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如果街头迷魂药不存在,那蒙汗药为什么传了两千年?

已有 9411 次阅读 2019-3-22 23: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走在路上突然闻到旁人传来的一股异味,接下来就神志不清地到银行取钱交给身边的陌生人。

这种防不胜防的伎俩相信早有听闻。


闻风丧胆的迷魂骗术似乎让人陷入绝境,无法破除。

但其实可以放心,这种一闻就晕的迷魂药是不存在的。

 


即使没有亲身经历,光是听闻这种迷魂药产生昏迷效果就使人后怕。

恍然间损失了钱财事小,更可怕的是身体毫无防备地任由处置。


据说走在路上闻一闻就会中招,巨大的危险就如此浑然不觉地降临?

其实不必慌张,这大多是受害者以讹传讹夸大了药效,或许也有博同情之嫌。

 


这种迷魂药通常是一种挥发性液体麻醉剂。

挥发到空气中的剂量本身不会太高,被人体吸入的就更低了。


就算是临床上麻醉效果最强的吸入性麻醉剂氟烷,也不会产生严重的昏迷效果。

而且目前的药物只会使人丧失意志,还没有出现能够指挥人意志的药物。

 


所以不排除在路上吸入迷魂烟造成意识错乱的可能。


但接下来不受控地走到银行取号排队、按下密码、取钱就不太可信了。

这其中通常更偏向于诈骗的结果。


虽然迷魂药不至于达到一闻就晕的效果,但要是换一种方式服用,后果就严重得多了。

 

音乐节现场,女生自拍时发现饮料被下固体迷魂药音乐节现场,女生自拍时发现饮料被下固体迷魂药


在武侠小说、影视剧中就经常出现一种叫蒙汗药的药物。

传说蒙汗药配酒药效强劲,出门就倒、倒头便睡。


但在古代,这不仅是反派的绝门武器,许多正派人士用起药来,也能成就一段足智多谋的佳话。

 


《水浒》中一场“智取生辰纲”就把蒙汗药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晁盖等人把加了蒙汗药的药酒卖给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和众官兵。

于是众人昏睡到第二天中午,钱财宝物已经被洗劫一空。


当然,蒙汗药更多时候还是沦为坏人的工具。

他们凭借药效迷晕目标,实施谋杀、抢劫等恶行。

 

《水浒》中巧用蒙汗药的片段《水浒》中巧用蒙汗药的片段


似乎无论正派还是反派,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使出蒙汗药,就能扭转劣势。

因此成为了许多阴谋诡计中采取的暗算伎俩。


迅速陷入昏迷,经过好一段时间才会苏醒过来。

这段时间,受害者再强大也敌不过意识模糊、软弱无力的药效来袭。

 


搁在现代,这也是一种实施犯罪的强效辅助剂。


一旦服下了蒙汗药,犯罪者的计谋就得逞了。

这段时间任凭对昏迷者做些什么也浑然不觉。


许多女性就因此不知不觉地陷入危险,惨遭毒手。

 


不仅如此,服用蒙汗药后,汗腺分泌也会受到抑制。

因此服用者会出现无汗、皮肤潮红等症状。


这也是“蒙汗药”名称的来源。

而不是通俗地解释为“能把汉子都给蒙住”。

 


这种蒙汗药并不是小说虚构的,现实中确实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药物。

而且它的使用历史至少延续了2000年。


现在普遍认为蒙汗药主要由一种叫曼陀罗的植物制成。

它的花形状酷似小号,因此也得名“天使的小号”。


但浪漫的名称却并不能掩盖它剧烈的毒性。

 

曼陀罗花(图源:Tricia/flickr)曼陀罗花(图源:Tricia/flickr)


其中一种东莨菪碱化合物,就是主要发挥毒性的成分。


人体神经细胞中的突触是神经信号传递的结构。

通过一种叫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再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这也就激活了下一个神经细胞,完成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突触间传递过程突触间传递过程


而东莨菪碱也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但它却不能激发神经细胞的活性。


这就相当于东莨菪碱占了乙酰胆碱的坑,却不干乙酰胆碱的“工作”。


于是没有被激活的神经细胞始终保持平静。

这也就是为什么能达到麻醉的效果。

 

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


同时,由于东莨菪碱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


当它接触到人体皮肤黏膜上时,很容易被吸收进入人体。

这么一来,当剂量足够大时,人也可能通过皮肤“吸毒”了。


但这种情况不经常发生,毕竟对于皮肤接触的防范性要比口服强一些,而效果更差。

 

*注: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

 


但是当剂量比较小的时候,它主要作用于汗腺、唾液腺等腺体。

这也就抑制了排汗,产生“蒙汗”的效果,神经系统对应表现出兴奋反应。


而要是东莨菪碱剂量增大,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这才会体现出麻醉,以及更严重的神经毒性。

