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25日我去厦门上课—这学期《创新工程实践》慕课的第一次见面课安排在集美大学,约好了上午的时间去厦门大学看望田昭武先生,这是一个始于春天的约定,在飞去瑞士的航班上巧遇田中群院士,聊起来,我说真的是很久都没有见到老田先生了,我始终记得他2007年在泰国参加国际会议时跟我说他那时候要开始研究的新方向—电化学加工三微微纳结构做新能源电池,那时候他80岁!对于晚辈来说听起来真的是不可思议,而之后虽然很少见到老田先生,但是却是常常看到厦大的青年教授们在这个方向上飞速进步、取得了很多的成果!钦佩,钦佩!于是就有了这次去看望老田先生的机缘。
早上9:30来到老田先生家里,只见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不仅是记得我们十几年前的见面,竟然还记得我给他发过的邮件!对于学术研究更是侃侃而谈,这些年他始终关注新能源方向,从电动汽车、立体公交到新能源并网的问题都很有见地,完全看不出他92岁高龄!我说到跟小田先生在瑞士的偶遇,他立马就来了一句:“他现在开会太多了!我说过他要投入更多精力在实验里,要开拓新方向。”真的是知子莫若父啊!小田和老田院士不仅是极其少见的父子院士,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十年前在基金委帮忙的时候做过一个统计:小田和老田院士是自从86年基金设立以来申请项目中从来没有失过手的人!这样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仔细想起来,这样的不可思议其实都来自于家教:老田院士以身作则、对自己对孩子要求都很严格、学术是他们的共同兴趣,这也难怪在我跟小田先生开过的会里,他每次都是那个只谈学术问题的院士,可谓一股清流!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我看望老田院士时交谈的另外一个重点:2002年我第一次来厦门大学,是因为葛文勲先生在厦门大学建设萨本栋微纳米研究院的机缘,葛先生和海外校友捐赠并建设这个中心,起名萨本栋中心是为了纪念萨本栋校长—葛先生他们在厦门大学求学时的校长老师,这个在厦门大学校友中永远闪光的名字!老田先生说:
“厦大的建设和发展有两个人居功至伟:陈嘉庚先生和萨本栋校长!”
是啊,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他不仅是南洋的首富而且是大慈善家,一己之力捐赠成立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上百所学校,被大家尊称为“校主”而且现在所有他当面捐赠的学校校园的建筑都按照“嘉庚体”来建设,美轮美奂!是抗日战争这样的民族危难将陈嘉庚先生和萨本栋先生的命运与厦门大学联系在了一起:那是1937年7月1日,陈嘉庚先生在这最困难的时候变卖家产还是不能维系学校发展,他毅然将厦门大学无偿捐赠给国民政府,1937年7月6日,国民政府委任萨本栋来做厦门大学的校长!
萨本栋,何许人也?35岁的清华明星教授,出身名门,留美归来,风流倜傥、风华正茂,他课讲得好,年纪轻轻就在名师云集的清华物理系崭露头角,学生评价他是“站在本系第一道大门上的人”,不到两年,他就入选清华教授评议会,是14位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不仅学问做得好,他还是体育明星,他是网球队主力,和哥哥萨本铁(著名数学家)的网球对抗,也因精彩纷呈,时常吸引人们的观看。
可就这样一位年轻的大学教授,为了家国大计,他临危受命,在七七事变的前一天接下来这个千斤重担,在敌人的炮火中抵达厦门,于7月26日正式上任!此时祖国大地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战火9月刚烧至厦门,他便将厦大先行迁入时为公共租界的鼓浪屿,并立下誓言:“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就要上课!”随后为彻底解决安全问题,他力排众议,认为祖国东南半壁的高等教育仍需维持,亲自决定将厦门大学内迁到闽粤赣交界的山城长汀,12月初开始搬迁。是时,福建交通极为不便,从厦门到长汀又关山阻隔。萨本栋周密筹划,妥善安排,抓紧时机,指挥若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将师生员工全部安全送达,于1938年1月17日在长汀复课。在这个满目荒凉的山区小镇,到处都是悲鸣之声,萨本栋不为所动,说:“本校遭此劫后,更下最大决心,共同奋斗以期克敌制胜,再图复兴,重加建设。”此后8年,他励精图治,以身作则,在长汀办起一所一流大学。
作为科学家,他虽然暂别自己心爱的科研,但是他却把教师当成了新的科研试验场,他带领几位理工科助教和仪器管理员,把学校分配给他乘坐的专用小汽车的发动机拆下来,改装成照明发电机,并亲自指挥安装电路、电灯,奋战几昼夜,终于使全校大放光明。他先后创办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航空工程等院系,并亲自给学生授课、编写教材,最多的时候一个人一周上20学时,远超其他专任教员!
作为校长,他极力保护学生维护学生利益:国民党特务来抓进步学生,他怼回去:“我为一校之长,家长把子女交付于我,我自当全力保护!”汪精卫要投敌,他携全体教授发通电:“汪氏此举,实属丧心病狂,置国家民族于不顾。”身处危难之中,他时时刻刻督促自己和学生:“我们对暴日只能‘抗’战而不能作‘惩罚’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术至今尚未独立,我们民众技能的水准,几百年来未曾提高。”
在萨本栋任内,厦大由迁入长汀时的全校师生不过200余人,发展到1945年已成为拥有4个学院15个系的综合大学,教授、副教授94人,学生达1044人,厦门大学的办学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南方高等教育的重镇,为世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田昭武先生就是这个时期考入厦门大学的,1946年,田昭武获得嘉庚奖学金,并得到时任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系主任的卢嘉锡先生赏识,卢嘉锡为田昭武量身定制学习课程,并推荐他到厦门市立中学高中部兼任化学教师。1949年田先生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并留校担任卢嘉锡先生的助教,开启了他辉煌的学术生涯并于1982-1989年担任厦门大学校长,传承了萨校长的精神。
田先生毕生致力于物理化学的研究和实践,是科学源头创新及学科交叉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电化学研究方法、谱学电化学、能源电化学、光电化学、电化学微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他既是实验化学家又是理论大师,先后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他设计和推广了新一代的XYZ-1型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WF-Ⅲ型微区腐蚀电位分布测量系统(1982年)等,如前所述,80岁以后他又在燃料电池领域大放异彩!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田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担任厦大校长,对于人才培养和新学科方向的培育扶持居功至伟,将厦大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重要的提升,可以说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校长,老田先生始终走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厦大人、福建人、化学人,也影响了很多我这样的“局外人”!
没想到,今年国庆节老田先生逝世,再次回顾这段厦大故事,致敬陈嘉庚先生、萨本栋先生和田昭武先生,他们不仅是厦门大学的创办者、建设者,更都是危难之时显身手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爱国楷模,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代又一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砥砺前行的大先生们,才有了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的文明!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
谨以此文致敬和送别田昭武先生,在我们的心中您永远是:
学界北斗星,爱国大先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9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