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正在扼杀黑猩猩文化的人类,也给它们带去了新文化

已有 4529 次阅读 2019-3-24 14:2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除了人,其他动物是否有文化传统?

这是过去几百年科学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之后,关于动物文化热的研究开始火热开展。


光是灵长类动物,就有取食技巧、食谱的传承、使用工具等不胜枚举的文化行为。



比如黑猩猩就能将收集白蚁和用工具敲开坚果等技能,不断传递给后代。

然而,最近一项研究报告称,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黑猩猩的文化。


生活得离人类越近的黑猩猩,所表现出行为多样化开始减少。其任意特定行为发生的概率平均下降88%。

 

具体说来,远离人类影响的黑猩猩种群,可能会拥有15到20种文化行为。

而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种群却可能就只剩下两三种行为了。




在这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动物文化行为的消逝,可能会加速该物种的灭绝。

 

该报告一出,不少人大肆声讨人类破坏环境的各种罪行。

甚至还有人呼吁为黑猩猩种群建立文化保护遗产。

 

但其实人类的影响不全都是负面,也为灵长类动物创造出一些文化。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教授今西(Imanishi)开始研究日本猴的文化行为。 

他带着两名弟子前往了幸岛(Koshima island),一座被日本猴占据的岛屿。

 

长年累月下来,他们发现了日本猴的社会等级、母系谱系、和文化传统等现象。

其中,最有趣的是它们“洗红薯”和“淘小麦”等创新行为的发展和传播。



为了更好地观察日本猴,今西他们每天给猴群喂食红薯。 

由于岛上空间受限,他们往往先将红薯扔在海边的沙滩上。

 

无法避免地,这些美味可口的红薯多少会沾到一些沙子。

这并不算什么,猴子们欣然接受了这唾手可得的食物。

 

它们简单地拿爪子搓两下,就将就地放进了嘴里。

 


粗糙的沙子使它们咬起来特费劲,一不小心就磕到牙。

甚至还会磨烂它们的嘴巴,但它们为了美食只能默默忍受着。

 

直到有一天,一只叫伊莫(Imo)的雌性日本猴突然灵机一动。

它捡起了沙滩上的红薯后,并没有像平常一样立即放进嘴里。

 

而是先一蹦一跳地走到海边,将红薯放进水里泡了下再吃。

 


有趣的是,当其他猴子看到伊莫这样做之后,也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了。

诚然,猴子们都发现了洗过的红薯要好吃得多。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吃前洗一洗的做法就传播开来了。


到了1962年的统计显示,整个群体里75%的成员都已经学会洗红薯。

在这之后,非人灵长类的文化存在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更有趣的是,伊莫还发明了另一种淘小麦(Wheat placer mining)行为。

类似地,研究员将小麦洒在沙滩上,给猴子们当食物。

 

刚开始,猴子们都没想那么多,一粒粒地捡着吃。

直到有一天,伊莫突发奇想地捧起一把小麦。

 

它径直走到海边,将小麦一股脑地洒在了水中。



等小麦都浮在了水面后,它就直接捞起来吃了。

换句话,它再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一粒粒地翻捡上了!


同样地,这一做法很快又在群里传播开来。

而且,像人类一样,年轻个体比老年个体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可惜的是,这只聪明的小猴伊莫于1972年去世了。

 


尽管它已经不在猴世了,但它的两项重大创新流传了下来。

迄今为止,日本幸岛上的猴子仍能将红薯浸入水中清洗、将小麦连同沙子投入水中。

 

要知道,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行为居然传递了数代之久。


更有趣的是,当给生活在内陆的一些日本猴提供红薯、小麦和水源,它们并不懂如何操作。

因此,动物的文化起源可能与个体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过在当时,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甚至不能将其称为文化。

毕竟在人类眼里,猴子们的行为变化可能出于偶然。

 

直到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出现,才更进一步地说明该观点。

 

科学家就发现在特定的黑猩猩种群中发现了30余种迥异的习惯。

包括但不限于工具的使用模式、毛发梳理、求爱行为和饮食活动。



比如有些种群的黑猩猩喜欢用短的木棒捕捉蚂蚁,并且一只只地吃掉它们。

而另外一些种群则发现了使用比较长的棍子来捕捉蚂蚁,以便一次性吃掉更多的蚂蚁了。

 

一些群体喜欢用木头砸开有硬壳的食物,而另一些群体喜欢使用石头。

可以说,这些行为变化的原因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更令人惊讶的是,2014 年科学家们发现了黑猩猩群体内,流行了一种“耳朵插草行为”。

 