受害者通常会出现眩晕、软弱无力、意识模糊等症状。


这时候要是再加大力度,继续增大用药剂量,就会直接导致昏迷和呼吸麻痹。

 


因此,随着剂量的改变,蒙汗药早已不只有“蒙汗”的单一用途。

而在不断探测中越来越接近深渊的毒性赋予了它更邪恶、更广泛的作用。


在现代犯罪手段中,凶手不动声色地巧妙施用蒙汗药,轻而易举达成某些目的。

蒙汗药逐渐沦为罪恶的代名词。


但起初,与蒙汗药毒性紧密联系的曼陀罗最开始是作为药物应用的。

 


毒性往往和药性是相通的。

其实被用为蒙汗药之前,曼陀罗首先是彰显出正义的药用价值。


我国传统医学看上了它的麻醉效果,用来治病救人。

早在战国时期,医神扁鹊就研制了一种睡圣散的麻醉药。

他主要使用的原料就是曼陀罗花。

 


将近2000年前的三国时期,华佗开始在外科手术中使用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

这也是由曼陀罗制成的一方药剂。


他给病人酒服麻沸散,待病人进入麻醉状态后才开展腹部手术。

华佗首次用麻沸散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


而这个时候,西方外科医生的“麻醉”手段还是用木棍敲晕病人。

 


麻药的出现减轻了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时的痛苦。

但这种麻醉效果要是落在正常人身上,也就成了阴谋的受害者。


后来,曼陀罗逐渐被开发出作为暗算密器的功能。

宋代的司马光就被记载了一段用曼陀罗迷醉、杀人的历史:

“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明代李时珍也自然把这种中华首创的麻醉药记录在著作《本草纲目》中。

曼陀罗虽然毒性剧烈,杀人于无形,但也还是有解药相克。


李时珍在研究曼陀罗花时,在测试毒性的同时也试验了解毒配方。

他发现用大豆配上甘草可以一定程度地解除麻醉效果。


但显然,人们往往对毒药的配方比解药更为熟知。

 


曼陀罗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但它的原产地并不在亚洲,而是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也就是说,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原始居民也许更是用毒高手。


只不过在古老的西方国家,曼陀罗的毒更多地与宗教联系在了一起。

在西方,曼陀罗还具有“魔鬼的呼吸”这个别称。

 


人们对曼陀罗满怀崇敬。

它的中文名字就是由梵文音译而来,原本的含义为“宇宙结构的本源”。


曼陀罗的毒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具有神奇的致幻效果。

这种能力被看做是神赋予的神秘力量。

 


几乎每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都热衷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曼陀罗。


如果恰逢打仗,战士们会喝上一碗用曼陀罗种子泡的茶水。

这寓意着接收到了神赐予的能量,有着打胜仗的吉兆。


而在印度的古代宗教仪式中,曼陀罗也有着神秘的寓意。

在仪式中,牧师通常会直接吃下曼陀罗的种子。

这一举动被解释为刺激牧师的神经状态,诱发其致幻、预言的能力。

 

曼陀罗的根曼陀罗的根


曼陀罗具有神性寓意的同时,也因为剧烈的毒性而作为惩戒手段。

比如印度和欧洲的一些部落中,就习惯用大剂量的曼陀罗毒死违背规定的背叛者。


在大约4千年前的巴比伦时期,也有记载表明曼陀罗可能被用于古代医学中,同样是作为麻醉剂的效用。


但在中世纪以前,它的毒性主要还是被神学与巫术利用,加强宗教的信仰力量。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披在曼陀罗上的这层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


到19世纪,东莨菪碱加上吗啡已经成为止痛药和睡眠诱导剂的常见成分。

它的神经抑制作用被用作麻醉剂,让现代外科手术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而曼陀罗具有毒性的一面,也成为现代犯罪技术的一大隐患。

 


命悬一线的两端,生存与死亡彼此肉搏。

药与毒恰好同时是曼陀罗两位一体的属性。


用得好是救命药,用在坏处则成了致命的毒。

而在人性与社会道德标杆的约束下,前者才是它应该的归属。

 

*参考资料

孟亚生. 世上有没有"迷魂烟、药"[J].东方剑, 2001(8).

李奎.科技首创:万物探索与发明发现[M]. 现代出版社, 2014.

AngelicaCalabrese. The History and Uses of the Magical Mandrake, According to ModernWitches[J]. Atlas Obscura, 2016.01.12.

Datura(Purple Horn-of-Plenty, Jimpson Weed, Devil's Weed). TopTropicals.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69111.html

上一篇:所谓“假性近视”,真的是假的
下一篇:正在扼杀黑猩猩文化的人类,也给它们带去了新文化
收藏 IP: 59.42.109.*| 热度|

11 武夷山 文克玲 杨辉 高义 彭振华 张江敏 孙颉 王从彦 刘钢 郑斌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