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D特效电影《白垩纪公园》首发
新科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担纲科学总顾问
重大原创成果上荧屏 亿年前生物“复活”
中华龙鸟、尾羽龙、强壮爬兽、攀援始祖兽,这些1.2亿年前的动物跳出银幕,与观众亲密接触。黑山沟衍蜓、孔子鸟、燕鸟飞到观众鼻尖,挑逗观众抓它们的欲望。凌源潜龙张开血盆大口,猩红的长舌头向观众的脸上舔过来……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消息,5月7日,由国际古生物协会前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以及不久前刚刚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周忠和研究员共同担任科学总顾问,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汪筱林、王元青,以及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冷琴研究员等担任科学顾问,以 “热河生物群”研究成果为基础,由国内影视人策划制作的4D特效电影《白垩纪公园》,在浙江省科技馆隆重登场。本博就此对周忠和院士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私人电话采访”。
据透露,中国科协科普部高勘副部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周少平处长,热河生物群古两栖类研究专家、中国古动物馆王原馆长,以及浙江省科协相关领导,出席了首发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热河生物群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周忠和所长因其在鸟类起源方面突出的成果,40多岁就被美国科学院秘密提名,并顺利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4月底结果公布之后,他才从几封国外友人的祝贺邮件中得知此事。
距今1.25亿年的热河生物群,是发现于中国东北的辽西、冀北及内蒙古东南部的一个化石宝库,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地球上的第一只带羽毛的恐龙、第一只鸟喙、第一枚翼龙蛋、第一种敢于捕食恐龙的中生代哺乳动物、最原始的羽毛、最早的真兽类……这里的化石书写了生命进化研究方面一连串的世界第一。这里特有的长羽毛的恐龙,以及大量残留着恐龙特征的早期鸟类,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争论了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假说,以及鸟类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结论性的证据。这里发现了现代哺乳类最早的祖先——始祖兽和中国袋兽,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类型的哺乳动物,都从这里发源;这里发现了地球上的最早的花之一,解答了困扰科学家100多年的“达尔文的讨厌之谜”……
十几年来,我国一批全球知名的古生物学者对热河生物群的深入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已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了近50篇相关论文。同时,重视并热爱科普工作也是这个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研究团队的一大特点。其中,由徐星撰写的科普文章《飞向蓝天的恐龙》,发表不久就被选入了全国版中学语文教科书。
2008年春的一个晚上,编剧拨通了热河生物群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周忠和所长的电话。两人在电话中当即约定,联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一个科普项目,以3D技术重现角色形象和生存故事,把这项中国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搬上荧屏。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徐星、王元青、王原、冷琴等国际知名的学者纷纷受邀加入,并得到了国际古生物协会的前主席张弥曼院士的热心支持。申报基金委科普项目一举成功,成为基金委当年8大国家级的科普项目之一。以此为突破口,项目组成功吸引了美国特效电影公司的追加投资,确定了本土3D制作公司,历时一年半,终于高标准地打造出这部依托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原创4D特效电影。
根据石板上的骨骸残留和印记,运用3D技术写实地复原一亿多年前的古生物形象,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因难度巨大而成本高昂,国外的影视作品也屈指可数,国内的影视机构更是有意无意地长期忽视这样的题材。《白垩纪公园》成为我国第一部此类题材的3D影片。立体影像加上喷水、座椅升降、吹风、挠腿等特技,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个远古的生命乐园。
世上第一只带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