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圆月缺,老师同学
中秋节了,秋高气爽,心情本该愉快,可是看到最近热炒的人大导师与学生决裂的事件还在不断演绎之中,忍不住也来说几句吧。
导师之于学生,关系非同一般,不是父母与子女般的血缘关系,也不是若即若离的同事关系,更不是见面打个招呼的路人关系,它在学术上像父母之于子女一般的“血缘关系”,在感情上又像是同事一样互相尊重和保持距离的“同事关系”,当然分手之后也可能像是连个招呼都不打的“陌路关系”。怎么把握这些分寸,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磨合和尝试的过程,有好有坏,好的所谓“名师出高徒”、“高徒映名师”,不好的多数是两败俱伤,一地鸡毛。举个半好不好的例子吧,也是引以为戒。
几年前,一个学生发邮件来找我:“老师,我的成绩……,我跟现在的导师闹翻了,要换导师,您能收下我吗?”事出紧急,因为他那时候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不换导师就不能再继续学业,为此事还专门来北京,考虑到他的情况和诚心,我就答应了,当时想好歹我的责任心还是比较强的,也是老教师了,应该可以带好。开始确实很好,学生很积极认真,也很负责任,很快完成了一些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他来的时候已经比别人晚了一年还多,所以这些实验有了一定的成果之后我就安排他发了论文,没想到,论文发表之后(确切地说是达到毕业标准了),他就完全换了一个人,实验室找不到人,负责的工作拖拖沓沓,谎话连篇,对同学也是没有一句实话、欺上瞒下,任你怎们说,他从来不回嘴,但是他也从来“不听话”,我终于忍无可忍:你再这样就不要毕业,另请高明吧!于是又跑回来痛哭流涕地忏悔,发誓好好做工作……毕业论文最终还是通过了,但是整个过程很不愉快,意外的是他最后找的工作竟然很不错。
很偶然的是,我之后遇到了他之前与他闹翻的导师,无意之中谈到了这个学生,这位导师讲了他们相处的过程,为了这个学生导师甚至牺牲了寒假的大部分时间陪他,可是怎么也打不开他的心结,最终还是他大闹一场:原来这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他想到北京本部来,无论如何他都会找机会闹翻的,不是这位导师负不负责任的问题。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了,我也毫不奇怪为什么他刚来和满足了毕业条件之后就判若两人了,如果不是我这样比较“凶”的导师,也许会再一次上演“闹翻”的悲剧。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在毕业欢送晚宴的真情告白:讲述了自己从西北农村一路走来的艰辛成长故事,那时候应该是他所有包袱都放下了,终于对老师和同学们吐露了真心话。毕业之后,大家还是有邮件联系,今年的聚会他也来了……
祝福他吧,尽管在学校的时候大家之间确实出现了很多的不愉快,可是他最终能够满足要求毕业并且找到满意的工作,也算是圆满了,希望他以后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汲取之前的经验教训,一路走好吧。当然也因为这个同学,我之后很谨慎招收学生,几乎是不再招收跟导师闹翻的学生了,其实所有导师的心都是一样的,希望学生好,尽力去帮助学生,那些怎么都处不好、闹至决裂的,多数的问题还是出在学生自己身上。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代沟,学生恃才放旷、桀骜不驯,老师可能思想僵化,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凡是老师都是爱才的,特别是你真的显示出你不一般的才华的,老师甚至还是支持你特立独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理直气壮地挑战大牛,也是会获得导师和大牛认可的,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很牛气的本科生在一次讲座上公然挑战大牛,结果大牛和老师都对小伙子伸出了大拇指,好样的!关键是你要真的有利、有据、有节地表现出你的才华,而不是出言不逊和蛮横无理,这不是才华,这是无礼!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定论,也没有固定的范式,如同这月亮,时圆时缺,有亏有盈,是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学生在求学阶段保持自己的个性、跟随导师钻研学问、不断精进、乃至超越,老师则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逐渐找到方向、学会方法、有所成绩,也是把一个小的种子或者方向与学生一起努力让它从小到大、从缺到圆、从亏到盈,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这也是快乐的过程。如同我跟我的学生常说的:大家有幸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相识在美丽的校园,一起努力,把这段年华过成一段让自己一辈子感动的日子。
最后,祝福所有老师和同学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