猫和兼具东方传统与现代时尚的成都,给欧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悉,这支“典型中国,熊猫故乡” 主题的城市广告,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用熊猫这样一个具有国际符号的代言元素,融进了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武侯祠、廊桥、繁华商业区春熙路、双流国际网球中心等代表性的城市生活。

  成都专门邀请了屡获国际大奖的中国年轻的新锐广告导演唐高鹏执导《熊猫篇》。作品细腻幽默,融合了欧美广告风格与亚洲广告风格。

  片中的主角熊猫由曾参与《蜘蛛侠》道具制作的日本顶尖道具大师土井真一捉刀。土井团队花了4天时间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研究大熊猫的容貌、肢体、形态等,最终制作完成了这只熊猫道具。

近年来,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成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英特儿、IBM、马斯基、德州仪器、富士康等在内的177家世界500强来成都投资发展。不久前《福布斯》撰文称成都是“未来十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成都也被誉为“中国大陆十大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

  由于成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种群的野生大熊猫以及繁育和保护技术最先进的大熊猫繁育基地,熊猫作为成都的城市名片经常出现在该市对外的各类经济文化交流中,在海外认同度最高,最具亲和力。

  据悉,海外观众对成都城市形象片给予了较高评价。一位大学生在看了《熊猫篇》后赞叹:我原来对中国的城市只知道北京上海,没想到中国还有成都这座非常漂亮的城市,而且还是熊猫的故乡。(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896259.html

上一篇:如此猖獗的高考替考何时休?
下一篇: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收藏 IP: 112.26.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