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yind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ngyindao

博文

賨国国都考

已有 3308 次阅读 2017-8-12 10:22 |个人分类:向一科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賨国国都考

賨国国都考
向胤道 2016.6-2017.7草撰

                                                           賨人活动  早于新石器时代

     賨国国都位于现在的土溪境内。考古学家考证在2万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就有人类活动。物证:1980年后,土溪所在的渠县大义乡罗尔顶村、共和乡清河村(今报恩乡)出土了石斧、石锛、骨针、陶网坠、陶纺轮,土溪上游村采集到贝壳形的青石砍刀砍斧器具,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
距今1万年至5千年前,这里开始出现原始村落。物证:土溪城坝村出土的陶鸡、陶鸭、龟鹅画像砖、用作盛酒浆或粮食的陶钟,以及汉代陶水塘。这个陶水塘系一个长42厘米、宽21厘米的红陶模型,其上有堤埂,有闸门,塘里尚有泥螺6只、鳖1只,鲢鱼、蟮鱼、鲫鱼标本各1,由此见证当时的村落形成及农业生产并不落后。
     村落的初具规模和发达的农耕,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居集,天长日久城市雏形开始诞生。专家考证及实物证明其形成至迟在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7年的殷商中后期。物证:土溪城坝村现存有东汉时的陶水井43口,其子3口今天仍在继续使用。井一般深16米左右,井底顺置空孔大陶缸,井壁用子母榫弧形汉砖围砌,井径1米左右,整个建造精准而适用,用轱辘提水饮用和灌溉。古代先民由渔猎到农耕、由游牧而定居。刀斧石器等劳动工具的使用和坝上的沃土、周围的嘉水,使当地的土著居民板楯蛮(賨人)定居,成为必然。逐渐发展成“古之賨国国都”,进而有了“宕渠城”到“车骑城”。由初期发展到兴盛到毁灭,历经18个世纪。战国至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间的700年是它的蓬勃发展期,其中东汉至蜀(公元25年——263年)有240年的辉煌时间。作为县、郡治所历734年。
助周伐殷商 获得空前发展

     史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中;《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下,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事实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十一年)正月,武王亲率大军与各路会盟的人马(包括巴人军队)誓师牧野(今河南汲县南)替天行道,摆开阵势与殷商决战,讨伐暴虐的殷纣王。此役一举歼灭殷商17万人马,盟军逼近殷商国都朝歌,使纣王登鹿台投火自焚,开创了周代五百多年江山的基业。功勋卓著的板楯蛮巴人军队,善以木楯为武器、剽悍劲勇,此战使賨人威武名震各路诸侯。其号令集结出发中心就在土溪。
秦置宕渠县 更加壮大区域

     宕渠,渠县的古称,始于战国后期。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秋,秦遣大夫张仪、司马错举兵伐蜀,冬十月,蜀灭。张仪顺势取巴(包括嘉陵江与渠江流域的大片地域),执巴王以归。两年后,秦置巴郡(治地江州,今重庆市),在今天的土溪城坝村设宕渠县隶之,治所宕渠城,即 “古之賨国都”。辖地包括今达州市、巴中市及城口、邻水、广安、营山等县域,幅员近五万平方公里。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到十一年(公元65年——68年)全县人口上万户,为上县。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105年)析宕渠县之东置宣汉县(今达州市通川区),析宕渠县之北置汉昌县(今巴中市巴州镇),辖今渠县、大竹、邻水、营山等区域,治所未变。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以当时所属巴西郡(治阆中)东面的一片行政辖区,置宕渠郡,领宕渠、宣汉、汉昌三县。东晋安帝时(公元397年——418年)地属南宕渠郡(治今南充)。南北朝刘宋(公元420年——479年)与萧齐(公元479年——502年)时,仍属南宕渠郡,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于郡里置渠州。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改宕渠郡为流江郡。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渠州为宕渠郡,到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宕渠郡为渠州,宕渠作为县郡行政区划名称,延续了932年。随后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使用“宕渠”一词。
賨族来历,源远流长

