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大部分国家,交通事故几乎都在国民意外死因中占据前列,死亡率居高不下。但是有一种交通事故,驾驶员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也没有酒精、瞌睡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却眼睁睁地看着车祸发生。
这是一种道路催眠现象,它不同于疲劳驾驶,也与睡眠没有关系。驾驶者始终保持着清醒,这或许更接近于走神的状态。而这种“走神”也是有门槛的,通常只有技术纯熟的老司机才会陷入道路催眠。
1921年,一位《纽约先驱报》的记者散步时偶然见证了一起离奇的车祸。
在一条不算繁忙的道路上,一辆汽车追尾撞上了另一辆汽车。但奇怪的是,两位司机从驾驶位走下来,都对于事故感到莫名其妙,似乎刚才在驾驶的不是本人。
在事故发生时,追尾的后车司机坐姿端正,双手、双脚都放在了该放的地方,目光如炬地注意着道路情况。而前车司机也并没有留意到后方车辆紧贴,直到发生毁灭性的一声撞击。
怎么解释车祸发生的原因和当时司机“专注”撞车的举动呢?这位记者总结,虽然司机看似专注,但其实可能已经精神恍惚。而对于技术纯熟的老司机而言,驾驶已经成了一种本能。于是这位记者第一次提出“道路催眠”的说法,他认为车祸中的司机正是被道路催眠了。
后来,开始有人对道路催眠开展研究调查。直到20世纪50年代,公众和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个异常现象,人们发现有的司机会不自觉走错路,或者眨眼间就走了几十公里,甚至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会产生老虎尾随等奇特幻觉。人们才意识到,道路催眠现象十分普遍。
在另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辆牵引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灯,第二辆皮卡紧随其后停下,然而从后面驶来另一辆卡车,猛烈撞击前面两辆车。皮卡车立即着火,司机当场死亡。
卡车司机显然要负全责,然而根据调查,司机当时并没有酒驾,精神状态也没有问题。最后事故调查员判定,这是卡车司机陷入道路催眠引发的事故。
1956年,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是由单辆汽车造成的,但是找不到任何明显的原因,于是只能归咎为道路催眠在作祟。
实际上,由于难以鉴别事发当时司机到底是道路催眠还是疲劳驾驶,这常常成为法庭上,律师为辩护者脱罪的主打点。而如今也只能通过驾驶时长来判断司机是否疲劳驾驶,比如我国交通法就规定,不能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或者期间必须休息超过20分钟。
对于一条曲折但再熟悉不过的回家道路,有的时候仅凭恍惚的心绪,习惯性地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开车回到了家,甚至回家后还怀疑自己刚才是否一不小心闯了红灯。这是陷入道路催眠的典型情况。
但是,这和疲劳驾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最关键在于精神状态的表现不同。专注力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大脑产生疲劳情绪,于是驾驶太长时间而没有得到休息时,就容易造成疲劳驾驶。而道路催眠,则是因为驾驶太轻松、无聊造成的。
纵观汽车发展史,人们在追求卓越的驾驶性能的同时,也在极力改善舒适的驾驶环境。符合人体力学设计的皮座椅,温度舒适的空调,3D立体环绕的音乐效果甚至可以让汽车变成小型蹦迪厅……
于是司机置身全方位包裹的安全“躯壳”,沉浸于小空间里的舒适享受中,逐渐在意识上忽视了钢铁躯壳之外险象环生的道路环境。再加上对自身驾驶技术的自信,他们把掌控方向盘、脚踩油门和刹车的重任通通置身脑后。
舒适的驾驶环境让这部分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放下警戒,进入恍惚或放松的状态,大脑开始“自动驾驶”。
这种放松的状态一定是消极的吗?有心理学家认为,道路休眠并不完全是坏事,让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反而可能更有利于驾驶。
有一个关于蜈蚣的小故事,蜈蚣平均多达40只脚,需要保持左右、前后步履协调才能正常行走,但是当别的小动物问它如何用这么多脚走路时,蜈蚣也好奇地专注观察自己平时怎么走路,结果它的脚反而会纠缠在一起。这称为蜈蚣效应,而控制着四肢完成驾驶任务的司机就被类比成在行走的蜈蚣,专注于驾驶这件事上反而可能慌了手脚。
就算没有开过车,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陷入蜈蚣困境。比如你刻意要画一条直线,反而没有你随便画出来的直;比如打桌球时聚精会神地瞄准方向,有时还不如随便瞄一会儿打得准……许多现象表明,过度专注可能反而会把事情搞砸。于是有人用这个理论来为道路催眠正名。
有人也把道路催眠归因为意识与行为的状态分离。分离期间,即使似乎逐渐失去清醒的意识,但并不能导致行为脱节。因为在某个还不清楚具体部位的大脑皮层分区里,记忆和逻辑还是紧绷的。于是驾驶者仍然能意识到什么时候该左转,什么时候该停下等红灯。
爱丁堡一位专门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家认为,长距离驾驶时,驾驶员陷入道路催眠的状态其实和冥想行为相同,是一个放松的状态。而当危险突然出现,驾驶员还是会快速做出反应,因为潜意识仍然是清醒的。
但是显然,直观的数据统计不能说明道路催眠让司机驾驶技术得到多大的提升,但却证明了造成的车祸有多危险。因此,即使是老司机,也应该尽量避免陷入道路催眠状态。
而要避免道路催眠,也就是在驾驶中要保持清醒和警惕。而司机要做的,其实和疲劳、睡眠对抗差不多,一杯提神醒脑的咖啡或浓茶或许有用。或者让车内环境变得不那么舒适,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打开车窗感受寒风,把音乐换成嘈杂的白噪音……当然,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类折磨自己的方式。
除了司机本身需要做出的努力之外,其实在道路设计上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例如你看过的许多公路片中,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有些明明可以直线到达的高速公路,却偏偏要设计成弯曲的。印第安纳的一条高速公路,就故意在每两公里左右设计了一个曲线弯道。
修高速路难道不是为了缩短距离、提高速度吗?这奇葩设计似乎恰好反其道而行。其实这就是为了让司机时刻保持警觉,专注于变化多端的道路,避免陷入道路催眠。
讽刺的是,高速公路的修建初衷恰好与缓解道路催眠相悖。人的意志难以避免被枯燥的高速驾驶磨灭,让人陷入危险。但不可否认,人们已经有能力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道路,但却囿于人为驾驶的因素而不得不做出妥协。
道路催眠中的司机被人戏称做大脑切换成“自动驾驶”状态,但这是否恰恰说明,汽车自动驾驶取代人工驾驶的必要性呢?
Anne MarieHelmenstine. Understanding Highway Hypnosis. Thought Co, 2019.05.01.
MagazineMonitor. Who, What , Why: What is 'highway hypnosis'? BBC News, 2013.12.04.
DianeRussell Girardot. How 'highway hypnosis' works.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2012.08.07.
MichaelGrossman. Highway Hypnosis and Fatal Truck Accidents. Texas Injury Law Blog,2017.04.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