这个群体的12只黑猩猩中有8只黑猩猩有这样的猩时尚。

 

研究员怀疑这可能始于一只名为Julie的黑猩猩。

 


它突然放了一株草,在耳朵上。

是为了什么呢?好玩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什么用途。

但在Julie这样做之后,其他猩猩也开始模仿她的行为。


这似乎也表明,黑猩猩能创造新的习俗和行为,还能在他们的社会中传播。



此外,科学家认为黑猩猩许多的行为并不是因为遗传基因的改变。

毕竟进化的压力恐怕并不是让他们在耳朵里插上一根草的原因。


反倒它们的传递习惯和风俗的方式,与人类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影响可能使非人灵长类们创造了一些“文化”。

 

然而,我们刚意识到黑猩猩文化的存在,就发现它们的文化可能正因为人类活动而消亡。



其实早在2010年,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就开始了一项名为Pan African的野外调查。

 

他们先是拟定了一份“行为清单”,列举了31种野外的黑猩猩常见的行为。

之后,研究员兵分多路,大概跑了46个黑猩猩栖息地,观察它们是否有这31种行为之一。

 

结果发现,在人类影响较大的地方,黑猩猩不会这31种行为中任意一种的可能性高达88%。


 

与电影里的设定不同,黑猩猩在人类的影响下似乎变得越来越“笨”了。

就连钓蚂蚁、砸坚果、利用山洞躲避风雨等野外生存的技能都不会了。

 

那是不是因为人类在场,黑猩猩故意不做出某些动作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研究者使用了隐蔽摄像机,安装在黑猩猩生活的地方,以便24小时监控它们的日常了。

一旦某个动作出现一次,他们就认定该群体的黑猩猩会有该行为。

 


可即便如此,结果还是发现黑猩猩丢掉了许多原本拥有的技能。

研究猜测,导致最大的原因便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而言,黑猩猩和其他猿类都是通过个体之间相互学习,来掌握新的技能。

比如,一只黑猩猩学会用棍子掏鼻屎之后,它的兄弟姐妹通过模仿交流掌握这一技能。

 

逐渐地,它所在的黑猩猩群体都学会了挖鼻屎。

甚至附近友好相处的群体也能通过沟通学会这项技能。



然而,人类的各种入侵行为阻断了黑猩猩群体之间的交流。


比如黑猩猩掌握了某种技能,但它还未普及时就被猎杀。

这也意味着整个黑猩猩群体就失去了掌握该技能的机会。


实际上,自然界中一只动物的逝去,引发了整个群体危机的情况并不少见。

像麋鹿和大角羊中的领路者死后,就可能导致其掌握的迁徙路线也随之消失了。

即便群体里的其他成员活了下来,但最终也可能导致其灭亡。




对于黑猩猩而言,除了猎杀之外,它们生存技能的消失是因为人类的无心之失。

 

比如当人类活动日益增多时,连成片的森林被切割成一小块的。

原本不同的黑猩猩群体居住在同一片森林,能相互学习新的生活技能。

 

可当森林被切割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也许这边的黑猩猩早就学会了梳头,但在它的不远处的亲戚们,还要继续蓬头垢面很久。



该项调查结果也为我们新时代的动物保护点明了新的方向。


正如动物学家Andrew所言:“动物保护不只是保护它们的基因,还得考虑到那些和文化相关的东西。”

 

尽管人类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也曾让灵长类动物创造一些“聪明”的文化。

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还是要有的,避免再让它们变“笨”了……



*参考资料

Matsuzawa, T., The Ai project: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contexts. Anim Cogn, 2003. 6(4): p. 199-211.

Hirata, S., K. Watanabe, and K. Masao, “Sweet-potato washing” revisited, in Primate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2008, Springer. p. 487-508.

De Waal, Frans B. M. “Cultural Primatology Comes of Age.” Nature 399, no. 6737 (June 17, 1999): 635–636. doi:10.1038/21310.

van Leeuwen, E.J.C., K.A. Cronin, and D.B.M. Haun, A group-specific arbitrary tradition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Animal Cognition, 2014. 17(6): p. 1421-1425.

现实中的猩猩,是不是真的跟人一样存在着「文化」?作者:东华君,来源:脑人言,2017.12

人类正扼杀黑猩猩文化  濒危物种保护应关注文化多样性 作者:赵熙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69335.html

上一篇:如果街头迷魂药不存在,那蒙汗药为什么传了两千年?
下一篇:等了100年,“旧能源汽车”终于死者苏生
收藏 IP: 118.197.93.*| 热度|

6 郑永军 尤明庆 郑斌 刘钢 彭友松 张金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