     《尚书·牧誓》解:在周武王伐纣队伍的“巴师”中,有一个叫“彭”的民族集结的队伍。“彭”,既“彭排”,一种特殊的楯,也叫板楯。远古时期,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一个少数民族,强悍尚武,天性神勇,锐气难挡。作战时常持一种木制盾牌,故称“板楯蛮”。 他们以蛇为图腾,史书把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群叫“蛇巴”,系巴人的一支。汉初,始称他们为“賨人”。因其称所交纳的赋叫賨布、賨钱而得名。《说文解字》:“賨,南蛮赋也。”《巴蜀史迹探索·巴史新探》:“夷人岁出賨钱四十,谓之賨民”。古代賨人居住在川东地区嘉陵江、渠县流域和长江北岸为主要聚居地。常在西至阆中,东至云阳,南至垫江、合川一带广阔地区活动,而政治、军事、物资中心就在宕渠(今达州市土溪)。《华阳国志·巴志》:“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诚。”此城即土溪城坝村古城遗址,就是“古之賨国都”所在地。
     宕渠因境内宕水、渠江而得名。渠江聚州、巴两河之流汇于达州市大地腹心,全长约七百公里,总流域近四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川东几个地市。古解“渠”字还有另一种意义:盾,通楯,兵器。这与从远古到东晋,渠江与嘉陵江流域的主人有关。渠江的源头,说法三种。1.北源大通江,即宕水,源自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郑县的碑坝河、西乡县大河区、镇巴县简池区大池乡共三支河流;2.东源州河,出自川、陕两省大巴山脉西南麓,西南流,在三汇镇与巴河相汇,流入渠江;3.西源巴河,出自川、陕两省边界米仓山南麓,南流。三条源流至渠县三汇镇汇合后,始名渠江。于是就把这大片土地概括为“宕渠”。就有了宕渠县、宕渠郡,所谓“巴山渠水”来历是也。
助力汉朝 英杰辈出

     公元前206年,项羽、刘邦联手推翻秦朝统治,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未久,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入关平定“三秦”(即被分封又反的秦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后,再东进与项羽逐鹿中原,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一统中国。
     在平定“三秦”的战争中,刘邦采纳阆中人范目的建议,“募发賨民,要(约)与定秦”。天性刚劲神勇的賨人“为汉前锋,陷阵”,立功受赏。刘邦很喜欢这支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军队,因而免除了賨人氏族的头目罗、朴、昝、鄂、度、夕、龚等七姓的租税徭役。其余的“岁出賨钱口四十”,保留賨人氏族、部落组织,封其大小酋长为王、侯、邑君;热情褒赞賨人在征战中壮武扬威的《巴渝舞》,将其引入宫廷,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既是充分肯定,又示诚心爱慕。
     賨国,崇文尚武之地,所以出现了东汉名将冯焕、冯绲父子,大成国开国皇帝李雄,蜀汉名将王平,抗倭英雄守台将领王万邦等英杰。
东汉车骑城 威武名天下

     车骑城亦即賨城、宕渠城,即今土溪城坝遗址。宕渠人东汉名臣冯焕,历官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幽州刺史。为官清正,受到安帝赏识,赐予诏书表彰。“嫉妒奸恶,数致其罪”,而结怨者怀恨诬陷,伪造皇帝玺书,收冯焕狱,妄图致死。经其长子冯绲提示,上书皇上,揭露奸诈,使其抵罪,而自己也病死狱中。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归葬渠县土溪场赵家坪。原豫州部属十余人为其建阙立碑,刊刻安帝告豫州刺史诏书,墓前石阕已成国宝。
     其子东汉名将冯绲(约公元100年——167年),少年好学,见解敏锐。二十岁左右被皇帝下昭拜授郎中,由郡上属吏而县长、县令、广汉属国都尉,拜御史中丞,出任陇西太守、辽东太守、廷尉而车骑将军、匠作大将,转河南尹。多次参加与平定“叛乱”,戍守边防,素有威猛之气概。执掌朝中监察,刚直不阿,敢于对皇上直言呈谏。不揽权,不贪财,知人善任,有功该赏也“固让不受”。冯绲造福乡里,增修宕渠城。因冯绲曾授衔车骑将军,所以,宕渠城又叫“车骑城”。由此衍生出冯绲不少“御灾捍患,护国佑民”的传说,被县人尊为“土主”,城乡立庙祭祀。历经沧桑,冯绲增修过的车骑城,即賨城、宕渠城毁于东晋末(公元420年)僚人入蜀的一场战乱中。从殷商中期算起,车骑城(及賨国)存在约18个世纪。现全国最大的汉阙遗址中的冯绲阙,巍巍耸立,记刻着一代名将的丰功伟绩。

向胤道(向一),研究员,省作协会员,诗赋学家。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中国诗赋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等理事、会员;中国国学学会、四川省科普作协、嫘祖促进会等常务理事、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系中国国学院大学、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和中国国际行业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等。四川省《嫘祖文化》《嫘祖文艺》、市《戛云亭诗词》副总编等。科研、文学作品分别获20、40余项全国性大奖。

通信地扯:四川省达州市西外白搭路滨江山语城C栋19-4# 邮编 635000

电邮:xiang1947522@163.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2252-1070739.html

上一篇:千秋岁引•立秋
下一篇:昆仑的伤痛
收藏 IP: 60.255.161.*|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