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中国的科普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科普与科研在连接上的断裂。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以SCI(英文)的形式撰写,并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之上。 SCI的形式在未来若干年内只会越来越成为主流,个人觉得于科研领域,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中国的科普领域来说,这是一个灾难。
首先,基于科研的科普(纽约时报:没有科研便没有科普宗旨)很难得以进行。一些比较好的网络科普报纸、杂志一般都给出文章链接,而中国公民大多无法阅读英文文献,更没获取SCI原文文章的渠道。 一个小小的文章链接,不仅可以给出科普故事的原委,而且可以简单,系统地讲述某个领域的故事,让科普故事不仅活泼生动,且不失严谨。如英国New Scientist(《新科学家》周刊)对于寒武纪奇虾(Anomalocaris)是如何发现并捕食猎物的报道中,成功描述了5.6亿年前的奇虾复眼是如何进化的故事。文章不仅给出了本故事素材的来源(Nature, DOI: 10.1038/nature10689 ),而且还生动的描述了寒武纪最大的捕食者奇虾化石发现、形态和行为方面的众多研究。奇虾为何有如此大的眼睛,奇虾视力的演化和其它无脊椎动物(如蜻蜓)的对比关系,以及寒武纪大爆炸是怎么回事等等。文中,读者均可通过连接,或阅读以前的科普故事,或查看原始论文。
在New Scientist对奇虾的报道中,作者还讲了化石的发现,研究队伍等等,这样对于公众来讲,他们可以比较人性化的阅读故事,对于大学或研究生来讲,他们可以知道这个研究是哪个大学的那些人员在做,对于大学来说,这是很好的阐述自己研究方向的方式。而假如这是中国人自己的科普故事,那么必然会提到云南澄江帽天山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故事,对澄江旅游也是很好的基础,有利于众多地质公园、保护区、动植物园、博物馆吸引游客等等。
对于很多自然科学的科普故事,好的科普还必须有精美的图片。有专业的摄影师、插画家和化石复原图等等。这些是科普非常缺乏的。今天不想讨论这一点。我只想谈谈科研论文和科普间一个小小的衔接问题。
自然科学领域,图片远甚于文字。 公众大多对彩色图片比较感兴趣。然而,很多论文在发表的时候,因出版的缘故,把彩色图表被变成了黑白图表。使外人不敢兴趣,或对科普不利。如何解决论文出版与科普需求的矛盾? 首先,发论文的人及时将文章简介(或研究进展)以中文的形式,通过官方网站发出,并配有彩色图表。将论文中未使用的彩色图表以新闻配图的方式发出来,促进科普交流和使用。
(上图 论文中图表; 下图 科研进展中图表)
如北京植物所的桑卫国等在《生物科学》(Bioscience)杂志发表Securing a Future for China’s Wild Plant Resources一文。探讨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设置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分布不协调的关系。论文中所用植物分布和保护区分布图均为黑白图表,可读性远不如彩色图表,而在北京植物所的科研进展新闻中,把彩色图表发出来,对外人阅读和理解这个故事非常有利。这么做,既不违反版权也不失科普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将论文中黑白图表以彩色图表形式发布在新闻中。若能将图表中英文转为中文则更好。像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和保护区的关系,这么好的科普素材,如果让科普人员自己去制作,那科普事业还得若干年。这是我给大学和众多科研单位的一个小小得建议,希望有更多的人采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